环氧氯丙烷反倾销立案以来导致价格大幅上涨
环氧氯丙烷反倾销立案以来价格大幅上涨,对下游环氧树脂行业造成巨大压力。由于供应偏紧该产品原先价格就较高,反倾销立案、终裁直至目前,行情进一步走高,5月份曾创27000元/吨的天价。面对下游的无奈,环氧氯丙烷厂家也有自己的解释,前不久有厂家表示:反倾销促进了国内环氧氯丙烷行业蓬勃发展,国内扩产之声不绝于耳;在国际原料高涨的提振下,国内环氧氯丙烷行业得以有效提涨
2006.10.18
市场回升 我国四环素类药品出口居原料药第三位
2005年全年我国四环素类药品共计出口13285吨,出口金额15200万美元,出口均价11.4美元/kg。在我国医药原料药出口额排序中位居第三位,仅次于柠檬酸、维生素C。出口额占总金额的比重为2.47%。四环素为老牌广谱抗生素,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至今已有50余年历史。上世纪70~80年代,四环素产销处于鼎盛时期。此后,其市场持续滑坡,多年低迷。最近
2006.10.17
中东,中国,欧美PE产业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
2002年全球聚乙烯(PE)需求量约5500万吨,占主要聚合物需求量40%.按PE需求年均增幅3%~5%计算,至少需新建5到6座世界级大型PE大厂方可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据预计,2003年全球将新增PE生产能力220万吨/年,其中主要分布在亚太地区和中东,非洲. 由于PE工业不断并购重组,使主要PE生产商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1997年全球十大PE生产商产能所
2006.10.16
国内发展空间日益缩小 中国煤炭业加速海外产煤
由于国内发展空间日益缩小,中国能源巨头正在把触角伸向海外,以寻求更大的发展.上周末,中国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首个能源投资项目--澳思达煤矿正式开业,投入运作.澳思达煤矿的前身为澳著名的南田煤矿.在2003年的一场火灾后,中国兖州煤业于2004年底耗资3200万澳元(约1.84亿人民币)把南田煤矿收入囊中,后改名为澳思达.兖煤也成为中国第一家成功收购境外煤
2006.10.16
预计未来全球乙烯产业盈利能力将降至90%以下
中海壳牌石化公司(CSPC)CEOSimonLam日前在上海召开的第12届《化学周刊》中国化学工业研讨会上表示,尽管中国市场对乙烯需求强劲增长,但未来几年中国和中东地区大量新建的乙烯裂解装置陆续投产,将使得全球乙烯市场供应过剩.到2010年全球乙烯装置开工率将拉低5个百分点,降至90%以下.Lam表示,未来几年全球乙烯需求将以年均6%的速度快速增长,2010
2006.10.13
甲醇下游产业市场需求旺盛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2003和2004年我国甲醇年消费量分别为434万吨和573万吨,主要应用于:甲醇衍生物占69%,燃料占7%,溶剂占5%,医药占6.5%,农药占8.5%,其他占4%.甲醇的衍生物有100多种,近年来消费量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达14%. 在甲醇下游产品中,甲醛占30%,醋酸占12%,甲胺占4.7%,甲基丙烯酸甲酯占10%.甲醛是消耗甲醇最多的下游产品,近年来增
2006.10.13
我国石化装备行业必须加快国产化发展的步伐
我国石化工业规模排在世界前列,若石化装备长期不能国产化,必然阻碍石化工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安全不利.乙烯生产能力的强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百万吨乙烯装置项目是我国乙烯工业实施新一轮改造的国家重大项目,其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将给装备制造业提供机遇.但是,部分用户企业热衷于重复引进,缺乏采用自主化产品的积极性.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国产设备将面临丧失竞争力的危
2006.10.12
贵州将打开煤化工产业发展通道 加大产业调整
近日,记者在贵州省煤炭工业管理局采访时获悉:"十一五"期间,贵州省要依托循环经济,把发展煤化工产业作为重化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到2010年不仅要使原煤年总产量达到1.5亿吨,而且要做到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32%以上,矿井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并实现100%达标排放,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到25%以上,煤化工项目总投资达到300亿元以上.综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贵
2006.10.12
环己酮行业提出稳定和谐互利共赢的战略目标
面对市场价格的连续下滑,近日召开的全国第三届环己酮行业年会提出了加强企业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构建和完善行业工作的支撑体系,实现各企业稳定,和谐,互利,共赢的战略目标.本次会议深入探讨和分析了环己酮后期市场和产业链的延续问题,重点在区域协调,市场价格,资源配置,信息沟通等实质性合作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交流.会议代表认为,环己酮行业是一个关联度强,上下游产品联系
2006.10.11
有机颜料的国际市场消费量符合世界经济趋势
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资料显示,2003年全球有机颜料市场总量64亿美元,总产量30多万吨,偶氮颜料18万吨,酞菁颜料9.3万吨,高档有机颜料及其它2.7万吨.各主要地区消费量由西欧,美国和亚洲演变为亚洲,美国和西欧,基本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具体消费量为中国7万吨;日本3万吨;北美8万吨;西欧7.5万吨,中国增长速度为7%~9%.国际有机颜料的供应主要集中在中
2006.10.11
二氧化碳基全生物降解塑料项目在内蒙古投产
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又一高科技环保项目:二氧化碳基全生物降解塑料将在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进行工业化生产。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项目是蒙西集团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合作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科技环保项目,目前共投入资金2906.2万元。该产品以园区内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为原料,属于成品塑料上游产品。其特性和技术水平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蒙西高分子材料股份有
2006.10.09
精对苯二甲酸(PTA)期货有望年内落户郑交所
“PTA期货今年就应该可以上马。”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理事长郑植艺日前向记者透露说。据记者了解,PTA期货将会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这一消息也得到了郑交所方面的肯定。郑交所内部人士指出,PTA期货合约、交割等期货制度5月份就已设计完毕,并于6月9日正式上报给了中国证监会。“发展这个期货的根本出发点,在于为PTA使用厂家和贸易商锁定风险。”郑植艺指出推出PTA期货
2006.10.09
降低原料产品成本成为煤化工行业发展的关键
煤化工的发展归根本到底取决于成本的降低,真正降低煤化工产品成本的重中之重是获得便宜的甲醇,而具有煤炭优势和先进煤汽化技术是降低甲醇成本的主要手段。申银万国8月18日发布行业分析报告称,有机化工行业发展大致经过农业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三个阶段。随着技术进步和原料成本的比较优势,三个阶段依次推进。如果仅从产品替代关系,不从成本角度考虑,则煤化工凭借技术突破能够
2006.10.08
甲醇行业或将面临产能过剩危机 进入白热化
日前,中海石油建滔化工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甲醇装置投料试产成功,而这只是甲醇行业扩张的冰山一角,在今后几年内,我国大量的甲醇装置将相继建成投产。据悉2005年按进度新投产的甲醇企业28家,总产能为400万吨。2006年按进度投产的企业将达到26家,总产能为444万吨。“十一五”期间甲醇在建项目及规划项目88家,总产能将达到4850万吨。且由于国内大部分装置(
2006.10.08
在能源的高价挤压下 化工行业投资信心不足
虽然对化工行业前景存在两种不同的判断,但无论是乐观者还是悲观者,都不得不承受能源高价的冲击。一位投资银行化学制品分析师表示,在专业化工企业中,能源占全部成本的5%,但基于石油及天然气的原料在成本中占到40%至50%,像汽巴精化、科莱恩和罗地亚这样的专业化工企业,也被夹在提高原料价格的上游供应商和充满竞争的市场之间。为此,瑞士的汽巴精化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麦以民
2006.09.29
甲烷氯化物行业产能过剩 产业安全刻不容缓
2006年国内甲烷氯化物装置产能过剩,市场持续走低,企业间竞相压价,恶性竞争局面出现。我国自2001年8月15起对原产于英国、美国、荷兰、法国、德国和韩国的进口二氯甲烷征收反倾销税,2006年8月15日到期,但我国有可能再度面临进口二氯甲烷倾销。面对国内企业恶性竞争、国外产品欲大举倾销的市场现状,甲烷氯化物企业应加强行业自律,协调应对,以维护产业安全和企
2006.09.28
中国医药行业研发不足背后存在持续发展困境
药品的产量不断提高,医药工业的总产值不断增长。在繁荣的表象后面,由于成本与价格的双重压力,由于资金投入的匮乏与研发力量的薄弱,由于市场运作的短视与不规范,我国医药企业的处境不容乐观……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459.44亿元,比2004年增加近1000亿元,同比增长26.19%;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207.84
2006.09.28
世界经济逐步复苏氯碱市场需求转强全面恢复
2004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需求转强,加上欧美许多生产商不堪成本重负关闭了生产装置,世界氯碱市场由供应过剩转为供应紧张,产品价格上涨、利润全面恢复。但由于前几年氯碱产业盈利不佳挫伤了生产商的投资积极性,北美和西欧在增加新产能方面投入不足,预计今后几年世界氯碱市场供应将持续保持紧张状态。据了解,2005年世界氯碱总产能约6100万吨、烧碱产量约5450万吨
2006.09.27
外商在华化工投资呈新趋势 化工和医药占首位
据专门跟踪世界投资项目的IBM工厂布局国际公司的最新统计结果,中国在化工和医药业方面吸引国外直接投资(FDI)已连续第三年居全球首位。2003~2005年间,中国化工和医药业吸引了FDI的24%;其中生产类投资有所下降,研发类投资则翻了一番IBM的监测还表明,全球化学和医药工业已确定的FDI项目数,在这三年内呈下降态势。在中国的FDI项目数2003年最多,为
2006.09.27
甲醇工业的发展方向及行业应用前景分析预测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应用广泛,可以用来生产甲醛、合成橡胶、甲胺、对苯二甲酸二甲脂、甲基丙烯酸甲脂、氯甲烷、醋酸、甲基叔丁基醚等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而且还可以加入汽油掺烧或代替汽油作为动力燃料以及用来合成甲醇蛋白。随着当今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甲醇单位成本的降低,用甲醇作为新的石化原料来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尽管目前全球甲醇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并且不排
2006.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