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展望:我国溴系阻燃剂发展前景潜力巨大
随着防火意识的增强,中国阻燃剂呈现良好的市场前景、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国内外已经出台和即使出台的有关环保法规,在安全与环保方面对阻燃剂的使用,做出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由其引发的对某些阻燃剂的误解,及在生产、应用、检测中出现的市场混乱,引起了业界的高度重视。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指出:溴系阻燃剂的性能、功能决定了它还将存在下去,以环保与防火并重原则,溴
2006.12.15
我国铅铬系颜料工业发展现状和应用领域评价
加入 WTO 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颜料工业得到了长足进步,现代颜料工业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并与世界颜料工业日益融合接轨。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传统的铅铬系颜料工业一方面随着颜料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一方面又面临着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我国铅铬系颜料骨干企业随着经济发展的需求,陆续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产品品种不断增 加,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不断提升,生产装
2006.12.13
甲醇产业发展迅猛 盲目投资将埋下市场隐患
向下游产品延伸可有效解决产能过剩近几年,我国甲醇产业发展速度极快,多个大型甲醇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为此,业内人士提醒,凡事有度,盲目的投资建设很可能为未来的市场埋下隐患。神华宁煤集团项目部总经理孙照亮介绍说,世界甲醇生产格局的变化导致消费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欧美、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已由甲醇自产自给国转变为主要进口国,加拿大、东欧、中东等国家成为甲醇的主要生
2006.12.12
中国农药出口总量及总价值首次出现负增长
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分别公布的前三季度主要工业行业运行和进出口情况表明,我国出口农药30.8万吨,价值8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3.5%和24.2%;进口3.1万吨,同比增长13.3%。这是自1997年以来,中国农药出口总量及总价值首次出现负增长。业内权威人士提醒,农药进出口增减量显示出中国农药面临的产业升级压力。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农药出口量减少有
2006.12.12
全球BOPET薄膜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行业展望
PCI公布的最新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5年中,全球BOPET薄膜市场的需求量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长。2005年的需求量大约达到183万吨增长率接近7%。同时,BOPET薄膜的产量增长速度更快,新增50万吨生产能力其中60%在中国。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BOPET薄膜生产国年产量仅次于美国。2005年,全球BOPET薄膜生产线的平均开机率大约为80%,而中国的设备
2006.12.11
燃料乙醇需求前景不应过分乐观 期望值不能过高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王晓辉日前表示,不应该对目前炒作的玉米燃料乙醇概念抱有过高期望值,应重点关注玉米淀粉深加工行业对推动中国玉米需求的作用。他同时认为,2006年中国玉米产量继续增加,目前预估产量是1.37亿吨,国内消费量为1.32亿吨,总体供求状况平衡有余。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和华闻期货共同主办的中国玉米市场高层论坛上,王晓辉指出,就玉米深加工需求而言,
2006.12.11
中国聚丙烯产业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走势分析
高速增长的消费市场,催生聚丙烯工业投资热潮。预计2008年前后,中国聚丙烯工业将进入新一轮投资高峰期,届时将有近600万吨/年产能陆续投产,其中65%分属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而中石油这套世界级装置的建成,揭开了中国建设聚丙烯大型装置的序幕,预计在未来几年中,更大规模的装置将不断列入建设计划。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聚丙烯生产和消费驶入快车道,产量由1
2006.12.07
丙酮扩产莫忘规避市场风险 预实现生产一体化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在建装置的陆续投产,丙酮生产能力在近期内将有一个较大的增长,自给率将大大提高。而与此同时,国际上新建、扩建的丙酮装置也几乎都集中在亚洲地区,预计2006年将出现过剩。因此,业内专家建议:我国丙酮新增装置应采用异丙苯法生产工艺,以避免单纯生产丙酮的市场风险;同时除配套建设双酚A装置外,还应考虑配套建设甲基异丁基酮(MIBK)装置,使丙酮及其下
2006.12.07
中国润滑油市场在规范中成熟 向高端市场进军
2006年,中国润滑油市场注定波澜起伏:基础油涨价风潮,带来市场大洗牌;国内润滑油品牌与国外大牌高端市场竞争升级,节能环保产品成为市场新贵;壳牌收购统一,凸现了上游资源对润滑油生产商的决定性作用。而在这些看似纷杂的市场活动背后,可以看出国内润滑油市场在沿着更规范、更高效、充分与国际接轨的道路前进。满足市场真正需求,成为评判一个润滑油企业是否能在中国润滑油市场
2006.12.07
吉林未来五年发展战略欲全力打造化工产业园
未来五年,是吉林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总量翻番增长的关键阶段。未来五年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升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紧紧抓住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以园区化集群式的模式布局,重点发展大工业项目。依托吉林市及开发区现有支柱产业,拉伸产业链,拓宽精深加工领域,突出发展化工
2006.12.06
乙烯基酯树脂的行业应用及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1、玻璃钢制品和衬里 乙烯基酯树脂常用于有较高耐温要求、较强腐蚀条件的玻璃钢制品,如制作大型的玻璃钢贮罐、槽车、塔器、管道、风机等。需防腐蚀的钢制容器,混凝土槽等也常用乙烯基酯树脂玻璃钢作内衬。 扬子公司PTA污水处理装置酸化沉淀池,介质为PTA污水,污水中含有醋酸、对苯二甲酸、氯化物、稀硫酸、氢氧化钠、微量二甲苯等,PH值2~13,工作温度40~96℃
甲醇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竞争力分析预测
一、世界生产集中在天然气产地 2005年,世界甲醇产能为4860万t/a,产量为3600万t。世界甲醇生产主要集中在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如特立尼达、美国、加拿大、智利、新西兰、沙特和俄罗斯。世界最大的甲醇生产企业是加拿大的Methanex和日本的三菱瓦斯,2005年这两家公司的甲醇产能分别为785万t/a(在全球拥有11套生产装置)和373万t
2006.12.06
今年二、三季度我国农药出口呈持续增长态势
2006年前三季度,我国农药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截止到9月底,出口农药43万吨,出口金额13.7亿美金,与2005年同比分别增加14.395he 12.59%。今年我国农药出口在经过一季度恢复和缓慢增长后(一季度出口量和出口金额较2005年同期仅增长了4.33%和3.60%),第二季度出口恢复高速增长,4-6月份农药出口量达12.7万吨,出口金额达4.13亿美
2006.12.06
重磅出击470亿级超大型化工项目即将落户细河
12月4日,细河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顾少清告诉记者,细河经济区将全力打造化学工业园、冶金工业园、装备制造工业园三大特色园区及五大产业集群,以期实现到2010年经济区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的目标。三大工业园特色在哪?五大产业集群都有啥?记者一一为你道来。化学工业园:“重磅”470亿元项目落户化学工业园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煤化工、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
2006.12.05
纳米碳酸钙产量渐增 塑料填充剂更新换代现商机
2005年,国内纳米碳酸钙产量达25万吨。鉴于目前在建和拟建项目众多,预计到2010年,全国纳米碳酸钙产能将达190万吨,产量将超过130万吨,而届时国内需求预计只有75万吨,市场供大于求在所难免,价格极有可能随之大幅下跌。有专家称,对塑料加工行业来说,这将是一次将填充剂更新换代的绝好时机。碳酸钙是目前最常用、用量最大的塑料填充剂。而纳米碳酸钙由于粒子超细化
2006.12.05
全球二氧化钛炙手可热市场需求大年增速2%-3%
虽然未来几年全球二氧化钛需求年增速保持在2%~3%,但随着二氧化钛应用领域向功能材料的延伸,全球二氧化钛市场供应仍将进一步趋紧。'这是《日本化学周刊》依据权威统计对二氧化钛市场所作的最新判断。据预测,未来几年全球二氧化钛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杜邦公司已计划在中国新建一套产能为20万吨/年的二氧化钛生产装置,计划2010年投产。2005年全球二氧化钛需求为430
2006.12.04
石化业发展遇瓶颈 生物质精细化学品崭露头角
全球范围的能源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生物质精细化学品由于具有生产过程环境友好和产品可降解等特性,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近日举办的首届有机中间体及精细化工科技周上,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淑芬教授指出,生物质原料精细化学品经过20余年的培育和发展,目前正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据张淑芬介绍,以生物资
乳化剂
2006.12.04
稀土产品出口价格下滑 应尽快完善出口政策
稀土产品出口价格下滑应尽快完善出口政策近期在“稀土之都”包头市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稀土产品出口价格下滑幅度较大,专家呼吁,我国应尽快完善出口政策,有效防止稀土资源流失。据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张宏江等专家介绍,2005年我国产稀土矿产品11.9万吨,同比增长21%,约占全球总产量的92.7%,其中出口稀土及应用产品约5.53万吨,同比增长11.43%。目前国外9
2006.12.04
减少进口依赖 我国钾肥生产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我国是一个钾盐资源匮乏的国家,几乎没有可利用的固体钾盐资源,而液体盐湖资源还不到世界钾盐资源的5%。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钾肥消费国和钾肥进口国,为了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在未来几年我国将大力扶持国内钾肥生产企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也将促进我国钾肥生产能力的提高。钾肥行业发展空间巨大,企业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据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缺钾耕地面
2006.12.01
技术有突破 纳米二氧化钛市场形势将明显好转
由攀钢钢研院开发的防晒化妆品用纳米二氧化钛高新技术粉体材料,在白度指标由以前的平均47.43大幅度提高到现在的88以上后,市场形势明显好转。业内专家认为,该院这种新产品的防晒性、水分散性和白度三项主要指标,现在均已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纳米二氧化钛因其粒径只有普通二氧化钛粒径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即10~100纳米(1纳米等于10亿分之1米),所以具有
200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