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塑料制品出口价格增长缓慢 利润日趋微薄
一边是塑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扬,另一边却是塑料制品出口价格增长缓慢,国内塑料制品出口企业利润日趋微薄。2 0 0 6年上半年广东口岸塑料制品出口平均价格为1 555.1美元/ t,仅增长1 1%。而与此同时,塑料原料的价格却同比大涨了3 0%~ 4 0%。海关方面分析认为,国内塑料制品行业出口在稳步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掣肘,由于生产成本提升,利润日趋微薄,企
2006.11.15
年产300万吨的煤基二甲醚项目已在内蒙古筹建
由大唐国际发电股份公司投资兴建的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煤基二甲醚”项目,不久前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评审,目前已经进入了筹备实施阶段。 据了解,此项目设计年产二甲醚300万吨、副产品硫磺10.3万吨,产能将居国内同行业首位。这个项目完成后可 吸纳1800人就业,年均销售收入约100亿元,利税17亿元。
2006.11.15
粉末涂料用环氧树脂添新品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
中石化巴陵石化环氧树脂事业部日前自主研发成功以基础树脂为原料、利用新的催化体系,生产高档粉末涂料用环氧树脂成套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所产的功能性粉末涂料用环氧树脂803U产品,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据了解,该公司今年以来已生产并销售了600多吨“巴陵”牌803U环氧树脂产品,用户反映用该产品生产的功能性粉末涂料工艺性能良好。这一特种环氧树脂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短,
2006.11.14
分析称:全球粉末涂料市场增长速率高于液体涂料
据Chemark咨询集团分析,全球粉末涂料市场价值己从2005年43.17亿美元提高到2006年45.47亿美元。而10年前,世界粉末涂料消费价值为21亿美元,是现在价值的46%。以数量计,粉末涂料从2005年16.96亿吨增加到2006年17.85亿桶。分析人士认为,全球粉末涂料市场将继续以高于液体涂料的速率增长,其数量年增速约为4.5%~5.1%。亚太地
2006.11.13
中国对橡胶进口需求大幅增长 促越南橡胶涨价
据越南通讯社消息,中国是越南橡胶最大出口市场,越南出口橡胶的60%输往中国。进入10月中旬后,中国对橡胶进口需求大幅度增长。目前,每天经正常贸易和小额贸易从越南进口的天然橡胶达到1600吨,橡胶交易价格已提高到14500-14700元人民币/吨,比10月初上涨了500元人民币/吨。估计从现在起至年底,越南对中国的橡胶出口价格将持续走高。
2006.11.13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及组织形式将出现结构性变化
全球石化工业未来5~10年将在产业格局以及组织形式上发生结构性变化,陶氏化学CEO利伟诚日前在蒙特卡洛举行的第40届欧洲石化协会年会上这样表示。他说,那些位于低成本碳氢化合物资源国家的企业,在石化领域具有优势并将脱颖而出,这包括以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石油化学品的中东与俄罗斯的企业,以及以煤来生产石油化学品的中国与印度的企业。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就是这种
2006.11.10
全球二氧化钛市场需求过旺 供应进一步趋紧
“虽然未来几年全球二氧化钛需求年增速保持在2%~3%,但随着二氧化钛应用领域向功能材料的延伸,全球二氧化钛市场供应仍将进一步趋紧。”这是《日本化学周刊》依据权威统计对二氧化钛市场所作的最新判断。据预测,未来几年全球二氧化钛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杜邦公司已计划在中国新建一套产能为20万吨/年的二氧化钛生产装置,计划2010年投产。2005年全球二氧化钛需求为43
2006.11.08
高性能碳化硅纤维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
近日,从福建省科技厅获悉,“十一五”期间,福建省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硕果累累,有112个项目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12个项目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项目,458个项目列入省高新技术与火炬计划项目。而“高性能碳化硅纤维的可工程化制备技术”名列12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项目之一。据专家介绍、高性能的碳化硅(SiC)纤维是由聚二甲基硅烷经热分解重排转化为聚碳硅烷(PCS),
2006.11.07
现代生物技术在包装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生物技术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和活力的学科,世界各国都将生物技术视为一项高新技术,生物技术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也成为应用技术研究中的热点[1]。生物技术包括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是指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新兴学科。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和生
2006.11.06
中非矿产资源合作前景广阔 国企积极投资非洲
非洲矿产资源丰富,世界上已探明的150种地下矿产资源在非洲都有储藏,尤其是与高科技产业密切相关的50多种稀有矿物质在非洲储藏量巨大,铂、锰、铬、钌、铱等的蕴藏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0%,磷酸盐、钯、黄金、钻石、锗、钴和钒等矿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由于目前少数跨国巨头已基本上控制全球资源市场,中非在矿产领域成为天然的合作伙伴。近几年来,中国有色金属企业积极实
2006.11.06
粗丙烯酸市场需求逐年递增 SAP需求更显强劲
据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Tecnon Orbichem咨询公司称,2005年全球粗丙烯酸市场需求达到340万吨,比2004年增长8.1%,而未来六年全球粗丙烯酸市场需求将以年均3.7%的速度增长。据Tecnon称,未来六年丙烯酸酯对粗丙烯酸的需求增速为年均3.7%,而用于生产超级吸水聚合物(SAP)的冰丙烯酸对粗丙烯酸的需求增速则达到年均4.1%。
2006.11.03
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框架已完成 发展前景广阔
由国家发改委工业司组织编制的《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初稿)》已经完成。近日由发改委工业司、规划编制小组成员、山西等14省、区发改委煤化工产业发展负责人参加的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座谈会透露,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初稿)》近期将书面征求有关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意见,并在综合各单位意见基础上,尽快形成送审稿上报审议,以便早
2006.11.03
中国聚苯乙烯产业生产现状及市场发展前景
中国大陆ps主要生产商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镇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雪佛龙化工(张家港)有限公司、扬子巴斯夫有限公司、斯泰隆石化(张家港)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包括湛江新中美、广石化、齐鲁石化和燕山石化,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包括抚顺石化、大庆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包括中油三水和南海石化。目前,镇江奇美
2006.11.03
降解塑料行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降解塑料作为一种治理塑料废弃物的全新技术途径,经过多年研究开发,目前已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当然,光降解和光-生物降解塑料制品虽加工简单、成本低廉,但其时控降解难度较大,不宜进入垃圾填埋系统;淀粉填充的降解塑料,加工有难度,使用性能也尚不尽理想;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降解性能较理想,但其加工难度较大,价格昂贵,也有时控降解,用后需要全面的堆肥处理的问题;另外,降解塑
2006.11.02
我国活性炭行业无序竞争引发反倾销新动向
2006年10月5日,美国商务部裁定原产于中国的活性炭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美国市场销售,再次将微利的中国活性炭行业推向了风口浪尖。业内人士指出,在中国活性炭行业门槛过低、无序竞争严重的背后,另一种现象也浮出水面--反倾销不再只是一种贸易保护手段,而是逐渐开始成为不公平竞争的工具。根据美国商务部初裁结果,山西新华化工厂等3家企业的倾销幅度为13.78%,大同
2006.11.02
粗丙烯酸市场需求逐年递增 SAP需求更显强劲
据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Tecnon Orbichem咨询公司称,2005年全球粗丙烯酸市场需求达到340万吨,比2004年增长8.1%,而未来六年全球粗丙烯酸市场需求将以年均3.7%的速度增长。据Tecnon称,未来六年丙烯酸酯对粗丙烯酸的需求增速为年均3.7%,而用于生产超级吸水聚合物(SAP)的冰丙烯酸对粗丙烯酸的需求增速则达到年均4.1%。
2006.11.01
中国乙二醇市场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份额
近年来我国大陆乙二醇生产能力发展很快。2005年生产厂家有11家,总生产能力为137.8万吨,产量为110.1万吨,同比增长约15.98%。扬子-巴斯夫有限公司3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于2005年6月底投产,随着2006年2月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套32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生产厂家已达到12家,总生产能力达到169.8万吨/年。除二套中外合
2006.11.01
纯碱行业集中度较高 行业整体处于成熟稳定期
投资要点:纯碱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材料,素有“化工之母”之称,下游消费的主要领域是玻璃,占42%。纯碱按照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天然碱法、氨碱法和联碱法三种,目前国内有近六成的纯碱产能是氨碱法。整个纯碱行业的集中度较高,未来几年的产量增长平稳,行业整体处于成熟稳定期。 由于下游需求的拉动,近年国内纯碱需求增长明显,出口也保持良好态势,而未来几年纯碱的供给增长的趋缓,
2006.10.31
需求的弹性特征 化肥生产三季度呈现增长态势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信息部分析报告显示,由于需求的弹性特征,第三季度农用化学品生产依然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化肥(折纯)累计产量为1230.3万吨,同比增长5.4%。其中氮肥941.5万吨,同比增长8.5%;氮肥中尿素产量为559.6万吨,同比增长13.9%。前8个月,化肥项目投资完成278亿元,增长35%。据悉,1-8月累计,化肥(实物量)出口297万吨,
2006.10.31
我国化纤业处于调整期 发展前景仍不容乐观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这无疑给化纤行业带来实质性的利润提升,但是,化纤业前景仍不容乐观。据了解,化纤产品按照大类划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类,人造纤维主要采用棉籽等天然原料制成,合成纤维原料则来自石化产品精对苯二甲酸、己内酰胺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在国内化纤产品中,以精对苯二甲酸为原料的涤纶占了80%,化纤行业受油价影响的特征明显。其实,今年上半年,
2006.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