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化工产品利润增长强劲 上下游"苦乐不均"
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上下游产品的价格涨幅继续保持较高落差:上半年工业企业购进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同比上涨9.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6%,而到了最终消费品市场,价格涨幅却滑到2.3%。“目前虽然总体上价格上涨比较温和,但是结构不平衡,上游产品价格涨得还是比较快。”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如此评价当前的形势。那么,在工业利润上半年保持28%的增长
2006.08.03
我国化工行业中聚碳酸酯装置发展前景展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尤其是电子/电气工业、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另外城市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等基础项目的建设将对新型建筑材料有较大的需求,我国已成为全球聚碳酸酯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几年我国聚碳酸酯的需求其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5%左右。因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丰厚的利润吸引了世界化工巨头纷纷前来我国投资建厂,国内也有多家公司随
2006.08.02
年产2万吨聚四氢呋喃(PTMEG)装置将投产运营
据悉,吉林省松原市中石油前郭炼油厂2万吨/年聚四氢呋喃装置将于近期投产试运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套装置将在八月下旬竣工,大约在九月到十月之间进行投产试运营,该套装置的年产量在2万吨左右。此套装置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家以糠醛作为原料生产PTMEG的生产厂家,其生产工艺在国际同领域中也处于领先地位,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以糠醛为原料的生产PTMEG的生产
2006.08.01
高、剧毒农药减少 我国农药产品结构更趋合理
“十五”阶段是农药管理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5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及农药管理机构扎实推进农药管理工作,取得了切实的成效,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生态和社会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农药产品结构优化“十五”期间,高毒、剧毒农药占农药登记总数的比例明显下降,由21.8%降至11.8%;环保型剂型的登记比例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上升至18.1%;农药
2006.07.31
油价持续攀高 化纤行业正在酝酿调涨8月盘价
随着国际油价持续攀高,化纤业者酝酿8月份再调涨价格,目前业者计画调涨聚酯及尼龙产品盘价,每公斤上涨2元至3元。根据统计,聚酯原丝因一贯化纤厂积极减产,6月份生产量减少6500余吨,成为8.24万吨,包括华隆、中纤、南亚及南纺分别减少700余吨至2500吨不等。至於聚酯加工丝也因上游原丝报价居高不下,专业假捻厂也积极减产,6月份库存量减肥4400余吨,生产量减
2006.07.27
氟硅产业群聚集衢州 推动衢州氟化工产业
7月,浙江衢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浙江汉盛氟化学有限公司显得分外忙碌。首期投资1.6亿元的氟化铝工程项目计划本月建成试产,工程技术人员冒着高温在氢氟酸生产线上进行装置检测。据悉,总投资2.6亿元氟化铝项目全部建成后,“汉盛”将成为干法氟化铝产品生产基地,此举对于衢州市打造全国氟化工制造中心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产业规划总体要求,该市围绕巨化集团公司、江山
2006.07.27
欧洲市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需求增长
欧洲炎热的天气使得瓶装饮料销量大增,因此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市场表现良好。同时,欧洲建筑行业旺季的到来也对石化产品市场极为有益。七月份欧洲市场上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MDI)的销量增长,价格上涨了60-70欧元/吨。MDI主要用于生产刚性和半刚性聚亚胺酯泡沫,占MDI总产量的80%,聚亚胺酯泡沫主要用于建筑业。去年漫长的冬季导致欧洲MDI市场低迷,但从四月份开
2006.07.26
下半年化工品价格趋稳定
今年上半年,国内一些主要化工产品价格持续上涨,部分产品价格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位。原料药身处其中,部分产品也“水涨船高”,再加上国家对环保的要求日益严苛,原料药企业在上半年里能够明显地感受到成本高企的压力渐紧。不过,国家价格监测中心最新完成的报告中的预计令人欣慰:下半年的化工产品价格将趋于稳定,部分产品价格可能出现小幅回落。数据显示,上半年聚乙烯平均价格为11
2006.07.25
原料价格大幅上扬 塑料制品出口利润日趋微薄
一边是塑料价格大幅上扬,另一边却是塑料制品出口价格增长缓慢,国内塑料制品出口企业利润日趋微薄。昨日记者从拱北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广东口岸塑料制品出口平均价格为1555.1美元/吨,仅增长11%。而与此同时,塑料原料的价格却同比大涨了30%~40%。海关方面分析认为,国内塑料制品行业出口在稳步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掣肘,由于生产成本提升,利润日趋微薄,企业出
2006.07.21
原料药出口频遭拦击 医药企业应积极调整应对
日前,印度对我国出口的食品用磷酸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对我国出口的2甲基5硝基咪唑进行反倾销复查。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1990年至今医药行业涉及的反倾销案件已逾50起。而最近两年,反倾销无论在案发数量和频率上都有所上升,我国医药企业正面临着反倾销的巨大压力。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额达到138.0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8.14
2006.07.18
发改委:中国电石和焦炭行业产能已严重过剩
中国发改委14日发布的一份公告称,中国电石和焦炭等传统煤化工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发改委表示,2004年以来,通过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电石和焦炭等高能耗行业盲目发展的势头得到初步抑制,但产能增长的势头并未得到完全遏制。2005年底中国电石生产能力是当年产量的2倍。焦炭生产能力高出国内市场需求7000多万吨。今年1-5月电石和焦炭产量同比仍分别增长33.9%和24.
2006.07.17
利用玉米加工乙醇大型项目将落户内蒙古赤峰
近日,赤峰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最大的食品贸易商中国粮油食品集团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投资12亿元利用玉米加工乙醇项目将落户赤峰。 据了解,该项目主要以玉米为原料,年生产30万吨燃料乙醇及相关副产品的生物能源,预计年消耗玉米量为100万吨,项目总投资12亿元以上,计划2006年完成项目各项前期工作,2007年初开工建设,预计2008年初工程竣工投产。项目投产后,年实
2006.07.17
产量大增 商务部预测国内铁矿石价格将再跌
国内铁矿石产量大增商务部昨日发布一分监测报告,称今年6月份我国流通环节铁矿石现货平均价格小幅下降,每吨铁矿石现货价格下降20元,比5月份价格下降了3.27%;与去年12月份相比每吨下降29元,降幅4.53%。据了解,唐山地区一些钢厂的铁精粉的每吨采购价格均下调了20元。这不由得使人联想到方才尘埃落定的铁矿石谈判,进口合同19%的涨价似乎与国内现货价格的走势相
2006.07.14
我国丁基橡胶发展亟待提速 市场份额日趋增大
全球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丁基橡胶具有优良的气密性和良好的耐热、耐老化、耐酸碱、减震及低吸水等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内胎、水胎、硫化胶囊、气密层、电线电缆、防水建材、减震材料、药用瓶塞等领域。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少数国家拥有丁基橡胶生产技术,其中美国埃克森美孚和德国朗盛公司的丁基橡胶生产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卤化丁基橡胶(HI
2006.07.13
电价上涨致使电解铝各行业直面新一轮洗牌
日前,《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已下发通知,从6月30日起实施电价调整方案。全国上网电价平均上调11.74元/千千瓦时,销售电价平均提高24.94元/千千瓦时,相当于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具体调整幅度根据各地区情况测算。通知还强调,“各地要继续严格执行对电解铝、电石等6类高耗能产业的差别电价政策。”业内专家在接受《中国产经
2006.07.13
我国化工装备正被外资垄断 市场份额缩小
跨国公司并购我国龙头企业的趋势近来有所加剧,一些地方政府在扭曲的政绩观的驱使下,争相引入外资,导致我国一大批竞争能力强、正在高速成长的装备工业龙头企业被跨国公司控制,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逐步消失,巨大的装备制造市场正在被跨国公司占领。在化工领域,锦西化机这个在中国化工机械行业占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已与跨国巨头西门子合资,未来的局面将是:锦西化机的透平机械核心技
2006.07.12
国内产能增长 今明两年聚烯烃进口量将减少
据日前在上海举办的ICIS(国际化工信息咨询组织)亚洲聚合物会议发布的信息,由于国内产能迅速增长,预计2006~2007年中国聚烯烃进口量将减少。上海赛科石化公司、南京扬巴公司、大庆石化公司等企业聚烯烃项目的相继投产,中国聚烯烃自给率由54.2%提高到了55.6%。2005年,中国PE产能增加了150万吨,其中上海赛科新增30万吨LLDPE和30万吨HDPE
2006.07.12
我国天然橡胶缺口越来越大 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中国橡胶协会会长鞠洪振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按照农业部规划,到2010年,我国天然橡胶总产量只有75万吨。国产天然橡胶的自给率不足1/3,这将造成我国天然橡胶高度依赖进口。资源匮乏缺口长期存在天然橡胶是我国橡胶工业的主要原料和战略物质,但是我国天然橡胶资源匮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且价格居高不下,轮胎生产等橡胶企业不堪重负。鞠洪振指出,2005年,国内天然
2006.07.11
原油价格上涨 石化行业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
尽管油价暴涨有可能对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复苏产生影响,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一轮油价上涨还没有对我国经济产生实质性的损害。由于油价上涨正赶上世界经济周期处于高位,经济增长势头比较强劲,再加上我国经济总量越来越大,政府调控经济的方式、手段和调控工具不断丰富。从这几年的经济增长可以看出,我国基本上避免了大的起伏,国民经济基本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06.07.11
中国胶粘剂市场增长强劲 跨国公司争先角逐
据美国Freedonia集团预计,今后3年中国建筑化学品的需求年增长率将保持在10.5%,达66亿美元,其中胶粘剂的需求年增长率为l0.5%,近9亿美元。中国建筑化学品特别是胶粘剂和密封剂呈现的强劲增长态势,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纷纷投资中国市场。汉高技术公司将加大在亚太尤其是中国的投资力度,在其全球业务的销售额分布方面,中国已居前5位。汉高公司在上海浦东投资1
2006.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