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苯酚建设应谨防过热
由于下游双酚A、酚醛树脂行业快速发展,我国苯酚2000~2005年消费增长快于生产增长4个百分点以上,苯酚继续供不应求、大量进口,2005年苯酚产量44.33万吨、消费达73.3万吨、进口29.1万吨。由于近年国内将有多套双酚A大装置投产、酚醛树脂产能也有相当扩展,因此带动了苯酚投资新一软热潮。尽管这样,预计到2007年我国苯酚仍有10多万吨缺口,但从全球范
2006.04.06
云南二月份部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涨势强劲
云南省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云南省二月份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部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涨势强劲。据统计,尽管国家今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调控化肥价格上涨的举措,但与去年同期相比,肥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0.32个百分点,与之相关的尿素上涨7.5%,碳酸铵上涨16.0%,磷肥上涨4.6%,复合肥上涨9.7%。专用化学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上
2006.04.03
内蒙古确定化工业发展重点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日前表示,未来5年内,将重点发展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盐碱化工,提高加工深度,在资源产地和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若干大型化工基地。按照有关规划,今后内蒙古将以洁净煤气化为龙头,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品链。同时,突出发展氯碱化工,积极发展合成氨、尿素、液体燃料等系列天然气化工产品,鼓励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大型煤电-电石-氯碱-聚氯乙烯联合生产项目。
2006.03.30
生产商警告说亚洲纯苯装置将面临停产危机
据国外媒体报道,亚洲主要纯苯生产商警告说,如果纯苯价格继续维持弱市,可能有许多装置将面临停产或降量生产。生产商们表示,由于纯苯价格暴跌,那些以甲苯为原料的生产装置最为脆弱,自3月初以来,由于产能过剩以及美国需求疲软导致纯苯价格大幅下跌,使得以甲苯为原料通过甲苯岐化(TDP)和加氢脱烷基(HDA)工艺的纯苯生产厂盈利为负数。过去几周中,韩国甲苯fob 价格平均
2006.03.30
化工行业投资风险加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刚刚发布的2005年度化工行业报告显示:由于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部分化工产品的产能增长已远远超过国内需求的增速,化工行业投资风险正在逐渐积累。投资的过快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化肥、农药行业实际投资增长过快。2005年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肥料制造业合计占全行业计划投资的75%以上。第二,化工原料、肥料制造施工项目过多。2
2006.03.28
上半年我国化肥行业处于成长阶段
2005年行业景气仍在成长阶段持续。预计2006年上半年化肥行业仍处于景气循环的成长阶段,2006年下半年可进入景气循环的成长高峰期。我国是化肥生产大国,化肥产量位居全球首位。化肥生产企业共1000多家,其中氮肥生产企业近600家,磷肥生产企业400家左右,钾肥生产企业47家。从我国化肥的生产状况来看,氮肥所占的比重要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氮肥约占化肥总产量的
2006.03.24
我国天然橡胶内窘外迫
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但不足30%的自给率已经实破安全保障线。中国经历了国际铁矿石暴涨、国际油价攀升之后,应该对包括天然橡胶在内的国际原材料强化危机意识、保障产业安全。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世界大轮胎厂商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等纷纷到中国设厂,这已使中国超过美国、欧盟而一跃成为世界橡胶的最大消费国。此外,机械电子制
2006.03.24
黄石建设世界级碳酸锶基地
历经5年论证和谈判,3月18日,青岛红星发展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与湖北黄石锶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约合作。这意味着在未来3到5年内,伴随着年产6万吨碳酸锶项目的投产,黄石将成为世界新的碳酸锶基地。据初步探明,黄石天青石矿物储量达471万吨。黄石锶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取得该市狮子立山天青石矿开采证,并形成年产15万吨天青石矿开采能力。青岛红星公司钡、锶盐产品年产1
2006.03.23
全球化学行业对钼的需求今年仍将保持强劲
美国菲尔普斯道奇公司日前表示,在中国持续强劲需求推动下,今年全球化学行业钼需求将保持强劲,钢铁行业钼需求预计与2005年水平一致。全球钼价已由2002年12月的低位1.88美元/磅,上涨至2005年的35美元/磅以上。菲尔普斯道奇公司表示,全球过去几年内钼消耗量增长率已经突破3%左右的15年期趋势线。由于钢铁产能增加,中国钼需求增长率高于全球其它地区。钢铁行
2006.03.22
河南汝阳新近探明一处特大型钼矿
经过20余年的持续勘查,河南汝阳县东沟一带新近探明一处特大型钼矿,其目前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潜在经济价值达2800亿元。专家认为,这是我国钼矿探矿近二十多年来取得的一项重要突破。河南省地矿局20日召开的相关成果发布会透露,东沟钼矿床位于我国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内,距洛阳市90公里。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从1981年起在该区开始投入地质工作,先后进行了
2006.03.21
1-2月份我国基础化学原料产量均快速增长
受扩能的影响,今年以来我国重要基础化学原料生产均快速增长,特别是部分有机原料增长可用“高速”来形容。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信息显示,前两个月,全国乙烯、纯苯、甲醇、醋酸产量增幅均在20%以上,特别是甲醇和醋酸增幅分别高达35.2%和41.7%。乙烯产量为140.8万吨,也增长了25.8%,主要是2005年扬巴、赛科、惠州乙烯先后投产,为我国乙烯生产能力
2006.03.20
国外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措施
随着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作为一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措施,普遍受到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这方面的工作起步早,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效益,我国有必要借鉴其经验。美国是世界塑料生产大国。据统计,到2000年,美国年生产塑料3400余万吨,废旧塑料超过1600万吨。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展开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广泛研究,但若不加速回收废旧塑料的步伐
2006.03.20
上海生物医药业创新模式已经形成
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18日下午在上海举行。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说,经过对上海“张江药谷”的考察,突出的印象是上海生物医药创新产业链开始衔接,多种创新模式已经建立,创新各要素方面开始部署,创新集群。上海市科委主任李逸平分析说,过去五年间,上海生物医药制造业保持了年均15%的增幅,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稳步提升。2005年,全市生物医药制
2006.03.20
国内抗菌标准亟待接轨国际 产值达600亿
我国抗菌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规模后越来越倾向于外向型出口,在国际ISO组织将抗菌国际标准列入ISO标准制定计划后,国内企业抗菌标准与世界接轨已经迫在眉睫。海尔、联想、波司登、圣象与奥古斯5家国内企业日前联名倡议设立“国际健康家居日”。所谓抗菌制品是指添加了抗菌材料的制成品,抗菌材料可以使材料表面的抗菌成分及时通过接触杀菌,抑制在材料表面的微生物繁殖,进而达
2006.03.17
越南拟采取措施增加对中国出口橡胶
据越南《物资报》3月10日报道,2006年越南拟采取下列措施增加对中国出口橡胶:鼓励越南橡胶总公司等橡胶企业与中国橡胶消费企业,尤其是与中国汽车轮胎生产厂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除在中国广西南宁和上海设立办事处外,鼓励越南橡胶总公司在中国经济发达的广东等地设立办事处;组织越南橡胶企业到中国考察以及促进与中国东北和西北等传统大工区的贸易活动;逐步减少边贸交易,稳
2006.03.16
铅铬颜料行业拟酝酿提价对策应对成本上升
春节过后,有色金属国际期货市场价格连续攀升,尤其是黄金、铜、锌、铝、铅等价格等价格暴涨,导致国内铅铬颜料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生产经营举步维艰。为此,中国涂料工业协会铅铬颜料分会在大多数企业的建议下,近日组织了国内铅铬颜料骨干企业联合召开电话会议,沟通行业情况,共商提价对策。据了解,铅铬颜料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铬黄、钼铬红及氧化锌三大类颜料。由金属铅制得的
2006.03.16
世界聚碳酸酯生产商将目标转向亚洲市场
目前世界聚碳酸酯生产和消费结构正在迅速发生变化,由以往的欧洲和北美市场,转移到了亚洲市场,需求则以东南亚和中国为重心。预计2009年中国将占世界聚碳酸酯需求的27%。在中国发展聚碳酸酯市场对欧洲和北美生产者来说已是一项新的挑战。欧洲和北美三个主要的聚碳酸酯生产公司是拜耳材料科学公司、通用电器先进材料公司和陶氏公司,其2005年聚碳酸酯生产能力分别是57万吨/
2006.03.14
我国活性炭出口遭遇反倾销 存发展隐忧
今年初,美国Caigon公司和Norit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中国输美活性炭反倾销调查申请,涉案金额达1082万美元。ITC原定于3月12日作出初裁,一旦裁定倾销事实存在,我国活性炭出口企业将被征收最高可达378.49%的税率,届时将可能失去美国活性炭市场份额。2月10日,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在北京召开了应诉协调会,包括宁夏两家企业在内的主
2006.03.14
“十一五”我国西部将优先发展能源化工产业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金祥近日说,“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要走具有特色的新型工业道路,优先发展六类重点产业。其中包括发展能源及化学工业,重点建设大型煤炭、大规模石油天然气、大中型水电火电能源基地,发展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化工工业,加快建设煤制油、甲醇、二甲醚、乙烯、化肥等化学工业项目。
2006.03.13
木塑新材料孕育庞大新型工业体系
99%从废料中提取100%可以回收利用,专家预测2010年前后将形成800亿元市场份额安徽国风集团日前宣布,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将木塑新材料综合加工能力达到60万吨,不少专家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业内人士预测,这一极具市场价值的新材料,到2010年前后将形成800亿人民币产值的一个庞大的新型工业体系。据专家介绍,这种新型材料99%从植物纤维和回收的废旧塑料中产
2006.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