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以CNT为基材成功制作超极细超导纳米线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日本物质及材料研究机构(NIMS)及日本群马大学于2016年6月1日宣布,以直径1nm的碳纳米管为模板,成功制出了最小约10nm宽的超极细超导纳米线。此外还将该超导纳米线制成器件,成功观测到了微小超导体呈现的特别的超导现象。 通过以交链的碳纳米管为模板,使作为超导材料的氮化铌(NbN)生长,成功生成了全长数μm的连续不断的高品质超导纳
2016.06.08
石墨烯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优势
石墨烯基于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倍受关注,其在超级电容器及电池领域的研究“势如破竹,屡建奇功”。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Richard Kaner教授从石墨烯的特性开始,系统讨论了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及电池理论上所能获得的最大容量及提及能量密度。从合成及组装的角度,从零维量子点到一维纳米线、纳米带,以及二维薄膜和三维网络结构,甚至最新的四维自组装
2016.06.06
理化所超小NiO纳米片高活性电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二维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层板结构、大比例暴露活性位等优势,在光电催化方面展现了优越的性能,引起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层状双氢氧化物(水滑石,LDH)因其层板由多种组分构成、层板厚度可调等优势,在催化方面展现了极强的可调控性。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铁锐团队多年来集中纳米材料的可控设计以及光电催化性能的研究,前期通过调控LDH纳米材料的堆叠厚度,实现
2016.06.03
产业联盟助推石墨烯产业化持续发展
“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石墨烯技术孵化基金、产业发展基金、企业并购基金、科技园建设基金等专项基金,将石墨烯科研成果更好的向产业和地方转化转移。”5月26日,中国国际石墨烯资源产业联盟理事长张景安在中国国际石墨烯资源产业联盟第一届理事会预备会议及专题论坛上表示。 获悉,中国国际石墨烯资源产业联盟预计今年9月正式成立。石墨烯又叫二维碳材料,虽然仅有一个原
2016.06.02
中美高校石墨烯基础研究比较
纵观全球各国对石墨烯的关注度,若说最热衷的是中国,那么相对淡定些的当属美国了。然而,即便如此,美国高校在石墨烯基础研究创新研发方面也不断传出好消息。那么,美国高校是如何在相对冷静的氛围中,保持基础研究的创新活力呢?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中美几所高校从事石墨烯基础研究的一流专家,希望通过剖析和冷静思考,能够进一步激发和提升国内高校基础研究的巨大创新
2016.06.02
诺奖得主将亲临MWC上海解读“黑金”石墨烯
如今,石墨烯正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领域。6月底即将在上海举办的世界移动大会-上海(MWC上海)上专门设立了石墨烯展区,届时,剑桥大学、曼切斯特大学、光子科学研究所(ICFO)、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CGIA)等知名学府、研究所和企业将入驻石墨烯展区,带来大量的石墨烯原型和互动演示。 据悉,全球最了解石墨烯的人之一、石墨烯的发现者、2010年诺贝尔物
2016.06.01
国际期刊《npj—材料腐蚀》即将于中国发行
材料腐蚀或材料在环境中的性能退化不仅成本高昂,也构成一种安全隐患。据估算,全球每年在材料腐蚀上的损失要超过2万亿美元。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自然出版集团已与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CSCP)达成协议,双方将合作出版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npj-材料腐蚀》),以帮助应对这一全球问题。这
2016.05.31
中国科大揭示金属纳米粒子切割石墨烯的奥秘


金属纳米粒子催化的石墨烯切割的“吃豆人”机理示意图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震宇等在金属纳米粒子切割石墨烯的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揭示了金属纳米粒子在石墨烯切割中扮演“吃豆人(Pac-Man)”的角色。该研究成果发表在5月24日的Angew. Chem. Int. Ed.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生邱宗仰。 在二维材料的很多应用中,需要先将它们切割成特定
2016.05.30
美科学家首次证明热光伏设备或使光电转换率突破极限
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官网消息,该校科学家首次证明,使用太阳热光伏设备(STPVs),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有望突破理论限制。 最新研究的基本原理很简单:不让太阳能电池内无法使用的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所有能量和热首先被一个中间元件吸收,让元件达到能释放热辐射的温度。通过调谐添加层的材料和构造,辐射能以合适波长的光释放出来,而这一波长的光刚好能被太阳能电池捕
2016.05.27
广东涂料:力争2020年总产量400万吨 总产值1000亿元
“力争2020年广东涂料总产量达到400万吨,总产值达1000亿元。”5月19日,记者从在江门召开的广东省涂料行业协会第七届六次理事会工作会议上获悉。 “2015年全国涂料总产量1717.57万吨,其中广东涂料产量为323.56万吨,同比下降3.12%;主营业务收入808.61亿元,同比增长5.7%;利润总额53.47亿元,同比增长19.3%。”广东省涂
2016.05.24
VOC排污费再度来袭 突围的唯一路径是淘汰?
今年4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此《计划》首次涉及到了涂料产品质量标准的提升工作安排,提出了“开展含挥发性有机物涂料质量标准提升行动”。 紧随而至的是5月19日,环保部向媒体通报了由其制定出台的《关于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内容。意见要求全面落实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企
增塑剂
2016.05.24
可印刷半导体碳纳米管墨水


可印刷半导体碳纳米管墨水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电学性能、机械性能、优越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以及容易墨水化,使得碳纳米管成为印刷薄膜晶体管,尤其是印刷柔性薄膜晶体管最理想的半导体材料之一。尽管半导体碳纳米纯化技术已日趋成熟,但高纯度半导体碳纳米管的可印刷墨水批量化制备、碳纳米管的准确定位和高性能n型印刷碳纳米管晶体管的构建等仍是制约印刷碳纳米管薄膜晶体管应用的
2016.05.23
全固态锂电池新型负极材料—— “穿孔石墨烯分子”
日本东北大学与东京大学组成的研究组于2016年5月14日宣布,开发出了全固态锂电池的新型负极材料“穿孔石墨烯分子(CNAP)”。这种材料可实现达到通用的石墨电极2倍以上的电容量,在充放电65次之后仍然能够维持原本的容量。 长期以来,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一直使用重量轻、电容量大的石墨。最近,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纳米碳作为新型碳材料出现在市场上,使电池容量扩大到
2016.05.20
中科院金属所研发出可溶铝合金材料
水力压裂技术是一项应用于低丰度、低渗透油气田的增效开采技术。施工过程中,需采用压裂球和桥塞等工具对不同作业层的施工管柱进行封堵。由普通合金制成的压裂球等工具如果滞留井中,会降低油井产能。近日,本网从中科院金属所获悉,该所已经成功开发出纯水中即可溶解的可溶铝合金材料,并且可调控该合金与水反应的起始温度和在水中的溶解速率。 据介绍,压裂技术在北美已广泛应用
2016.05.19
我国科学家成功从猕猴体内分离出抗埃博拉抗体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与广州医科大学联合共建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密切合作,通过单细胞克隆等技术,成功从猕猴体内分离出我国首例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高效单克隆中和抗体。该研究成果于5月17日在Scientific Reports 在线发表,论文题目为Potent neutralizing monoclonal antibo
2016.05.18
美研发出金刚石氮化硼晶体层可用于高功率器件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材料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对新技术,将金刚石沉积在立方体氮化硼表面(c-BN),结合成一个新的单晶体结构。 “这种材料可以用来制造大功率设备,如创建下一代智能电网所需的固态变压器,”,北卡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特聘讲席教授及本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Jay Narayan说。 “它也可以用来制造刀具、高速切削加工和深海钻井设备,”Nara
2016.05.17
日本开发出无需特殊工序的纳米碳材料新合成法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简称“产综研”)2016年5月10日宣布,开发出了棒状及带状的纳米碳材料(即碳纳米棒和石墨烯纳米带)的新型合成方法。这种方法除了通常的化学反应和热处理以外,无需其他复杂的工序,能够简便且高效率地合成纳米碳材料。 过去合成石墨烯纳米带是通过电化学处理和等离子蚀刻等方式,将碳纳米管剥离、展开,存在工序复杂、产量低等课题。这一次,产综
2016.05.16
GEN:RNA-seq走向临床,精准医疗再添“助力”
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出了其他的创新技术。作为测序技术的衍生,RNA-Seq被认为是能提高诊断效率甚至可取代传统临床黄金标准的技术。 今年3月份,《Nature Reviews Genetics》发文介绍了RNA-Seq在疾病检测和疾病管理中的诸多优势,探讨了该技术在临床上的机遇和挑战。文中指出,RNA-Seq是实现精准医疗的强大助力,有助于
PCR
2016.05.13
发改委:全国化解煤钢过剩产能工作扎实推进
发改委发布信息称,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推动实现脱困发展,对于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之前发布的6号、7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和协作配合,形成工作
2016.05.11
中国科大教授设计出一种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朱彦武课题组开发设计了一种三维分级多孔碳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时,展示出优异的电化学储能行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5月3日的Advanced Materials 上。论文第一作者为课题组的硕士生徐进。 朱彦武团队前期通过氢氧化钾活化微波剥离的氧化石墨烯,制备出优异的超级电容器碳电极材料,但密度相对较低。基于前期工作,该团队利用聚
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