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工业“十三五”规划将于近期公布
在7月24日举行的“2016年(第33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证券时报记者得知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编制完成,现在正在走报批程度,将于近期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不同与以前的名称,这次被统称为《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并且首次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多部门共同编制。
2016.07.26
该给石墨烯电池热降降温了


清华大学材料博士刘冠伟曾经发表过相关的文章,其中就特别的提到:“石墨烯电池”这个技术接近于不存在,石墨烯只有在理论上能够提高充放电速率,而对于容(能)量的提升基本没有任何帮助(期望“石墨烯电池”可以解决手机、电动汽车续航的人要失望了),其噱头意义远大于实用价值。而且石墨烯材料本身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等性质与现在的锂离子电池工业的技术体系是不兼容的,应用的希
2016.07.25
中国科大设计出具有缺陷态的氧化钨纳米结构
当今的有机化工体系中,绝大部分催化反应是基于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并且是依靠石油、煤炭的燃烧所驱动的,存在催化剂材料成本高、能耗高等缺点。金属氧化物具有低成本等优点,并且展现出光催化活性,是一类理想的催化材料。然而,金属氧化物在氧分子活化体系中的表现却不尽人意,无法有效俘获太阳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宇杰课题组针对该挑战,基于无机固体精准制备化学,采用晶
2016.07.22
我国科学家率先合成高效储氢材料
广东医科大学教师刘建强博士研究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储氢材料领域取得突破,合成了新拓扑结构的储氢材料,氢气储存能力得到优化,大幅提升了材料储氢效率。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著名期刊《材料化学杂志A》上。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简称MOFs)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新型具有三维孔结构的高分子材料,是沸石和碳纳米管之外的新型多孔材料,在储氢和超高纯度分离开
2016.07.21
结构与石墨有点相似的碳纤维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


近年来,碳纤维笔记本电脑、碳纤维自行车、碳纤维网球拍等一系列碳纤维产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使得“碳纤维”成为了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新材料之一。除了频繁现身于日常用品,碳纤维还被应用在汽车、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高新产业。可以说,几乎在所有的军事和民用领域中都可以看到碳纤维的身影。然而,你知道碳纤维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吗? 什么是碳纤维?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了解
2016.07.21
他汀类药物竟然会影响神经系统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教授Beatrice Alexandra Golomb说他汀类药物的确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他汀类药物通常用于降低人体中胆固醇的含量,因而可以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根据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的报道,在2003至2012年间,美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四分之一的人在服用降胆固醇的药物。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能够影响人们的睡眠和行为
2016.07.20
太阳能电池新材料:二维钙钛矿晶体


发展迅速的钙钛矿电池,近几年来一直是太阳能产业的研究热点。而这次美国的研究人员利用自旋铸造技术制备了二维钙钛矿晶体,它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上图为用二维钙钛矿材料制作三种大面积太阳能电池:左边的是室温铸造薄膜;中间偏上的是有问题的带隙样本;右边的是具有最佳能量性能的热铸试样。 为了使钙钛矿晶体更实用于新兴的太阳能产业,来自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西北
2016.07.19
俄罗斯开发出从工业废弃物中提取稀土元素的技术
俄罗斯国立研究型技术大学莫斯科钢铁合金学院和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领先化学工艺研究院”股份公司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从化肥生产的废弃物——磷石膏中提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稀土元素的方法,从而减少稀土的进口。 稀土被广泛用于激光、电子及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并以年产量15%的速度递增,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 俄罗斯用硫酸处理磷灰石来生产磷肥,其间
2016.07.18
乌克兰在荧光纳米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近年来,科学界兴起了对特殊性质纳米材料的研究,其中,荧光纳米晶体和纳米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兴趣。纳米粉末荧光和闪烁材料的应用使得其光学特性在宽范围内发生变化。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闪烁材料研究所荧光及闪烁材料物理实验室开展了对荧光纳米晶体和纳米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 通过一系列实验,该实验室科学家首次发现二氧化铈纳
2016.07.15
锂电池薄膜:国内高端锂膜加速崛起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放量,车用高端锂膜需求爆发,国内锂膜企业加速拓展湿法工艺产能实现进口替代,有望深度受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景气。 隔膜是锂电产业链壁垒最高环节 隔膜占锂电池成本比重仅次于正极材料及电解液,技术壁垒最高,目前隔膜在我国的技术仍需提升突破。国内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企业主要以干法为主,而湿法工艺在热稳定性、与电解液浸润性及热收缩性等方面优势明
2016.07.15
铁基高温超导材料中新型拓扑边界态首次发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王征飞教授与美国犹他大学刘锋教授,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马旭村研究员,中科院物理所周兴江研究员合作,首次发现了铁基高温超导材料中的一种新型一维拓扑边界态,该成果于7月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材料》。 超导材料与拓扑材料是近年来凝聚态物理研究的两大热点。理论物理学家曾预言,拓扑超导材料在磁场下的涡旋中心会产生马约拉纳
2016.07.07
到2020年 石墨烯产业化规模将取得突破
中国石墨烯产业联盟在刚刚结束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由于制备和应用技术制约,石墨烯目前还不能大规模产业化,但石墨烯产业化前景可期。石墨烯在能源装备、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海工装备等产品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中国石墨烯产业联盟预计,目前全球石墨烯年产能达到百吨级,未来五年到十年将达到千吨级。到2020年,全球石墨烯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元,其中中国占比50%~80%
2016.07.01
石墨烯:概念热捧遭遇市场尴尬
石墨烯产业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其优点突出,但行业发展却“步履蹒跚”。 近日,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原材料工业研究所所长肖劲松表示,建议“十三五”设立国家级石墨烯研发机构,将石墨烯产业发展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并设立石墨烯发展专项计划和专项基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石墨烯产业领域。 肖劲松的这一建议,被业内观察者认为,是推动石墨烯产业关键技术在“十三
2016.06.28
石墨烯产业将迎爆发式成长
石墨烯膜制成的保暖衣不仅加热迅速,而且有远红外理疗功能,石墨烯纤维织成的袜子穿上一两周都没臭味,此外还有触摸屏、压力传感器、中医诊脉手环、导静电轮胎、汽车加热座椅、锂电池……近日在哈尔滨开幕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上,从粉体到膜材料再到五花八门的应用,“烯”声一片,再次让人们感受了一回“新材料之王”石墨烯带来的高热度。 “石墨烯产业现在还在厚积
2016.06.28
欧洲建议将钛白粉定义为致癌物 涂料行业面临冲击
日前,欧洲一家在环境、工作场所和食品领域致力于保护人类健康的研究机构发布了一个建议:要求把二氧化钛(Ti02,钛白粉)定义为致癌物! 法国食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局(ANSES)在文件中表明,钛白粉常用于涂料、建筑材料和其他工业与日用消费品中,根据其研究结果,建议将其列为通过吸入可能导致癌症的1B类致癌物。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已经于2016年
2016.06.24
稀土收储出现困局 价格成为博弈重点
继6月7日第一批国储招标会流标后,国家正着力解决这一尴尬现状。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发改委22日举行为期两天的稀土国储商讨会议,此次会议主要包括两项议程:确定参加本年国储集团名单;对即将国储的稀土氧化物产品议价。“除了确定国储企业名单外,此次会议国储敦促六大集团尽快执行此前上报的商储计划,价格无疑成为博弈的重点,六大集团也在努力要求国储提高收购价格
2016.06.24
理化所高性能银纳米线离子液体凝胶复合柔性透明电极研究获进展
柔性透明电极在电子与光电子产业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制备众多电子与光电子元器件不可缺少的光电功能材料。目前,柔性透明电极主要是在透明有机聚合物基底上,采用溶胶-凝胶、化学气相沉积、真空蒸发沉积、溅射沉积、脉冲激光沉积等方法引入氧化铟锡(ITO)导电薄膜。但是,该方法存在致命弱点:1)金属铟面临资源枯竭;2)制备工艺昂贵且需要高温,对透明有机聚合物
2016.06.16
全新透明导电薄膜能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
韩国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以及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个新的薄膜材料,它具有高导电性,可弯曲,拉伸,几乎完全透明。该膜可以帮助建立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自加热智能窗,柔性显示器,和高性能的冷却表面。 这种薄膜最显着的性质是独特的透明性和导电性组合。在大多数材料当中,携带电荷的颗粒也趋向于与光相互作用,让材料变得不透明。但是研究团队研发了高导电铜纤维
2016.06.14
广西大学破解石墨烯制备难题 可大批量生产粉体材料
随着广西大学石墨烯粉体生产小试基地投入使用,广西在石墨烯制备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基地采用的树脂裂解法,是世界上极少数能大批量生产粉体石墨烯的方法,这标志着石墨烯应用难题得到解决。 尽管石墨烯在诸多领域有着巨大应用,但在此之前世界上几乎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大批量生产石墨烯。国际知名电化学专家,广西大学可再生能源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沈培康用近五年时间研究出了利
2016.06.13
专家:石墨烯研究发展切忌“泡沫化”
6月8日,国际石墨烯领域知名专家萧小月在广州科创咖啡,做客第29期珠江科学大讲堂,就石墨烯国际国内的研发应用情况做相关介绍。 据了解,石墨烯这个概念早在7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而真正将石墨烯从实验室分离出来,是在2004年,这得归功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后来,这两位科学家也因石墨烯的贡献于2010年共同获得诺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