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6月7日第一批国储招标会流标后,国家正着力解决这一尴尬现状。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发改委22日举行为期两天的稀土国储商讨会议,此次会议主要包括两项议程:确定参加本年国储集团名单;对即将国储的稀土氧化物产品议价。“除了确定国储企业名单外,此次会议国储敦促六大集团尽快执行此前上报的商储计划,价格无疑成为博弈的重点,六大集团也在努力要求国储提高收购价格。”一位业内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据了解,作为国家资源保护重要战略措施,实施国家稀土战略储备制度,对有效保护稀土资源、提高中国稀土资源的保障能力和控制能力、控制国际定价权,以及改善稀土产品供求关系、规范市场运行秩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稀土战略储备事宜已酝酿多年。2007年,国家物资储备局储备研究所在一份调研报告中提出发展稀土储备的政策建议,直到2011年,稀土储备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1年5月,《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国家战略储备”概念,并明确表示,要建立稀土战略储备体系,实行包括国家储备与企业(商业)储备、实物储备和资源(地)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在内的两种战略储备。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今年以来第一批稀土国储招标会议,仅有包括中铝、厦钨和以赣州稀土矿业为主体的南方稀土集团三家企业参与,因招标价格与大集团预期价位有差距,9个品种全部流标。
“第一轮国储会议因标的价格太低而流标,因此此次会议博弈的焦点也在于是否考虑适当上浮国储部分招标产品价格。”一位稀土大集团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他表示,目前稀土收储出现困局,主要来自于招标价格远远低于六大集团的生产成本。根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估算,南方矿的合法和非法矿的比例约为1:1,如果按照国储目前的定价机制所定出的价格进行收储,合法的企业无法承受,国储只能为黑色产业链做嫁衣。
上述人士称,目前多数竞标方企业认为,此次会议主要稀土产品的招标价格应在之前招标价基础上浮20%-30%,并认为稀土国储招标价格应参考赣州稀土行业协会发布的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价格。此外,他还表示,由于国储有较长的付款周期,相应的财务成本也理应算入招标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4月下旬以来,在国储消息的发酵下,部分稀土产品实现了5%-10%不等的涨幅,但随着国储流标,市场加大了回调力度,基本下跌回4月中旬的水平。从此次回调不难看出,价格的上涨其实是没有真实需求进行支撑的,如果没有收储,市场上过剩的产品将继续促使产品下跌。
一位稀土业内专家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自从取消出口配额和出口关税后,稀土出口明显出现了量增价跌的情况,与此同时,稀土下游的应用量不足以支撑市场价格,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国家不进行战略收储,产品价格会继续下调,导致量增价跌的情况加剧。
不少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国家应该疏堵结合,打黑与收储同时进行,重点打击中间贸易商,使用专票进行追踪,逐步考虑将稀土贸易商纳入监控体系,其次国储局应该正视黑色产品和合法产品构成目前市场价格的客观状况,调整招标价格的算法,应该将守法成本、商储资金成本、包装运输成本统统考虑进去,再商定双方能接受的收储价格。
“国储宜快不宜迟,如果国储迟迟没进展,市场将加速回调,在国储的招标价格计算方式不变时,招标价格只会越来越低,六大集团将陷入无法进行生产的境地,依靠六大集团进行整合和规范我国稀土产业将无从谈起。”一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