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膜材料可实现高选择性的化学品分离 有望提高生产率
中国研究人员参与的一个研究团队研发出纳米多孔膜材料的新合成方法,据此制作出的高性能膜材料可实现高通量、高选择性的化学品分离,未来在石油化工行业、水处理与净化、反渗透海水淡化等领域有望实现更高效节能的应用。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团队2日在《自然·材料学》杂志网络版发表报告说,他们将近年来新研发的有机微孔高分子材料合成方法与传统成熟的界面聚合成膜工艺结合,成功制
2016.05.05
中美科学家揭示线粒体钙离子单向转运蛋白MCU的结构机制


5月3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周界文研究组及哈佛医学院Vamsi Mootha 研究团队的研究论文“Architecture of the Mitochondrial Calcium Uniporter”。该研究采用核磁技术结合电镜技术首次揭示了线粒体
2016.05.04
天大教授成功制备“自保湿膜” 突破限制膜性能的科学瓶颈
天津大学“国家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迈克尔盖佛(Michael D. Guiver音译)教授与韩国汉阳大学李永墨(Young Moo Lee音译)教授合作成功制备出高温低湿条件下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自保湿碳氢聚合物离子交换膜,突破了限制膜性能的科学瓶颈,为燃料电池装置带来了福音。相关成果已于4月28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
2016.05.04
澳大学研制出无毒且柔韧性强的太阳能电池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近日宣布,该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无毒且柔韧性强的薄膜太阳能电池。 当前“零耗能”建筑的发展受制于安装在建筑外部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问题,以及电池板原料的高毒性、稀有性问题。 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与可再生能源工程学院的科研团队研制出名为“CZTS”的太阳能电池板,该电池板利用薄膜芯片技术,而其芯片材料源自地壳中富含的铜、锌、锡和硫
2016.05.03
仿仙人掌的新材料可提高燃料电池性能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28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该机构与韩国汉阳大学合作研制出一种模仿仙人掌气孔的新型材料薄膜,可显著提高燃料电池性能,为燃料电池车产业带来革新。 燃料电池需通过把氢气和氧气等气体混合产生能量。但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必须保持湿润才能正常工作。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同时在车内放置散热器、储水箱和加湿器等电池配套设备,这往往会占用大量的车内
2016.04.29
石墨烯产业化落地 轻应用撬动千亿级纳米市场
人们常见的石墨是一层层以蜂窝状有序排列的碳原子堆叠而形成的。但一直以来,石墨烯却被认为不可能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实际上,当石墨被剥离到单层、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时,所得到的石墨片就是石墨烯。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他的学生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实验室中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从而证实它可以单独稳定存在。师徒二人也因“关于
2016.04.27
我国成功开出发来自棉花的三维空心碳纤维泡沫硫正极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及可再生能源的飞速发展,对高容量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新型高能量密度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开发受到高度关注。锂硫电池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 g-1)和能量密度(2600Wh kg-1),同时由于硫单质具有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被视为最有发展前景的下一代高能量电化学储能系统之一。然而基于多电子反应的锂硫电池,其反应复
2016.04.26
石墨烯应用正恰逢其时
石墨烯作为革命性的新材料,具有高导电性、高强韧度等特点,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去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参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研究院时,曾指出“中国是石墨烯研究和应用开发最活跃的国家之一”。 如果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万物的话,现在因研究石墨烯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的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正在尝试创建不一样的东西——超越石墨烯本身,按需设计从原子到产
2016.04.25
中科院上海研究员揭示反向剪接RNA成环与RNA转录的偶联机制


4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与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杨力研究组最新合作研究论文。此工作深入研究了环形RNA生成与RNA转录的偶联机制,揭示了环形RNA在神经分化过程中表达上调原理。 环形RNA是一类通过反向剪接,即下游剪接位点反向与上游剪接位点连接所形成的闭合环状RNA
2016.04.22
煤炭政策春风正当时 动力煤供需双降
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消息是当前动力煤期货市场关注的焦点。虽然过快上涨会透支利好,上周动力煤期货1609合约日K线一度出现看跌吞没形态,但是本周1609合约价格并没有见顶回落,反而在剧烈振荡之后再创新高。在去产能政策密集发布和煤矿停产整顿升级时期,动力煤期货易涨难跌,后市远月1609合约价格偏强振荡的概率更大,将以时间换空间。 政策春风正当时 上周国家发
2016.04.21
我国对日本氯偏树脂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4月20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日本的进口偏二氯乙烯-氯乙烯共聚树脂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公告称,2016年3月3日收到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国内偏二氯乙烯-氯乙烯共聚树脂产业正式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申请人请
2016.04.21
“十三五”推进煤化工要选好煤种


“十三五”时期,我国推进现代煤化工发展务必选好“煤种”,实现煤与煤气化技术的优化匹配,避免巨资投建项目因煤质不对路难以正常运营的现象再度出现。在4月18日闭幕的第十一届鄂尔多斯国际煤炭及能源工业博览会暨2016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高峰论坛上,专家发出上述警示。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分院副院长陈亚飞认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仍处在示范阶段,其技术难点就是煤
2016.04.21
史上最长的稳定线性碳链面世 或有助批量制造碳炔
奥地利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在实验室大量合成出有史以来最长的稳定线性碳链,其由6000多个碳原子组成,或有助最终批量制造出目前已知的最硬的物质——碳炔。 1885年,德国有机化学家阿道夫·冯-贝耶尔首次提出碳炔的概念,他将其描述为一种无限长的碳碳单键和三键交替而成的碳链。但他也警告称,由于其极不稳定,因此很难制造出来。 此前,
2016.04.20
英科学家利用反射光打破超材料对称性
众所周知,旋光性——光偏振的旋转——在和其镜像不同的材料内部产生。不过,如果这种对称性是被照明的方向而非材料本身打破的,又会发生什么呢? 对这一问题的好奇,促成了一种新的旋光性的发现。正如一组来自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物理联合会所属《应用物理学快报》上报告的,用反射光打破超材料的对称性,将使很多新颖的应用成为可能,因为它会引发在规模上前所未有
2016.04.19
豆浆不应添加食用香精香料
豆浆,中国汉族传统饮品,最早的豆浆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制作。它是一种富含植物蛋白和磷脂,还含有维生素B1、B2和烟酸等的饮品,由于不含乳糖,所以特别适合中国人饮用。 目前,有消息称某些市售的豆浆中添加了某种香精,引起了消费者的疑虑,为此首先要对豆浆的定义进行说明。根据现有的行业标准《豆奶(豆浆)和豆奶饮料》(QB/T2132-2008),豆奶也称豆浆,是以大
2016.04.19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计算机微处理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水平、新型半导体等材料的推出和加工制造工艺等各方面的进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将会发展迅猛。 国外某研究机构预测,红外传感器将在全球销售额的2.86亿美元。而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ASDREPORTS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全球光电/红个(EO/IR)传感器市场规模到2024年将达到100亿美元,与2014年73亿美
2016.04.18
研制出高稳定性金属纳米多层膜块体
近期,中科院固体物理所内耗与固体缺陷研究室核材料研究团队基于界面工程设计、采用大塑性变形方法,成功制备出了同时具有高强度、高热稳定性的高界面Cu/Ta纳米多层膜块体。相关研究成果在《材料学报》上发表。 传统的纳米结构材料在高温、强辐照等极端条件下结构和性能都不稳定。因此,制备同时具有高强度及高稳定性的纳米结构材料一直是材料研究的难题。有研究表明,由完全不互
2016.04.14
我国发现新型无铍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
深紫外激光由于波长短、加工精度高的优点,在半导体光刻、激光光电子能谱仪和激光切割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目前,KBe2BO3F2(KBBF)是唯一能实际输出深紫外激光的非线性光学(NLO)晶体,但是,KBBF含剧毒铍元素且其晶体层状生长习性严重。因此,急需探索新型深紫外NLO晶体材料。 福建物构所中科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罗军华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
2016.04.12
台湾新型石墨烯复合材料可大幅提升LED寿命


台湾新型石墨烯复合材料可大幅提升LED寿命 消息称,台湾研究人员已经制备出新型石墨烯复合材料,可有效降低LED温度,从而大幅度提高LED的使用寿命。 发光二极管(LED)正迅速风靡世界,因高亮、低耗、耐用的优点而家喻户晓,在很多应用方面取代了白炽灯和荧光灯。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虽然LED不会向外辐射热量,但它会在半导体的连接处产生热量,从而减短了LED的使用寿
2016.04.08
氧化石墨烯功能分离膜领域新进展


近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朱宏伟教授课题组在NPG Asia Materials杂志发表了题为《氧化石墨烯/氢氧化物纳米片超晶格复合薄膜的高选择性电荷驱动离子传输》(Highly selective charge-guided ion transport through a hybrid membrane consisting of anionic graph
2016.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