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创沥青快速分析仪试用成功
日前,由燕山石化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同开发的环保型沥青多指标快速分析仪完成交接,并试用成功,取得关键性成果。据悉,该仪器为国内首创,在沥青性质分析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开发成功后不仅可大幅提高沥青调和效率和沥青质量,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并能指导催化裂化装置优化运行、挖潜增效,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世界第一,每年公路新建、翻修需要高等级道
沥青多指标快速分析仪
2019.08.28
深圳先进院长效锂金属电池研究取得进展
8月21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光子信息与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电化学团队在长效锂电金属池方向获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快速模板化制备激光诱导石墨烯用于高稳定性快速形核锂金属电池》(Facile Patterning of Laser-induced-Graphene with Tailored Li Nucleation Kinetics for Stab
便携离子阱质谱仪现场快速鉴定混合毒品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快速分析与检测研究组研究员李海洋和侯可勇团队与云南警官学院毒品分析及禁毒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合作,研制了一种可以快速同时检出易挥发和难挥发毒品混合物的离子阱质谱仪,该仪器对于芬太尼类等难挥发毒品的检测灵敏度达到了50pg,相关研究成果以全文的形式发表于《美国分析化学》(Anal.Chem,2019)杂志上。打击毒品滥用长期以
离子阱质谱仪
2019.08.20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高灵敏度和低检测极限的X射线探测器
X射线高灵敏检测在医疗、安全和工业检测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如应用在X光胸透、CT成像以及机场的X光安全检查等。X射线通常的探测方法是先利用闪烁体将X光转化为可见光,再通过常规的硅基可见光探测器探测,这种间接探测的方式一方面效率不够高,另一方面发光的闪烁体很厚,其成像分辨率受到光学串扰的限制。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的支持下,浙江大学杨旸课题组报
X射线探测器
2019.08.16
我国成功研制出双光子-受激发射损耗(STED)复合显微镜
近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的支持下,由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吉林亚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共同承担的数字诊疗重点研发专项(项目名称:双光子-受激发射损耗(STED)复合显微镜)获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国内外首台双光子-STED复合显微镜样机,各项指标均满足项目要求。项目组完成了显微镜系统中核心部件的
显微镜
2019.08.15
物理所在聚合物固态钠电池研究中取得进展
固态电池是发展下一代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关键技术。在发展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中,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有利于在电极与电解质之间形成良好的界面接触,能够承受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形变,且质量轻、易于加工,适合大规模生产,受到学术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SPE)传统制备工艺流程通常是溶液溶解浇筑-自然风干成膜-真空高温烘干去溶
上海硅酸盐所在高性能锂氧气电池研究中取得进展
锂金属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和金属电极中最低的氧化还原电位,在锂氧气、锂硫、固态锂金属电池等高比能储能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在锂金属面临的一些主要挑战中,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的生成以及无枝晶的锂沉积在其中占据了主要地位。SEI膜的组分是决定锂金属负极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有机-无机复合的SEI膜中的有机成分,以及研究SEI膜在
我国磷与稀土资源分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和神奇的“新材料宝库”,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高新技术和国防尖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稀土金属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轻工、环境保护、农业等十多个领域,发挥着现代工业“维生素”的作用,产生出巨大的辐射经济效益,国际上称这些技术为“稀土依赖性技术”,即没有材料可以替代稀土材料来实现这些重
稀土
2019.08.13
深圳先进院等研发出具有双离子电化学活性的新型锂电正极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及其团队成员联合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教授Lightfoot、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教授孙成华、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研究员成会明等,成功研发出一种具有阴阳离子双重电化学活性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这一工作对基于多电化学反应活性中心的新型储能器件及相关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相关研究成果An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兼具变色和变形性能新型材料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1日发布消息称,该院一个科研团队通过模仿变色龙、蛇等生物,研制出了一种能够根据需求变色和变形的新型材料,有望应用于机器人领域。该研究成果7月31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细胞》旗下的材料学专业期刊。据该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杜学敏介绍,变色龙的皮肤中存在许多规整排列的纳米颗粒,当皮肤舒张或收缩时,纳米颗粒
石墨烯赋能超级电容,实现电池储能技术的突破
伴随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池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电池的功耗和寿命成为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石墨烯作为一种应用广泛、性能卓越的“黑金”材料,被科学界寄予厚望,国内外科研人员从未停止对它的研究工作。近期,有新闻报道电子科大(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组在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这项技术利用简便的制备方法,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工业化发展。这
石墨烯
2019.08.02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新型高热稳定性锂盐用于下一代高能锂电池领域
如果说电解液是锂电池的“血液”,那么电解液中的锂盐犹如“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电解液中大多采用六氟磷酸锂(LiPF6)作为主盐,但LiPF6存在热稳定性差(<100℃),遇水极易分解等缺点,难以满足下一代高能锂电池应用需求。近年来,依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建设的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致力于新型高热稳定性高安全锂盐的设计、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分米级单晶薄膜的制备新方法
为开辟硅基电子器件之外的新途径,基于量子材料的新器件研究成为前沿热点。作为量子材料的重要分支,二维量子材料厚度只有原子级且量子效应显著,大面积、高质量的二维单晶制备是实现二维器件规模化应用的核心关键,然而晶格的非中心反演对称性给二维单晶生长带来了极大挑战。在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资助下,北京大学刘开辉课题组与合作者设计出一种具有特殊台阶方向的非中心反演对
上海微系统所在石墨烯纳米气泡可控制备及其赝磁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7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程序化制备石墨烯纳米气泡及其三轴对称的赝磁场”的论文(Nature Communications, 10, 3127 (2019))。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可控制备石墨烯纳米气泡的方法,并实验证实了抛物线型气泡
IMEC研发新型固态电池电解质 让固态电池可在2小时之内充满电
据外媒报道,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宣布,其与 EnergyVille合作,合力推出了固态锂金属电池,该电池的能量密度超过400 Wh/liter,充电速度提升至2小时(0.5C)就可将电池充满。此外,IMEC还宣布,其已经在位于比利时 Genk的EnergyVille园区的固态电池包试生产线上,升级电池材料和电池工艺;而且还与比利时哈塞尔特大学(U
深圳先进院神经电极高性能纳米修饰材料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微纳中心研究员吴天准及其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高性能、可控制备的三维氧化铱/铂纳米复合材料,用于修饰神经微电极,取得了创纪录的电学性能。相关研究成果Well Controlled 3D Iridium Oxide/Platinum Nanocomposites with Greatly Enhanced Electro
电极
2019.07.12
青海省盐湖提锂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青海省坐拥丰富的盐湖资源。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千亿元锂产业发展目标,加强锂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提升锂产业发展规模。7月4日,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青海省盐湖提锂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之路。盐湖高镁锂比卤水提锂技术取得新突破。针对柴达木盆地盐湖镁锂比值普遍过高,镁锂分离技术难度大问题,青海省科研人员通过采用吸附法、萃取法、煅烧
《先进材料》综述:碳纳米管纤维何去何从?
碳纳米管是一种潜力巨大的超级材料,是构建未来超强结构和碳基半导体器件的理想核心基础材料。将碳纳米管组装成宏观体(如纤维、薄膜和泡沫等)是实现碳纳米管宏量应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碳纳米管纤维是碳纳米管的一维连续组装体,其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而且可以通过编织形成二维薄膜或者三维编织结构,成为最受关注的碳纳米管宏观体。近二十年来,人们致力于开发碳纳米管纤维连续纺丝工艺,
化学所等开发新型聚乙二醇基水凝胶用于创伤性脏器损伤的止血封闭
医用止血密封剂已普遍应用于创伤外科中,它可以极大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从而提升手术效果。但对于口服抗凝剂患者,医用密封剂必须有更高要求,其在抗凝血条件下能止血,止血材料安全并易清除,此外还应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目前临床上用于创伤性脏器止血的主要是纤维蛋白胶,止血原理主要依靠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而肝素等抗凝剂易干扰或淬灭凝血酶,使纤维蛋白胶不能满足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