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橡机业崛起凸现的九大效应及未来走向分析
中国橡机正在世界东方崛起,并开始确立大国地位。九大效应———企业家开拓效应、企业改制多元化激励效应、产业链快速拉动效应、外资技术引入推进效应、国产化进口替代效应、科技进步效应、配套协作效应、制造厂与用户紧密结合效应、国家资本民营化效应综合产生的协同连锁作用,成为中国橡机工业崛起的条件。而近几年全球经济回升,更促进了中国橡胶工业的发展,也使中国成为世界橡机第一
2005.09.22
亚洲地区石化厂塑化业获利丰厚
卡翠娜飓风重击全球石化上、中、下游产业,台湾等亚洲地区石化厂肩负起塑化原料供料重任,一举攻下欧、美、拉丁美洲市场。其中,以聚乙烯(PE)、热可塑性塑胶(PET)、聚氯乙烯(PVC)等产品需求最热络,相关生产厂商受惠最深,台湾塑化业第四季营收与获利将大步迈进。
2005.09.22
出口退税率调整 湖南省有色金属出口受重创
据悉,湖南省商务厅贸发处负责人表示,受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率调整影响,湖南省未锻造锰、金属硅、铁合金、铝锭等大宗有色金属出口受到重创,已成为湖南省出口增速回落的“致命因素”。湖南省商务厅贸发处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国家为保护资源,对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作出大幅调整。其中,20类钢材的出口退税率下调为11%,金属硅、铁合金、铝锭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也大幅下调,而
2005.09.22
三大问题使宁夏石化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
据宁夏自治区经委分析,今年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主要存在三大问题。首先是原材料和电价上涨。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化工主要原材料、煤炭、石灰石、兰碳、原油和电价大幅上扬,而产品价格上涨不多,致使一些企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出现了亏损。目前,约有15%左右的电石企业已经停产。其次是政策影响致使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上半年,中石油宁夏炼化分公司加工原油量大幅
2005.09.21
聚苯乙烯世界年需求以3.2%递增
据悉,世界聚苯乙烯的生产能力因近20年来亚洲地区生产能力的迅速增长而屡创新高,到上个世纪末年生产能力已经超过1300万吨/年。2004年世界聚苯乙烯的总生产能力为1450万吨,产量为1045万吨。美国SRI 咨询公司预测,世界聚苯乙烯需求量还将以3.2%/年增速继续增长,到2009年需求量将达到1150万吨。中国将继续成为世界需求成长的主要推动力,预计需求增
2005.09.21
我国建筑结构胶增长迅速、隐患待除
我国2005年建筑结构胶产量预计可达115万吨以上,比上年增长40%,比2005年胶粘剂增长高出30个百分点。增长迅速的建筑结构胶展示蓬勃生机、广阔前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排除存在的诸多隐患。建筑结构胶粘剂之所以达到如此高的增长速度,首先是建筑业本身发展的需求,现代建筑的发展正朝着设计标准化、施工机械化及建材的轻质、高强和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而建筑结构胶粘
2005.09.20
我国机械工业不能再依靠增长速度支撑
前不久,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公布了今年上半年中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机械工业在连续3年保速增长的前提下,仍取得了近20%的增长速度,这个成绩实属不易。但是,连续高速增长下积累的问题也开始显露。尽管机械工业在改善经营、加强管理、加速流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难以抵消原材料、燃料、运输费用大幅提升所带来的成本上升,机械工业的经济效益很不理想。机械工业盈亏
2005.09.20
市场前景广阔 发展乙二醇产业应“三把抓”
近年来由于聚酯工业需求强劲,国内市场对乙二醇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据统计,1995年我国乙二醇表观消费量为65.7万吨,而2004年高达431.4万吨,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乙二醇消费国。但其间国内乙二醇产能增长缓慢,自给率已从1995年的70%下降到2004年的22%,产业发展亟待提速。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我国乙二醇的消费构成中95%用于生产聚酯,约5%用于
2005.09.19
鲁斥巨资打造全国最大糠醇生产基地
9月13日,山东张店东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年产1万吨糠醇项目建成投产。投资3000万元、年产2万吨糠醇的二期工程将于近期开工建设,预计2006年6月建成投产,届时,山东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糠醇生产基地。东方公司糠醇项目生产工艺实现了重大突破。目前,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均采用传统的连续法工艺,而东方公司则采用间歇法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
2005.09.19
禁用染料与偶氮“爱恨交织”解读致癌芳香胺
面对欧盟的绿色贸易“ 壁垒”,弄清楚禁用染料和偶氮的关系显得很重要。 一、欧盟禁止的24种致癌芳香胺是指:(1)4-氨基联苯 (2) 联苯胺 (3)4-氯-2-甲基苯胺(4)2-萘胺 (5)4-氨基-3,2’-二甲基偶氮苯(6)2-氨基-4-硝基甲苯 (7)2,4-二氢基苯甲醚 (8)4-氯苯胺(9)4,4’-二氨基二苯甲烷 (10)3,3’-二氯联苯氨(1
2005.09.16
聚碳酸酯进口增长显示需求空间
今年以来,我国特别是天津口岸聚碳酸酯进口量增价扬,表明我国这一产业国内市场供需失衡严重,巨大的国内需求、产能不足应引起有关方面关注。据海关统计,今年1~7月天津口岸进口初级形状的聚碳酸酯8431吨,价值3225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0%和1倍。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www.epoxy-e.cn)专家介绍,聚碳酸酯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树脂,与环氧树脂同
2005.09.16
我国化纤业的产能扩张速度太快加剧行业困难
记者近日从此间召开的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了解到,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化纤产业出现了向大企业、向产业集群、向民营企业集中的新动向,由于产能扩张速度太快,带来上游原料资源的严重短缺,部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经营成本增加,加剧了全行业的经营困难。我国已成为世界化纤生产和贸易大国,年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32%,年进口化纤原料价值达165亿美元。我国化纤使用量已占到纺
2005.09.15
进口聚碳酸酯量增价扬 凸显产业将失衡严重
来自天津海关的动态显示,上半年以来,天津口岸聚碳酸酯进口量增价扬,表明我国这一产业国内市场供需失衡严重,值得引起有关方面关注。 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7月天津口岸进口初级形状的聚碳酸酯(以下简称聚碳酸酯)8431吨,价值3225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9.1%和1倍。 聚碳酸酯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树脂,广泛运用于光盘、电子电气、建筑、汽车工业等
2005.09.14
目前石油石化工业已撑起新疆经济发展的脊梁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了2004年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新疆3家石油石化企业上榜。目前新疆石油石化工业整体实力增强,已经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脊梁。今年8月26日,国家统计局在北京发布了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1000大”排名,新疆进入前400位的8家企业均为石油石化企业。石油石化工业快速发展,得益于新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支撑。据统计,新疆石油资源量为209亿吨
2005.09.14
全球聚甲醛过半用于亚洲
据统计,2004年亚洲聚甲醛需求量为36万吨,约占全球需求量的55%。预计未来几年亚洲市场聚甲醛需求年增长率约8.0%~8.5%。中国内地聚甲醛需求量已由1992年的1.6万吨迅速增加到2004年的16.8万吨,预计2005年将超过18万吨。2004年中国内地进口量达17.8万吨,比上年增长20%。日本聚甲醛产销量在亚洲占重要地位,但其国内需求增长缓慢。20
2005.09.13
湖大研制出生产环己酮的新工艺
据悉,湖南大学承担的“仿生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酮新工艺”项目通过了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办公室组织的验收。与目前国际上应用的环己烷空气氧化制备环己酮工业技术相比,该仿生催化新技术能使环己烷氧化转化率提高一倍,产物收率增加10%。该项目已被确定为国家“863”重大成果宣传项目。环己酮是工业生产尼龙6和尼龙66的重要原料,传统环己烷氧化工艺存在的环己
2005.09.13
英国威克斯推出一系列高流动性树脂
英国威克斯(Victrex)公司推出牌号为VICTREX 90的一系列高流动性品级聚醚醚酮(PEEK)树脂,其应用目标定位于注射加工薄壁、结构复杂的部件,以及无损树脂加工性能的高填充性部件产品。这些新品级树脂可取代热固性树脂、陶瓷及金属材料等用作工程构件,应用于加工电子消费产品、表面装配技术和微流体处理等应用领域。该公司出品的PEEK树脂材料当中,VICTR
2005.09.13
热塑性弹性体合金问世
GLS公司开发出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合金,公司宣称它能再注塑加工多种硬质塑料制品,包括高密度聚乙烯。该公司表示, VersaflexOM9—801N牌号产品是设计用于将热塑性弹性体再注塑单种塑料树脂的一种经济性产品。这种合金无需干燥,有良好的着色性能,且触摸手感柔软。这种新的热塑性弹性体加工成型压力和温度都比通常的再注塑材料要低一些,制件的设计自由度也更大,在二
2005.09.13
我国塑机市场正在发生区域性变化
业内人士预测塑机的主要消费市场,注塑机在南方的销量较大,并逐步向我国北方扩散;地膜机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和内陆缺水地区;压延机集中在广东佛山一带。这实际上是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越发达的地区,对塑机的需求越旺,要求的产品档次越高,品种越全面,而且塑机的用户往往以地毯式方式扩散。由于目前其他机械加工企业大部分效益不好,惟独塑料机械发展迅速,而许多过去生产机
2005.09.13
聚氯乙烯行业的结构矛盾不容忽视
来自天津口岸统计显示,近来聚氯乙烯出口倍增。然而,聚氯乙烯出口并没有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在出口增加的同时,价格开始下降。分析人士指出,这与我国聚氯乙烯的产能增加有直接关系,同时也暴露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的问题。自2003年我国对原产于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四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聚氯乙烯征收反倾销税(商务部2003年第48号公告)后,我国聚氯乙烯生产行业
2005.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