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纳米催化剂:超薄Pd纳米片负载的亚单层Ru原子
自从石墨烯问世以来,二维(2D)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作为2D家族中的一员,贵金属超薄纳米片近年来因其特殊的维度限制,高比表面积以及暴露丰富的成键不饱和原子等优点日益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研究表明,在贵金属单晶表面上沉积另外一种金属单层或几层原子将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因此,在原子尺度上精确调控核壳纳米结构进而设计合成新型
广州生物院有机小分子催化合成手性二氢豆香素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胡文辉研究组在双功能手性方酰胺催化的α-芳香基-β-三氟甲基二氢豆香素的不对称合成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已于11月30日在线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二氢豆香素是很多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核心结构骨架。不同取代的二氢豆香素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抗菌、抗感染、抗肿瘤和抗艾滋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这类化合物的合成一直是有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在高效析氢催化电极获新突破
在当今的能源结构中,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它们长期和大量的使用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除雾霾以外,不断变暖的全球气候也与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温室效应密切相关。此外,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有限且短期内难以再生,未来即将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也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氢气具有较
提高锂电池正极材料电压性能的三项技术
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压是最近几年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新思路。高电压材料包括类尖晶石晶体结构和类橄榄石晶体结构两种正极材料。LiMPO4(M=Co,Ni)就是一种典型的高电压类橄榄石晶体结构材料。其中,LiCoPO4具有4.8V的放电电势,LiNiPO4具有5.2V的放电电势,且理论容量都接近170mAh/g。 5.2V是目前最高的充放电电压,因为
我国研究员发现去泛素化酶USP21调控Nanog转录因子机制
Nanog是胚胎干细胞全能性维持和重编程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核心转录因子。最近的研究提示泛素化修饰系统在干细胞干性维持和分化中有重要作用。Nanog的稳定性的维持同时受泛素化和去泛素化的调控,如泛素连接酶FBXW8可以促进Nanog的泛素化降解进而诱导细胞分化。然而,Nanog的去泛素化酶及其调控机制仍未见报道。 经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
长春应化所在全高分子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在光能转化为电能方面,全高分子太阳能电池采用p型高分子半导体(给体)和n型高分子半导体(受体)的共混物作为活性层,与传统的无机太阳能电池相比,具有柔性、成本低、重量轻的突出优点,已成为太阳能电池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n型高分子半导体的种类和数量远远少于p型高分子半导体,因此开发n型高分子半导体材料是发展全高分子太阳能电池的核心。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
北京生科院提出编码基因重建的新方法
2016年11月,国际学术期刊《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基因组学实验室研究员赵方庆团队题为A novel codon-based de Bruijn graph algorithm for gene construction from unassembled transcriptomes的最新
高性能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设计新策略:分子内非共价键作用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引起学术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聚合物半导体可以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电子墨水”,之后通过丝网印刷、喷墨打印、卷对卷等溶液加工法制成薄膜光电器件。溶液法加工工艺可以实现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低成本、高通量的制备,同时提供传统无机太阳能电池所不具备的柔性、轻便等优点和特性,使其具有重要的商业应用价值。 尽管具
科学家大幅度提高钙钛矿物料稳定性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PSC)是国际前沿研究课题,于2013年更被《科学》期刊(Science)纳入该年《十大科学突破》之列。这种太阳能电池主要由一类相当不稳定的钙钛矿所制成,阻碍了它的商业化。香港中文大学(中大)电子工程学系教授许建斌教授、研究助理教授严克友教授及其科研团队,成功优化有机无机杂合钙钛矿的合成路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