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激光增强表面等离激元探测技术灵敏度高成本低
北京大学马仁敏研究员和戴伦教授合作,实现了一种新型激光增强表面等离激元探测技术。 这种新型探测技术的强度探测品质因子比传统的表面等离激元(SPR)探测器高400倍左右。同时成本低,尺寸仅为微米量级,在一根头发丝的端面上即可制备数以千计的探测器。 “该探测器所具有的极高灵敏度、低成本和小体积的特点可能会使其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公共场所的安全监测和环境食品卫生等
2016.03.05
美科学家开发出迄今最轻薄太阳能电池
帽子、窗户、白纸、气球,倘若它们都能发电,那会怎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超轻、超薄的柔性太阳能电池,能附着在许多物体之上。即便是“躺”在一个肥皂泡上也不会让泡泡变形。该材料潜力巨大,对重量较为敏感的应用,如航天器或高空探测气球等有重要价值,有望为太阳能电池应用开创出许多全新领域。 麻省理工学院称,这种太阳能电池主要由基底和涂层两部分组成,厚度
2016.03.02
借助金属纳米颗粒,“人造变色龙”问世
长久以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想模拟出变色龙的皮肤,如今中国的科研人员做到了。一款机械人造变色龙能够借助皮肤上的金属纳米颗粒进行颜色变换,颜色范围几乎达可见光谱的所有色调。中山大学教授楚盛和武汉大学教授王国平团队用近两年时间完成了相关研究。日前,该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主办的《ACS纳米》杂志。 自然界的变色龙不是靠色素细胞变色,而是靠调节皮肤表面的纳
2016.02.29
半导体研究所首次制得高质量锑化物纳米线
III-V族半导体纳米线凭借其独特的准一维结构和物理特性在纳米晶体管、纳米传感器和纳米光电探测器等方面有着重要潜在应用,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特别是,三元合金InAsSb纳米线除了具有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极小的有效质量外,其可调的带隙以及电、光学性能使其成为红外探测器的理想材料。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外来Au催化的气-液-固(VLS)机制制备纳米线,但Au催
2016.02.24
新型薄膜涂层使在隐形眼镜造出微型电路成为可能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迅速发展,人们迫切需要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基质和涂层新材料。最近,南澳大利亚大学未来工业研究所(FII)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聚合物薄膜涂层,能在隐形眼镜上导电,为造出微型电路带来了可能。研究人员指出,制造这种导电的涂层式水凝胶,对于未来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很有意义。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化学协会杂志《应用材料与界面》上的论文称,他们将导电聚合物PE
2016.02.22
上海药物所手性季碳二芳基氨基酸催化不对称合成研究获进展
手性非天然氨基酸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和多功能材料中,作为重要合成砌块在有机合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手性季碳氨基酸因其在药物化学、蛋白结构组学等方面显示出的独特性质而备受化学家们的关注。然而,由于结构的特殊性,一些高效合成手性非天然氨基酸的方法,如不对称氢化,无法用于构建手性季碳氨基酸类化合物。手性α,α-二芳基取代的氨基酸类化合物由于存在
2016.02.19
我国成功制备立式InSb二维单晶纳米片
近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建华团队与合作者北京大学教授徐洪起等在《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发表了高质量立式InSb二维单晶纳米片的研究成果。 在III-V族半导体中,InSb化合物具有最窄禁带宽度、最高电子迁移率、最小有效质量和最大g 因子,是制备高速低功耗电子器件、红外光电子器件及进行自旋电子学研究与拓
2016.02.19
中科院物理所发现几何阻挫导致的量子电偶极液态存在证据
阻挫(frustration),或称挫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物理学中的几何阻挫是指,在某些特定几何结构上的物理系统,无法同时满足所有的竞争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具有大量简并的能态。在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经典的热力学涨落已被完全抑制,而量子涨落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此时,量子力学原理和几何阻挫的结合可以在固体中产生一些
2016.02.16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3-羟基丙酸生物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3-羟基丙酸,作为美国能源部公布的12种高附加值生物基平台化学品之一,结构的特殊性使其成为合成多种化合物的前体物质,利用廉价的生物质原料进行微生物合成3-羟基丙酸是代谢工程领域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大宗化学品团队近日在低成本高效生物合成3-羟基丙酸的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来源于嗜热自养型古细菌Chloroflexus aur
2016.01.25
同大教授石墨烯-碳纳米管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同济大学声子学与热能科学中心陈杰研究员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Koumoutsakos教授研究小组合作,提出了一种显著提高石墨烯层间导热性能的新方法:用sp2共价键(强相互作用)来代替石墨烯层间范德华力(弱相互作用),构造无缝连接的石墨烯-碳纳米管混合结构。通过计算机模拟,该团队发现相比于范德华相互作用,共价键连接极大地提高了石墨烯中的晶格振动
2016.01.22
同大材料学院一维碳材料制备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新兴碳材料的陆续发现,以及它们随后所展现的许多新颖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广泛应用,碳材料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卡拜(即线型碳),碳的一种新型同素异形体,由单个碳原子形成的一维纯碳链结构,被理论预测具有非常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如室温超导性、可能是最硬的已知材料等。 近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许维教授课题组通过表面原位化学合
2016.01.22
大连化物所金催化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在金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发现了在高温氧化条件下的金与非金属氧化物之间的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MSI)效应,研究成果以通讯形式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上。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研究人员发现二氧化钛等可还原性载体负载的Pt
2016.01.20
iTRAQ技术:开启高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风暴
近年来,一系列新技术融入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极大地促进了这门学科的发展。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TRAQ)技术与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的串联质谱及多维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已成为蛋白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 什么是iTRAQ? iTRAQ技术(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该技术可对复杂样本、细胞器、细胞裂解液等样本进行相对和绝对定量研究,具有较好的定量
试剂盒
2016.01.18
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
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谢毅、孙永福及其研究团队,近日找到一种新的电极催化剂,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 研究人员利用钴和氧化钴混合物特定的原子排列方法,让原先并不具有二氧化碳催化活性的材料转化为超越早前所有报道过的电催化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们一直探索的工作。早先的研究已经将二
2016.01.17
清华石墨烯液晶研究领域获重大进展
清华大学石高全课题组在中科院上海光源X射线小角散射光束线站的支持下,在石墨烯液晶研究领域获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 氧化石墨烯已成功用于制备高强度石墨烯纤维及薄膜。普通尺寸的氧化石墨烯,形成高取向的向列相液晶需要很高的浓度,但高浓度却不适合制备低密度的石墨烯气凝胶。因此开发出新方法使氧化石墨烯在低浓度下形成液晶来制备取向石墨烯气凝胶是问题
2016.01.13
日本索尼开发含硫电池 电量比锂电池高40%
据媒体报道,索尼正在开发采用含硫化合物的新电池,电池容量将比现有锂电池高40%。另外,在尺寸小30%的情况下,据称新电池续航时间与锂电池相当。如果换用索尼的新电池,上网时苹果iPhone 6s电池使用时间可以延长4个小时。 HardwareZone表示,索尼新电池为未来智能手机在采用更轻薄设计的同时提供更长电池续航时间提供了可能。从目前来看,索尼新电池要
2016.01.05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研制的600mm长BGO晶体用于“悟空”
12月17日上午8点12分,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发射升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科研人员为该卫星的研制提供了初样和正样共计640根600mm长的锗酸铋(Bi4Ge3O12,BGO)晶体,为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有效载荷的成功研制及其发射提供了重要保障。 该卫星是国际上已知观测能段范围最宽和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也是我国历史上首颗
2015.12.19
我国研制成功新型石墨烯材料——氮掺杂有序介孔石墨烯
12月18日,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材料的重要研究成果。权威专家表示,因性能较铅酸、镍氢等电池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快速充放方面又远远优于锂电池,它的研制成功对推动我国超级电容器的行业发展,提升行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与北京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研究,黄富强研究员、陈一苇教授
2015.12.19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基于结构研发的哮喘候选新药取得进展
哮喘作为人体常见呼吸道疾病之一,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世界第二大致死和致残疾病。近年来哮喘患病人数因各种原因逐年上升,使得这一问题更不容忽视。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ucoids receptor,GR)是一个开发治疗哮喘药物的热门靶标。至今,以其为靶点开发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fluticasone furoate已作为当今最为有效的治疗哮喘药物被
2015.12.19
美研究人员开发出了真正单层的“白石墨烯”材料
近日,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真正单层的“白石墨烯”材料。这种材料可能会开启电子甚至是量子器件的新纪元。 六方氮化硼是石墨烯材料的“近亲”,但是比石墨烯具有更好的透明性。它是化学惰性的,非反应性的,且原子级平滑的。它还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导热性。和石墨烯不同的是,它是绝缘体,而不是电导体,这使得它可作为基板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
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