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明确:七类树脂造粒产生的废料,不属于危险废物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危险废物排除管理清单(2021年版)》,明确清单要求的固体废物不属于危险废物。七类树脂生产过程中造粒工序产生的废料被列入清单,它们是:聚乙烯(PE)树脂、聚丙烯(PP)树脂、聚苯乙烯(PS)树脂、聚氯乙烯(PVC)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等七类树脂
生物质产业碳中和技术创新联盟在渝揭牌
新华网重庆11月30日电(欧阳虹云)11月30日,缙云狮峰论坛启动仪式暨狮峰智汇·2021新材料与纳米产业技术峰会在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举办。会上,生物质产业碳中和技术创新联盟揭牌成立。缙云狮峰论坛是由重庆北碚区人民政府和西南大学共同重点打造的非营利性的高端品牌论坛。论坛下设“狮峰智汇”产业技术峰会、“嘉陵融创”创新创业大赛、“天生创享”创新创业沙
碳中和
2021.12.06
国家药监局发布儿童化妆品标志
为加强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提升儿童化妆品辨识度,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根据《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儿童化妆品标志,现予公布。儿童化妆品标志应当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图案,等比例标注在销售包装容易被观察到的展示面(以下称主要展示版面)的左上方,清晰易识别。当主要展示版面的表面积大于100平方厘米时
化妆品
2021.12.02
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国家标准发布 塑料污染治理再添新助力
塑料是重要的基础材料,在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应用广泛。不规范生产、使用、处置塑料会造成资源能源浪费,带来生态环境污染,甚至会影响人类和动植物健康安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塑料污染问题,将塑料污染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以推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制定“白色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列为重点改革任务。推广应用塑料替代产品是推动塑料污染治理
“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公布
11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05。《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更远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各加速领域传播,范围显着扩展、持续深度、质量致命提升,制造业数字化发展速度明显,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05。——新模
陕西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能力显著提升
建有10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处置总能力为194吨/天“十三五”末,我省重金属排放总量较2013年削减12.7%11月23日,省生态环境厅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情况:我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不断增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措施逐步完善,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基础日益巩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能力显著提升。高位推动硫铁矿水质污染专项整
固体废物
2021.11.26
中国承诺东盟150个税目塑料制品关税,直接降为0!
据新华社消息,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于2022年1月1日对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开始生效,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将形成。中国对东盟成员国关税承诺共有150个税目的塑料及其制品的关税将直接降为0,占比高达93%!此外,还有10个税目的塑料及其制品的关税,将由原来的6.5%-14%的
塑料
2021.11.26
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坚决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
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通知提出,对拟建、在建项目,应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对能效低于本行业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合理设置政策实施过渡期,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运行能效,坚决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加强绿色低
绿色低碳
2021.11.25
国家能源榆林化工乙二醇项目投产
11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4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一次打通全流程,成功产出合格乙二醇产品,开创了国内煤制甲醇联产乙二醇向可降解塑料产业链延伸的先河,为下一步转产聚乙醇酸可降解塑料奠定了基础,对促进煤化工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该项目采用国家能源集团自主技术,并自主设计、自主建设,且装备全部实现国产化,其中核心装置10
全球聚合物催化剂需求持续扩大
近日,IHS Markit发布数据,2020年全球聚合催化剂销售额达到约76亿美元。全球聚合催化剂,特别是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催化剂的需求中期内仍将保持强劲。其中,可持续性和绿色议题是影响聚合物催化剂市场创新和研发的主要推动力。格雷斯公司和科莱恩等主要生产商正加快投资,使其催化剂更符合市场需求。IHS Markit表示,聚烯烃催化剂是最大的单一市场
江苏省动力及储能电池制造业创新中心筹运启航
“1-8月,江苏省动力电池产量达63.58GWh,销量达58.44GWh,同比分别增长138.9%和122.3%,占全国的44.3%和46.8%,产销量均高居全国榜首。但动力电池产业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11月17日,江苏省动力及储能电池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常州筹运启航,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石晓鹏在启航仪式上如上表示。据了解,动力电池是江苏省重点发展的
动力电池
2021.11.18
内蒙古不再审批电石、PVC、烧碱等新增产能项目
2021年11月,内蒙古政府网站发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通知。目标到2025年,全区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至75%以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十四五”时期,自治区不再审批焦炭(兰炭)、电石、聚氯乙烯(PVC)、合成氨(尿素)、甲醇、乙二醇、烧碱等新增产能项目。“十四五
浙江注销76家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涉及万吨环氧树脂漆产能
11月10日,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发出通知,注销76家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根据通知,浙江传化涂料有限公司等72家企业已在原址停止危险化学品生产活动,桐庐益顺气体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换发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带储存经营),慈溪市甬塔涂料有限公司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被批准延续,浙江云龙化工外加剂有限公司被吸收合并。根据企业申请和当地应急管理部门的意见,依照相关
环氧树脂
2021.11.15
黑龙江发布未来十五年规划,聚焦攻关先进前沿材料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了《黑龙江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到要加快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推动新材料产业链向高端应用延伸,打造以石墨为代表的碳基材料、以轻量化、低成本为代表的复合材料的优势产业,提高产业基础能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开展石墨纯化技术及应用、石墨烯规模化生产技术及应用、特种环境功能材料、
化工龙头转型高端留出“双碳”能耗空间
日前,我国碳达峰行动方案发布,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化工产业在“双碳”背景下如何转型升级备受关注。一手抓猛药去疴,一手促提质增效,山东近年来在化工产业“自我革命”,打响转型升级攻坚战。2021年,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在山东进入第四个年头,山东化工产业仍稳坐全国头把交椅,但不同于过去仰赖总量指标,如今产业发展升级成效初显:上半年,全行业利润率达
2025年云南“限制类”产能退出
日前,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云南省淘汰落后和推动低端低效产能退出工作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要围绕六大高耗能行业,结合全省产业发展实际,以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为重点,出清技术方面落后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能耗、环保、质量、不达标和生产不合格产品的落后产能,分行业有序退出“限制类”产能,确保202
可降解塑料“制造成本”成发展瓶颈,价格最高为传统塑料的4.8倍
我国可降解塑料产品品类齐全,包括淀粉基塑料、PBS(包括PBAT和PBSA)、PLA、PHA和PCL。由于淀粉基塑料存在降解残留和不可完全分子化降解等问题,在美国、亚洲等后发市场并未获得认可,本文后续不再对其进行分析。我国可降解塑料品成本较高替代进程阻碍大随着政府对塑料污染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我国可降解塑料产业迎来快速发展,各类产品较为齐全。但我国可降解塑料
可降解塑料
2021.11.04
4种涂料产品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
按照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安排,10月29日,工信部发布了《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目录》),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征集截止11月9日。比较旧版目录,《指导目录》删除了121项,保留126项,修改86项,新增140项,共包括350项,较旧版目录总数增加了19项。《指导目录》包括先进钢铁材料
工信部发布新材料应用指导目录!明确可降解材料性能要求!
10月29日工信部消息,工信部按照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安排,组织修订形成了《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填写《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征求意见表,于11月9日前反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该目录相比2019版有所修改,删除了部分化工新材料,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10月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白皮书说,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困难,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和行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积极成效。白皮书介绍,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强化自主
碳排放
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