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亚洲对二甲苯的进口量持续增加
英国PCI咨询公司称,今年亚洲对二甲苯(PX)的净进口量将比去年增加35万吨,达到130万吨,主要原因是纯对苯二甲酸(PTA)增加的产能已超过PX扩展的产能。PTA的产能预计将从去年的1370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1900万~2000万吨。中国将是最大的PX进口国,2007年的PX市场缺口预计将飙升至240万吨。该公司称,今年来自美国的PX出口量预计将增加到
2005.04.04
澳大利亚将打破中国对稀土矿生产垄断格局
据澳《金融评论报》报道,澳莱那斯(Lynas)资源公司日前宣布已完成对西澳威尔德山区稀土矿可行性研究工作,预计不久将开始正式开采。报道称,这预示着中国长期以来对全球稀土矿市场的垄断格局将被打破。 据悉,威尔德地区稀土矿储藏量极为丰富,位居全球前列。莱那斯公司计划把开采出的稀土矿出口到中国,在那里进行深加工和提炼。公司计划从中国夺取全球市场15%的份额。公司负
2005.04.04
山东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改项目正式投产
近日,山东泰山钢铁集团7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改项目正式投产。 据介绍,7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是泰钢重点技改项目。该工程由泰钢设计院自主设计,独立施工,工程总投资为1300多万元。工程采用德国鲁奇公司的差速床技术,具有低能耗、无污染、燃料适应性强、燃烧效率高等特点。燃烧室采用膜式全悬吊结构、分层二次回燃技术,燃烧率可达到90%以上,单位标准煤耗由改造前的900g
除尘系统
2005.04.01
2004年我国合成树脂市场分析及2005年预测
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强劲,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石油石化产量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2004年前11个月,全国乙烯产量达572万吨,合成树脂及聚合物产量为1632万吨,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7%和10.5%。预计全年国内乙烯产量达630万吨,聚合物产量1800万吨。国内塑料制品也保持了较快的增幅,去年前11个月国内塑料制品产量达1660万吨,同比增加了
2005.04.01
全球天然橡胶市场发展趋势
2004年全球橡胶消费量预计为1850万吨。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强劲需求推动下,到2020年全球橡胶消费量可能增至2770万吨。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预计,2004年全球天然橡胶需求量将提高3.1%,2005年将再提高5%。随着中、美、日等国需求量的增加,天然橡胶的国际市场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由于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三国政府联合限产等原因,过去2-3年全球橡
2005.04.01
特种胶粘剂研究应用向民用市场转化
为促进特种胶粘剂研究应用向民用市场转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军工办将于5月28日在山东威海市召开首届全国特种胶粘剂研究应用技术研讨会。特种胶粘剂是武器装备的重要配套材料。近20年来,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我国的特种胶粘剂研究,在制造技术、产品品种和产品性能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研制出高性能的胶粘剂新品种数千个。高耐温、超低温、高强度、耐湿热、长寿命、多功能等
2005.03.31
北京25种食品检出苏丹红
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宣布,在近日的抽检中,北京市场上又发现25种食品含有苏丹红,目前已被责令下架并无条件退货。据介绍,自从在北京发现涉“红”食品后,北京工商等执法部门以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展开地毯式的检查。从3月19日至29日,在北京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和餐饮企业共抽取食品样本2216件进行检测,检出含苏丹红的样品25件。目前,北京质监部门已对涉嫌生产加工企业的食
2005.03.31
去年我国苯乙烯、ABS进口创新高
去年我国苯乙烯(SM)、ABS树脂原料进口量再创新高记录,据研究机构统计,我国去年SM原料进口量达288.9万吨,较前年进口量增加8.9%。去年我国ABS树脂进口量达196.3万吨,较前年进口量增加9.6%,接近200万吨水准。我国去年在聚苯乙烯 (GPS)原料进口量仅138.3万吨,较前年略微下滑0.25%,业者表示,我国聚苯乙烯进口量停滞不前,相对苯乙烯
2005.03.30
内蒙古建设国家级化学工业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将加快化学工业发展速度,上规模、高水平、高起点建设一批化工项目,形成若干个大型化工基地和化工城,使化学工业成为自治区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撑点和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化学工业基地。内蒙古具有发展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和硅化工等化学工业需要的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条件。近年来,全区高速发展的煤炭工业、电力工业,为化学工业搭建起了坚实、快速发展的平
2005.03.29
我国纯碱、合成纤维产量居世界第一
3月28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国家统计局联合召开“2005年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形势发布会暨中国石油和化工百强企业峰会”,会上公布了“200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百强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上海华谊集团、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山东海化集团、山东滨化集团、佳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进入百强。会上中国石油和化
2005.03.29
甘青宁水性涂料技术交流大会召开
甘肃、青海、宁夏三省第二届水性涂料技术交流大会在甘肃召开,参会的相关企业达到150多家。近年来,甘肃水性涂料行业发展势头极为强劲,每年的产量增长达到50%以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天昊、宏升、迅美等一些认可度较高的品牌。为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改进生产工艺和解决产品营销问题,从2004年开始,甘肃水性涂料行业联合青海、宁夏的生产企业,开始举办甘青宁水性涂料技术交流
2005.03.28
中国轮胎市场受到世界化工行业广泛关注
中国持续增长的轮胎、皮革等专业化工市场开始受到世界化工行业的广泛青睐。与早前全方位、大规模的投资行为不同,目前正在兴起的化工投资热潮正日益向深度化、专业化发展。德国第三、欧洲第六大化工巨头朗盛股份今日在沪宣布,将以中国轮胎、皮革等专业化工市场为业务突破口,加紧步入中国化工市场的步伐。朗盛董事会成员温浩辉称,朗盛希望通过不同的经营方式开拓新市场或巩固其市场地位
2005.03.25
安徽将建大型杀虫剂和除草剂项目
据悉,安徽省2个旱地除草剂和1个杀虫剂项目被列入2005年农药结构调整国债专项,总投资逾2亿元人民币,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7亿元、利税1.3亿元。3个农药结构调整项目分别是丰乐农化公司年产300吨的精喹禾灵原药及其制剂、华星化工股份公司年产150吨的精恶唑禾草灵原药技术改造和繁昌县万利农化公司年产1万吨的三唑磷项目。目前,这些项目所在市、县发改委正
2005.03.25
我化学原料药市场强势增长
去年,中药出口摆脱低增长徘徊,出口增长17.6%,化学原料药保持强势。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国,抗菌素、维生素等仍是出口的主要大宗品种。单个品种出口金额最大的是维生素C,总值达3.14亿美元,占化学原料药出口总额的5.06%。中药出口则摆脱多年低增长的徘徊状态,按新的统计口径,2004年中药出口总额达到了7.25亿美元,同比增长17.6%。
2005.03.23
国内石化行业面临发展难题
尽管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国内消费结构升级为石化行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业内专家认为,为石化行业提供原料的石油工业资源有限、价格波动,这将对石化行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中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总工舒兴田说,2003年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超过1.1亿吨,预计2005年进口原油总量将超过2004年的水平。受资源约束,国
2005.03.23
中国巨大胶粘剂市场引来外企关注
前段时间,Henkel、Cytec等公司为了维持它们在全球胶粘剂的领先地位,扩大市场,降低生产成本,实施了全球性跨地区兼并重组大行动。这一地区性战略转移,使这些公司得益匪浅,因发展地区胶粘剂消耗增长率是美国、西欧的3倍。2002年发展地区总消耗57亿美元,除日本以外的亚洲是最大的发展地区,其胶粘剂消耗金额35亿美元。2002年拉丁美洲胶粘剂消耗金额13亿美元
2005.03.22
中国涂料市场利润连续4年下降
最近海外媒体消息,中国涂料工业利润空间较2000年时比较下降了8个百分点。海外媒体引用中国涂料工业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2004年国内涂料市场的销售额达到540亿元人民币,较2003年增长26%。但是销售利润仅仅为32亿人民币,相比2003年下降了8%。涂料工业利润的急剧下降,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低端市场的兼并重组。事实上,中国的涂料产品大多是一些低端产品,
2005.03.21
江苏口岸环氧氯丙烷进口大幅增长
一份来自南京海关的权威统计资料表明,今年前两个月,江苏口岸进口环氧氯丙烷1884吨,价值241.2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3.7倍和15.9倍。环氧氯丙烷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合成甘油、氯醇橡胶等精细化工产品,而这些产品又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交通运输、医药、电子电器等领域,国内需求量很大。业内人士分析,环氧氯丙烷进口的快速增长现象,首先是亚洲地区环氧氯
2005.03.21
我国双乙酸钠产需缺口巨大
国内双乙酸钠开发和推广应用起步较晚,现年产量约7000吨,主要生产厂家有江苏索普集团、成都东方集团、上海化工研究院、郑州大学化工实验厂、河南新乡石油化工厂、上海化学试剂厂、山东潍坊化工三厂、山东金泰集团公司等。此外,中美合资山西三维欧美科化学公司已建成万吨级生产装置,采用世界先进的一步合成技术。但全国年需求总量达25万吨,产需缺口巨大,因此亟待大力发展。双乙
2005.03.18
欧洲化工业将加速向中国转移生产基地
据欧洲化工业协会(Cefic)统计,从1990年至2002年,欧洲化工业所占的世界市场份额由32%降至28%,而亚洲化工业拥有的世界市场份额则从13.2%升至23.7%。欧洲化工业今后将加速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地区转移生产基地,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随着中国与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亚洲地区对化工产品的需求大增;二是亚洲国家具有劳动力便宜和环保要求相对较低的优势,而
200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