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4996
金属硅市场重度低迷
全球经济下滑,消费、投资水平同步滑落,中国出口市场受到巨大冲击。金属硅海外市场遭到重创,进入四季度,原本期待的采购高峰被打经济形势摧毁,目前来自外商的订单少得可怜。内需相对较好,但铝价同样走低,国内金属硅销售也不乐观。据了解,国内金属硅有近95%的厂家关停,即使是较大规模的企业也仅剩1-2台小型电炉维持运转,现货资源不断积压,每家工厂都要有上百吨甚至上千吨库
2008.12.03
不饱和树脂阻燃研究推进速度快
不饱和聚酯树脂工业技术在国外,经过多年特别是近10年来的研究,在低收缩性树脂、耐腐蚀树脂、强韧性树脂、低吸水型不饱和聚酯树脂、透明性不饱和聚酯树脂、低游离苯乙烯残量的不饱和聚酯树脂、PET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低挥发性树脂、胶衣树脂、发泡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渔船专用树脂、耐热性UPR树脂和光固化UPR树脂方面,产生了一大批成果;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改性,及其阻燃
2008.12.03
全球油漆和涂料行业前景堪忧
受累于汽车和住宅市场的快速降温,全球油漆和涂料生产商的盈利能力已经普遍出现下滑。当前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本已岌岌可危的油漆和涂料工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多数生产商已经表示,对未来几个季度的盈利前景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一些生产商甚至已经宣布了重组计划,包括裁员和关闭装置。在新建住宅和汽车市场前景依然悲观的形势下,全球油漆和涂料行业前景堪忧。据美国化工市场(Che
2008.12.02
柠檬酸产能供大于求 扩大内需刻不容缓
产能集中度提高目前,全国柠檬酸年产能已达100万吨,占世界的70%左右;年产量达70余万吨,占世界的65%左右;年出口量50万吨,占世界贸易量超过了50%。柠檬酸全球市场近年来年均增长率在7%左右。德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柠檬酸进口国,年进口量约为10万吨和8万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柠檬酸出口国,主要出口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地。近年来我国柠檬酸出口量年均
2008.12.02
基础化工行业:遭遇经济寒冬
油价创3年半来新低。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的不断加深,全球经济衰退使得能源需求下降的速度和幅度大大超过预期,加之美国曝出失业率创16年来新高的消息,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本期内创出三年半新低,收于50美元/桶以下。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将09年石油需求预测调低8654万桶/日,较上月下调67万桶/日,显示未来需求受到堪忧的经济前景较大的影响。国内出台提高多
2008.12.02
伊朗硫磺逐渐紧俏
鉴于伊朗硫磺逐渐紧俏,IPCC计划于下周进行3万吨货物标购,船期为12月。本周有3万吨硫磺据单输出中国。IPCC分别与两个经销商达成总量8万吨的硫磺交易,成交价在FOB45-48美元/吨左右,其中两批已经在本月完成装运驶往目的地中国。
2008.12.02
煤层气产业化需迈“三道坎”
近几年来为保证安全生产,我国开展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的煤炭生产企业越来越多,然而由于面临体制机制性的诸多制约,不少地方煤层气开发出现了采多用少的反常现象,大量被抽采的煤层气被排空,不但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又大大加重了环境污染。有关部门专家认为,解决这一状况需要化解三大体制性障碍。化解矿权之争:从气煤分采到气煤共采记者在调研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煤层气资源开发主
2008.12.01
中药成新药研发宝贵资源库 吸引全球医药界目光
新药的研发情况越来越令人沮丧。在今天,虽然发展了高通量筛选等计算机辅助新技术以及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但要发现一只全新的药物如同大海捞针。投入越来越大、效率越来越低、收获却越来越少。面临这样的困境,整个行业不禁要问:新药研发的阳关道在哪里?此时,有几千年临床经验验证了疗效的中药成为新药研发宝贵的资源库,吸引了全球医药界的目光。 研发新模式中药是新
2008.11.28
制药行业或将出现并购风潮
北京时间周四午夜零点25分消息,德意志银行分析师芭芭拉-赖恩(Barbara Ryan)表示,制药行业或将掀起大规模并购风潮,因为面对专利失效和监管机构的保守态度,制药商们将无法维持现有的支出水平。在周二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赖恩设想了以下情景:辉瑞可能收购Amgen Inc.、百时美施贵宝或者惠氏;而Gilead Sciences Inc.可能会被辉瑞或默
2008.11.28
业内报告警示“电煤联姻”面临着风险
近年来电力企业热衷投资煤炭行业,“电煤联姻”呈逐年增加趋势。对此,11月26日新华财经推出的“中国电力行业信用趋势展望”报告指出:“投资煤炭行业长期有利于获得稳定的煤炭供应,但中短期内面临来自资本支出、多产业经营以及项目建设风险等挑战。”报告强调,尽管煤电一体化是几年来中国政府鼓励的投资方向,各大电力和煤炭集团纷纷投资煤电一体化项目,但缺乏煤电一体化经营经验
2008.11.28
氯碱行业入冬寒意更浓 浙江企业面临困境
日前,由于PVC市场的极度低迷使氯碱的平衡变得相当困难,生产企业在销售困难、不堪成本重负的情况下普遍选择了控制产量,氯碱行业提前进入了寒冬。价格跌幅大,销售下滑严重,让氯碱企业备感寒意。巨化集团公司经贸部部长章国强表示,价格跌幅大、生产负荷低、产品库存高三大因素的施压下,不少氯碱企业被迫降负甚至关停。石化行业景气度大幅下降,下游需求不足是影响PVC市场走势的
2008.11.27
柠檬酸:产能集中度提高 过剩产能如何消化
因属于“污染大户”而被核查整改的柠檬酸产业,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诞生新的《柠檬酸工业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据中国发酵工业协会有机酸分会秘书长冯志合透露,该标准已经通过审核,相信不久将会获批出台。冯志合表示:“与过去的标准相比,未来的方向只会是越来越严格。”产能集中度提高目前,全国柠檬酸年产能已达100万吨,占世界的70%左右;年产量达70余万吨,占世界的65%左
2008.11.27
硫酸行业:抓住时机优化结构
受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影响,我国以云南、贵州、四川、湖北、重庆及山东为代表的磷肥大省的高浓度磷复肥大型企业都大幅减产,相应的大型硫黄制酸装置也在减产或停产。据中国硫酸工业协会理事长齐焉介绍,今年10月份,磷肥产量同比下降21.7%;硫酸产量同比下降22.5%,降至全年最低水平。不仅化肥用硫酸产量下降,其他工业用硫酸数量也在下降。在产量下降后,接踵而来的是硫
2008.11.26
亚洲将引领全球己内酰胺市场增长
据美国著名的商业情报研究机构——全球行业分析公司(GIA)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受亚洲纺织和工程塑料工业增长的驱动,2012年全球己内酰胺市场需求应该可以超过500万吨。该研究报告是基于对欧洲、北美和亚洲地区的36家己内酰胺生产商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的。报告指出,未来几年全球己内酰胺市场增长的动力主要将来自于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己内酰胺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增长较
2008.11.19
亚洲乙烯裂解行业明年境况不佳
据报道,由于需求不旺和中东地区有较多的新增生产装置投运,亚洲石脑油裂解装置的低负荷率将持续到2009年。种种情况表明,亚洲乙烯裂解行业明年前景凄凉。一家韩国生产商近日表示,明年不可能进入正常生产。这家生产商与本地区的大多数裂解装置运行商一样,目前裂解装置的负荷率不到80%。其他厂商也有类似看法,市场强劲反弹的前景很遥远。7月份全球石化原料价格达到高峰,而自8
2008.11.19
目前汽车内饰用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研发状况
汽车内部装饰大多数使用人造革、聚氨酯泡沫塑料、塑料壁纸、乳胶海绵、人造地毯、布、丝绒和木材等材料,增加车内美观。例如顶蓬、地毯、门板、仪表盘等。目前在国内汽车内饰大多还是使用易燃、有毒、污染环境的溶剂型胶粘剂,如氯丁胶胶粘剂。溶剂型胶粘剂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严重污染环境,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使用溶剂型胶粘剂装饰的汽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溶剂不断
2008.11.17
五大因素继续拉跌尿素价格
尿素价格经过9月份的大幅下跌后,已跌破了部分企业成本线,然而10月份国内尿素市场仍没有丝毫好转,价格还在继续大幅下跌,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五点:一是市场大环境影响。由于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及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人们对经济增长的担忧,需求大幅下降,钢材、有色金属、化工等大宗产品继续呈现大幅下跌走势。而尿素等化肥产品同
2008.11.13
金融危机提升生物降解塑料地位
金融风暴对于国内塑料废品收购行业已形成重大打击,目前许多废品收购站都已关门。此前,关于解决塑料的环保问题是走降解之路还是回收之路一直存在分歧,而在当前的形势下,专家认为,生物降解塑料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降解塑料的研究在国际上一直是热门的科研方向。欧洲生物塑料协会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8月,全球生物降解塑料的年生产能力已达31.5万吨;预计2010年生物降解
2008.11.13
石化协会分析:石化行业未来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11月5日发布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以来特别是第三季度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对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未来行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前三季度,国内炼油行业亏损高达1200多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基本保持平稳态势。全行业预计销售收入4.9万亿元,同比增长31.5%;预计利润4187亿元
2008.11.10
焦化行业限产减亏 煤化工风险凸显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已波及实体经济,国内刚刚兴起的煤化工行业正面临前所未遇的严酷挑战。对此,山西省焦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赵涂家昨天表示,当前焦化行业既有风险,也有机遇,预计整个行业还需要三个月时间才能走出困境。焦化限产50%仍难出售赵涂家是在中国化工网和广东油气商会共同主办的2008“煤炭-焦炉煤气/煤层气-甲醇”产业链高峰论坛上作上述表态的。“目
2008.11.03

250页,当前第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