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能源环保
油市:国际油价缘何剧烈波动
2005.06.07   点击265次

过去的两个月中,国际原油价格可谓一波三折。在一系列利多因素作用下,NYMEX7月合约4月4日创出新高59.94美元/桶,与60美元的心理大关仅一步之遥,但随后开始了长达一个半月的下跌走势。5月20日,NYMEX 7月合约最低下探至48.15美元/桶,跌幅接近20%。此时的市场已相当脆弱,更有悲观者却认为油价将跌至40美元/桶。然而,供需方面的消息再度刺激油价重回升势,短短的八个交易日,NYMEX7月合约又重新站稳到55美元/桶上方。

能够促使市场发生如此剧烈变化的因素有很多,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基本面和基金的行为,那么,到底哪些方面因素是造成油价如此走势呢?

首先来看一下基金的行为。从下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基金在2005年的绝大多数时间内都保持着净多状态,而且净多头寸不断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随后,油价的回落和基金多头的减仓又几乎保持了同步,到5月份的第三周,基金终于由净多头状态变成了净空,而且净空头寸并不是在NYMEX7月合约下跌到最低的48.15美元/桶时达到最多的,而是在随后油价反弹中继续增持净空头寸。从这些数据来看,尽管油价在48美元/桶上方止跌启稳,但多数基金并未做好再造一波牛市的准备。

此轮原油的真正大幅回升是从6月1日开始,目前基金头寸的情况必须等待下一期CFTC公布持仓报告后才能知晓,因此,我们尚不能就此判断基金并非这其中的主导力量。

(数据来源:CFTC网站)

我们再来看一下商业头寸的变化。下图是NYMEX原油市场上商业头寸多空双方的变化情况,他们代表的是现货商的力量。从图中可以明显发现,当油价在4月初达到最高值时,商业空头出现了明显的获利平仓,平仓的趋势一直持续至今,期间鲜有新空增加。商业多头在三月底、四月初出现过一次小规模平仓后,随后又重新增加,然后基本持稳。随着5月20日之后油价的反弹,商业多头又出现了小幅增加趋势。由此来看,对于近期油价的上涨,现货商抛售意愿并不明显,而买盘保值的意向有所增加。

(数据来源:CFTC网站)

如此看来,基金在油价自48美元/桶触底反弹的过程中并未发挥主导作用,我们还是需要探寻基本面的其他因素。

在一季度油价上涨过程中,欧佩克两次上调产油限额都未能阻止油价的涨势。据欧佩克5月份石油市场月度报告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欧佩克日均总产量2995万桶,比3月份日产量增加了27.6万桶。该报告同时预计,2005年世界石油日需求量8390万桶,石油日需求增长量182万桶,增长2.2%,比上次预测值下调了8万桶。这次下调预测值主要是考虑一季度石油消耗量低于先前的预测值。2005年一季度末,OECD商业石油库存25.87亿桶,比2004年第四季度上升了2200万桶,比去年同期高1.19亿桶。据美国有关方面的初步估计,4月1日—29日,美国商业石油库存达到了9.722亿桶,增加了1630万桶,这相当于每天增加58万桶。4月份欧洲16国(欧盟+挪威)石油库存总量10.99亿桶。整体来看,全球石油供需总体保持平衡,美国和OECD的库存均有所增加,这似乎和油价的涨势相矛盾。实则不然,因为近年来的油价上涨从来不是因为全球性的供应短缺,而是结构性供需矛盾造成的。在目前还不能找到有效替代能源之前,这一问题将会持续存在下去,并将始终支撑世界油价位于较高水平。

从近期油价上涨来看,市场似乎将之归因于美国夏季汽油消费高峰的到来会增加汽油生产,从而导致取暖油库存的紧张。美国最新库存报告显示,市场需求依然强劲。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140万桶至3.338亿桶,这也是1999年7月16日以来的最高水平;日进口量增加38.7万桶至1070万桶;炼厂开工率增加1.6%-96.2%,汽油库存增加130万桶至2.167亿桶,汽油需求增加至950万桶;馏分油(包括取暖油和柴油)库存增加70万桶至1.064亿桶,但取暖油库存减少70万桶至3900万桶,馏分油需求增加至420万桶。这些似乎是可以理解的,季节性消费高峰往往能够导致油价上涨。但不能忘记的是,目前美国的商业原油库存是近六年来最高的。另一种解释是,天气预报机构预测今年6—10月份太平洋飓风活动将更多、更猛烈,这很可能造成美国墨西哥原油供应的中断。这也有一定的道理,只是在飓风还没有真正到来之前,就将这看成是油价如此大涨的原因,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除了结构性供需矛盾一直不能有效解决外,其余的理由都无法最终成为有效解释市场变化的主导因素。原油市场油价依旧在上涨,我们只能把它理解为目前的原油市场还处在强势之中,这种强势很可能继续延续。然而,强势之中的隐忧是,过去数年支撑油价上涨的一大主因——美元贬值,今年已经转化成美元强劲反弹。这波中级反弹趋势到底能够持续到何时,又将在何时成为影响商品市场的主因,不得而知,只有等待市场的发展。(林慧/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