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能源环保
石油海外发展战略解读 中日韩三国博弈石油资源
2004.05.26   点击383次

记者注意到,中哈协议“出炉”,海内外不少媒体都作出同一个判断:“安大线”落空,中哈输油管道线成为替代方案。

对这一判断,我不敢苟同。众所周知,中俄中哈两个输油管道项目是上个世纪同期提出来的。从商业价值与经济合作的层面分析,从战略关系和政治架构的层面看待,两条线是谁也不能把谁取代。

既然不能互取,此番中国石油海外“寻油”就得“双线”走下去。

走下去,正如我们已看到的———向西走,有日本“插足”;向东走,有美国“钳制”。向西走,似乎商业价值最佳;向东走,似乎战略意义更大。

石油是工业血液。

据悉,从20世纪60年代起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超过40%以上,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分析家指出,在过去的50年里,石油一直是影响世界政治风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石油安全已演变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并影响和作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斗争的进程和格局。

由此,我们对眼前发生的这场为获得更多石油资源的博弈,则可以作透彻地解读。也由此,我们对中国石油在这一地区的未来趋向,更可以作清晰地判断。

俄罗斯是这场博弈的主角。普京上台后,大力推行能源外交,并以丰富的油气资源作为筹码,一步步在向能源超级大国的目标迈进。近年来有迹象表明,普京正在实施一个更大的抱负。他撮合伊朗、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里海地区产油国,就里海能源开发达成一致,企图构架一个协调原油产量和价格的地区性经济组织。

分析家称,“第二欧佩克”出现,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据悉,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以债转股形式,联手白俄罗斯、亚美尼亚等油气企业,通过签署购气合同等方式控制上述国家的油气开发和定价权。近两三年来,俄罗斯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分别签署为期25年的天然气开发合同,并享有45%的支配权;与哈萨克斯坦签署了15年的能源合作协议,每年经俄管道外运的石油为1750万吨。

日本在这场博弈中扮演了特殊角色。与中国一样,它也严重依赖中东石油进口,一直企盼建立一个中东以外的石油供给源。从半路杀出的日本与中国争夺俄罗斯能源,媒体因此称日本有不光彩之嫌。而记者认为,这个不光彩之嫌不在日本。

众所周知,在中日两国以外,还有一个亚洲国家也是石油主要进口国,它就是韩国。据美国能源署的统计,2001年韩国进口石油约1亿吨,为全球第5大石油净进口国。也许是出于都是能源消费大国的立场考虑,中日韩三个邻近国家摒弃前嫌正在积极架构合作。

据中海油高层披露,早在今年3月,三国便在上海就“东北亚能源合作”进行磋商,试图打造一个共同开发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油气的区域能源合作框架。而从权威机构获悉,进入今年5月,三国对共同创建东亚石油期货市场加快研讨,不日将有结果出来。

对未来在这个地区中能否出现两个以能源合作为纽带的经济共同体,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区域经济与区域政治的交互作用与影响,势必调整或改变原来的油气生产大国与油气消费大国双边或多边的战略合作关系。这是不争的事实。

为油气而战!中国、俄罗斯、日本、美国、哈萨克斯坦诸国风云际会在此。作为靠和平崛起的中国和中国石油,直面更激烈的竞争和更艰巨的考验是不言而喻的。但记者坚信:能源领域中的矛盾多级化,这将有利于中国石油海外拓展。

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