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市场所需烷基苯溶剂仍全部靠进口解决,亟待国产化。
烷基苯溶剂用于铜酞菁生产。铜酞菁的制备工艺有固相法和溶剂法。固相法因单耗及焦油含量高,产品纯度较低,产能逐年减少。目前新建和扩建铜酞菁装置大多采用溶剂法。
三氯苯作为传统溶剂,因在铜酞菁合成过程中易产生多氯联苯致癌物而被淘汰。因此,近20年来,国内外在替代三氯苯溶剂方面开展了大量研发工作,先后以硝基苯、煤油、氯甲基苯和烷基苯等替代三氯苯,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外采用较多的是以烷基苯作为溶剂。德国和韩国采用的溶剂为混合型烷基苯,生产的铜酞菁纯度达92%以上,溶剂回收率较高。日本石化公司生产的HisolP2是单一组分的烷基苯溶剂,含量达99%以上,耐高温和耐氧化性能好,化学稳定性高,可循环套用,回收率高,我国进口价为2.5万元/吨。
经过近几年探索,我国烷基苯溶剂法生产铜酞菁技术已经成熟,重点企业已实现采用烷基苯溶剂法工业化生产铜酞菁。但迄今国内所需烷基苯溶剂却仍全部靠进口,年进口量近2000吨。
据预测,3~5年后国内烷基苯溶剂年需求量有望突破3000吨,如仍要全部靠进口,年耗汇额将逾900万美元(进口价以2.2万~2.5万元/吨计)。专家认为,我国烷基苯溶剂应尽快实现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