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PP)是重要的合成树脂,在我国的生产和消费增长速度非常快。去年我国PP生产态势良好,全年产量达到426.82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比上年增长13.8%。今年开局,我国PP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1月份PP月产量达到37.5万吨,同比增长7.1%。预计全年产量有可能超过470万吨,而消费量将达到约730万吨。
生产工艺更新快
我国PP工业起步较晚,但生产工艺进步较快。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陆续引进了十几装置,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自有技术,1998年利用北京工程公司的技术建设的5套生产能力为7万吨/年环管法PP装置投产,标志着我国PP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1年底我国已拥有PP生产装置70多套,总生产能力为319万吨/年。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采用美国阿莫科技术年产能力20万吨的PP装置于1998年底建成投产,并于2001年下半年改扩建到28万吨/年。该装置具有规模大、流程短、单位成本低、技术先进等特点,可生产均聚物、无规共聚和抗冲共聚物等各种专用料共计55个牌号。目前我国已能自行设计液相-气体本体法PP装置,并开发了相应的催化剂,还向外国转让了PP催化剂的专利技术。
专用料开发活跃
近年来,国内企业跟据市场需求,更加注重新品的开发,不仅增加了新的PP品种,而且提高了专用料的比例,产品指标也正在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中石化燕化公司先后出开出洗衣机专用料、农用棚膜料、汽车专用料和BOPP烟膜专用料。BOPP烟膜料光学性能良好,鱼眼较小,可以和进口产品媲美,管材专用料PP-R4220和PP-B8101也已实现工业化生产。扬子石化研究院成功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品质的透明PP产品,用于制作耐高温的微波炉餐具、热水杯、包装盒等,其耐热性优于目前使用的聚酯产品。2003年4月,该公司转产牌号为K8003的聚丙烯嵌段共聚物首次获得成功。该品种具有很高的抗冲击强度,低温性能尤其优越,产品流动速率低,能满足注塑成型的技术要求,用途极为广泛,是一种可替代进口的优质塑料原料。
天津石化公司于去年初开发成功高流动性抗冲共聚PP注塑专用料和透明PP专用料都已投入工业化生产。透明PP是一种质优价廉、极具竞争优势的产品,市场应用份额在迅速增长。南通市合成材料实验厂于去年4月开发成功汽车用耐低温增强PP材料。该材料是专为上海桑塔纳汽车空气过滤器外壳国产化而研制的,质量与进口产品相当。
消费量增长迅速
尽管我国PP的产量增长较快,但仍然不能满足国内市场主要是塑料制品业迅速增长的需求,每年都有大量进口,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进口PP273.4万吨,为历史最高纪录,比上年增长11.9%,进口量约占当年国内消费量的39%。
随着塑料制品业和化学纤维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PP的消费量增长很快。2003年表观消费量增长到699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比2000年增长49.8%,“十五”的前3年年均增长率为14.4%。目前我国PP的消费绝大部分用于制造塑料制品,一小部分用于制造丙纶纤维。塑料制品业消费PP约占PP总消费量的94%。在PP塑料制品中,编织制品约占58%;注塑制品(包括周转箱和洗衣机桶等)约占18%;薄膜约占12%。PP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特别在汽车制造工业中的用量增长较快。预测今年需要PP约730万吨。
“十五”期间,PP的生产将调整品种结构,提高档次,向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和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开发PP洗衣机内桶和底座专用树脂、薄壁注塑制品专用树脂以及PP吹塑容器等市场急需的专用树脂。到2005年,合成树脂专用料比例将达到40%以上。
生产能力继续扩大
十五期间我国有一大批大型的PP装置陆续投产,中石化集团的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20万吨/年PP装置已于2002年4月建成投产。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SECCO)与年产90万吨乙烯一体化装置配套的25万吨/年PP的装置预期在2005年建成投产。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4万吨/年PP装置已于2002年3月在广东惠州开工建设并计划于2005年建成投产。福建、大连、绍兴和大庆等地PP项目也都在计划和建设之中。预计到2005年,我国PP的生产能力将超过500万吨,届时国内市场的供需矛盾将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