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化工上市公司在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中初尝到了甜头,并且日渐成熟起来。尤其是烟台万华在MDI的反倾销过程中恰到好处的用反倾销的武器,不仅维护了自己的权利也维护了大多数下游客户的利益,是成熟的企业行为。
国内企业如何规避与应对境外反倾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反倾销手段也开始为国内上市公司所熟悉及运用,对外反倾销取胜而扬眉吐气。
化工业反倾销初尝甜头
国内产品被人家反倾销的滋味不好受,别人产品倾销进来,国内相关企业的滋味同样不好受。值得高兴的是,一些上市公司开始学会运用对外反倾销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人们也普遍公认,今年对外反倾销最大的赢家就是化工类上市公司。
从1999年至今,我国反倾销立案21起,其中涉及石化产品16起。去年我国化工企业针对丙烯酸酯、聚酯薄膜、二氯甲烷、聚酯切片、涤纶短纤等反倾销案件已终裁胜诉。今年以来又针对PVC(聚氯乙烯)、MDI(异氰酸酯)、TDI(甲苯二异氰酸酯)、CPL(已内酰胺)等产品提起反倾销申诉,其中PVC、CPL、苯酚和TDI已获胜诉,不少化工类上市公司因此而受益匪浅。
商务部裁定对从俄、日、韩进口的丁苯橡胶征收反倾销税,国内最大的生产商齐鲁石化由于产能扩大和产品价格上升,每股收益从去年全年的0.02元猛升到今年前三季度的0.22元。再比如,商务部于今年9月29日裁定,对部分产地的PVC征收反倾销税,导致该产品进口量明显下降,价格出现恢复性上升,从6000元/吨升至8000元/吨以上,并且上涨趋势明显,一举扭转了氯碱行业因为国外倾销导致的长期低迷状况,包括氯碱化工、沧州化工、北京化二、锦化氯碱等上市公司都因产品产销两旺而出现业绩大幅增长,因相关股票的走势良好,二级市场甚至还出现了“反倾销”概念板块。
不仅是化工企业,化纤企业如美达股份、华润锦华、春晖股份,铜版纸生产企业如晨鸣纸业等也都感受到了对外反倾销所带来的好处。
对外反倾销不是“温棚”
今年7月商务部对进口新闻纸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让当初参与提出反倾销的ST江纸、ST宜纸、ST吉纸等心生悲凉:新闻纸对外反倾销即将到期,自己并未在这宝贵的5年时间里采取有力措施壮大主业,也没有如华泰股份等那样努力走高端路线,反而在内耗中失去生机,未来能否生存都是个大问题。
企业提出反倾销申诉,通常会对低价倾销产品进口形成遏制作用,价格普遍回升,内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由无序到有序。但这种好处只是暂时的,如何利用反倾销的机会强化优势,如何利用反倾销手段促进企业经营与市场发展,才是企业最需要考虑的。
相对而言,烟台万华对外反倾销的“一擒一纵”更值得关注。这家上市公司去年发起对日、韩进口MDI的反倾销申诉,仅仅一年后,该公司又申请撤诉。两行为看似矛盾,实际上烟台万华已认识到反倾销只是手段,现在国内MDI产品价格回升,市场秩序已恢复正常,反倾销目的已经达到,适度进口可以刺激下游市场,促进产业链的壮大发展和营造市场空间,撤诉是最合理的市场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该公司在一年缓冲期内努力加速发展,新建项目顺利实施,适应与控制市场的能力大大提高,产品质量与客户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这使其更有信心抛弃“温棚”直面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