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纺织行业与国外相比具备的优势,促使化纤产品有了超常发展。作为化纤产品主要原料的精对苯二甲酸(PTA),由于供不应求,其生产装置在各地纷纷建设。其实,同为化纤产品主要原料的乙二醇,供需矛盾比精对苯二甲酸更加突出。有关资料显示,1995年我国乙二醇供应缺口为20万吨,2002年扩大到180万吨。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乙二醇进口国,2002年进口量达到了214万吨。预计2010年我国大陆乙二醇需求量将达到570万吨左右,占亚洲市场的45%,全球的25%,但届时我国大陆产量仅能满足180万吨的需求,乙二醇短缺量将达到390万吨,自给率仅为31.6%。由此看来,我国大陆乙二醇不足的情况甚于精对苯二甲酸,值得业界关注。
乙二醇是乙烯的下游产品。目前,扬子石化是我国最大的乙二醇供应商,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30万吨。上海石化乙二醇装置扩能改造后,年产能力也达到22.5万吨。我国乙二醇生产企业还有吉林石化、茂名石化、燕山石化、天津石化、辽阳石化和独山子石化等等。当前我国乙二醇总年产能力约为111万吨,考虑到有这么多个厂家在生产,平均每家的生产规模是不大的。但国内的乙二醇装置正在向世界级进军。将于2004年底建成的扬子石化—巴斯夫一体化石化基地中的乙二醇装置,年产能力30万吨。中海油与壳牌合资的南海石化中的乙二醇项目,年产能力为32万吨。上海石化将建设一套年产能力达38万吨的乙二醇装置,计划于2005年上半年投产。由于垂青近在眼前的祖国大陆市场,台湾多家相关企业已决定扩产乙二醇。其中,南亚集团已经新增30万吨年产能力,东联化学公司计划在高雄兴建年产50万吨乙二醇装置,使其总产量达到75万吨。由于北美等地一些国家乙二醇原料价格较贵、市场需求相对不旺等原因,那里的生产厂家很多都把目光转向亚洲及中国,竭力争抢我国乙二醇市场份额,除了加拿大、美国和日本这些传统上向我国出口乙二醇的国家外,沙特阿拉伯以廉价乙烯原料为基础生产的乙二醇,出口到中国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增长。
我国乙二醇市场将成为国际竞争热点,这是不容置疑的。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包括乙二醇在内的化工产品进口关税不断降低,我国的市场需求又这么旺盛,势必刺激国外厂商大举进入我国市场。石化行业中的相关厂家应该如何面对这一态势?千万不要以为我这个产品有市场需求,就可以高枕无忧。国内外市场已经联成一片,用户在选择产品的时候,考虑的只能是品种、质量、价格这些因素,谁符合他的要求就进谁的货,在进口货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尽管你生产的是国内短缺商品,如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照样卖不出去。我国乙二醇生产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能耗、物耗要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就现有的装置来说,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能耗、物耗,使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是需要为之努力的。有条件的厂家抓住市场有利时机,充分利用靠近消费市场,拥有乙烯原料和乙二醇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等优势,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对原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以扩充能力,降低成本,不失为明智之举。作为国家的有关部门,要看到尽管国内生产的乙二醇供不应求,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却呈现过剩迹象。我国的国门已经打开,内外部市场已经是一体化的竞争,要注意避免在乙二醇行业的盲目扩建和恶性竞争,寻求市场资源配置的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