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恶英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兴建了一批大型垃圾焚烧厂且并网发电,特别是SARS疫情发生后,各地纷纷采用高温焚烧法处理危险性极大的医疗垃圾,但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二恶英脱除技术,由此可能造成的二恶英污染问题令人担忧。7月16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了" 垃圾焚烧烟气中二恶英的脱除工艺研究"鉴定会,西北化工研究院承担并完成的这项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项目,为解决我国垃圾焚烧带来的二恶英污染问题奠定了技术基础。
以往国内对二恶英问题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二恶
英的形成、释放、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迄今为止尚无有关成熟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西北化工研究院在国内率先在实验室采用氯苯类低毒物质替代二恶英,模拟烟气组成对二恶英的脱除工艺和催化剂进行研究,确定了催化剂制备方法,优化了工艺条件。该院研制成功的V-W/Ti02催化剂和催化氧化分解工艺,于 2002 年底在珠海市垃圾发电厂进行了焚烧烟气二恶英脱除工业侧流试验,经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取样测试表明,脱除率>90%,二恶英排放浓度达到了欧盟最新制定的排放标准。
目前国外脱除烟气二恶英的方法主要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和催化氧化工艺。活性炭吸附法技术要求不高,为物理收附方法,但脱除率有限;
催化氧化工艺则为化学方法,脱除效果好,毒物分解彻底,运行成本低,而且可以用于其他有机废气的治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目前这两种技术在国外都已投入工业应用。
西北化工研究院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和有限的经费条件下取得的这项研究成果,缩小了我国在这一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业内人士提出,下一步要继续开展这项技术的放大研究,加快产业化进程,同时也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继续给予支持,从而使我国在技术上有效遏制和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