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关键技术
高新区碳纤维成为亮丽风景线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热、低比重、低膨胀等特点,是航空航天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长期以来,以美国、日本为主的发达国家对我国碳纤维材料制造进行严格的技术封锁,使该材料一度成为我国高端制造领域一项“卡脖子难题”。然而在常州高新区,这一“卡脖子难题”正徐徐解开,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成为“两新三特”亮丽风景线。
新使命驱动
让技术壁垒在追梦人面前层层倒塌
2007年,具备碳纤维制造理论基础的杨永岗团队从山西来到常州高新区成立中简科技,怀着必胜信心开始碳纤维材料的创新创业“追梦之旅”。在成功研制出碳纤维原丝、碳丝制造工艺时,为了彻底摆脱国外在高端设备上的制约,公司决定自主研发所有生产线。2016年,该公司研制出ZT7系列高性能碳纤维,并率先在国内高端领域实现了稳定批量应用,一举解决了我国高端装备的“卡脖子难题”。杨永岗介绍说:“中简科技自2007年成立后,前八年一直在研发,没有销售收入,在面临工资发不出、人才流失困境的时候,政府多次出手给予鼎力帮助,才有中简科技今天的发展成绩。
与此同时,从事玻纤复合材料生产的宏发纵横进入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围绕碳纤维特种经编材料的开发,先后研发碳纤维经编机械、加热展纤装置和碳纤维经编铺层结构全规格编织生产工艺等关键技术,满足不同产品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为高新区形成碳纤维特色产业打下了基础。
目前,上述两家公司都成为常州高新区最有代表性的碳纤维龙头企业。
新技术支撑
让碳纤维材料在广阔市场尽情翱翔
进入十三五,常州高新区将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列为“两特三新”先进制造业中一项特色产业,于2017年设立由中简科技为龙头、其他下游碳纤维应用企业及科研、金融等配套企业为支撑的常州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园。2018年,市、区两级政府共同设立1亿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培育科创港人才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园人才、项目引进等。产业园引进三强复材、新航复材两家碳纤维应用企业落户,开展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
目前,区内基本形成从碳纤维原丝碳丝、树脂预浸料到复合材料经编和产品成型较为完整产业链。中简科技先后建成高性能碳纤维年产百吨智能化生产线、年产千吨智能化生产线,于2019年在创业板上市。宏发纵横旗下先后成立了宏飞、新创智能、华复轨道等多家关联企业,并在美国、非洲设立生产基地,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从最初的风电叶片拓展到航空航天器部件、新能源汽车部件、轨道交通车辆部件等众多领域。三强复材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耐高温热防护功能材料研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所有产品使用的高性能基体树脂体系均为公司自行研发。新航复材在复杂载荷条件下大尺寸薄壁碳纤维复合材料筒结构缠绕设计与多类型开口复杂界面的结构补强设计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拓展了碳纤维在结构件领域应用范围。2019年,全区碳纤维相关产品总销售收入达20亿元。
宏发纵横总经理谈昆伦介绍说:“在全球风电领域,宏发纵横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0%。而国内风电行业正在兴起,为我们带来巨大商机。此外,在国家节能降耗政策驱动下,汽车、动车、船舶、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轻量化革命势在必行,为常州高新区碳纤维材料产业发展同样带来巨大商机。”
新追求引领
让常州成为碳纤维产业高地
2020年,围绕常州“工业智造”明星城建设,常州高新区重点瞄准碳纤维材料这一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更大力度推动常州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园建设发展,进一步形成覆盖全行业资源、多学科、跨领域、跨地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平台,打造形成引领全国、特色鲜明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集群,力争5年内销售规模翻两番,达到100亿元目标。
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打造创新引擎,
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采取“技术研发+协同创新+检测认证+专业孵化+股权投资”五位一体的建设方式,共建“江苏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院”;
二是扩大产业用地,
在原有162亩产业核心区、460亩孵化中试区基础上,明确新增1000亩产业加速区,用于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生产、集聚碳纤维复合材料下游应用产业链企业;
三是定制扶持政策,
在已设立3亿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基金的同时,围绕产业创新、税收返还、平台奖励、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人才引育、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上规模等方面,进一步量身定制园区发展扶持政策包,形成对产业发展强大支持。
“目前我国碳纤维材料技术还没达到世界顶级水平,碳纤维材料价格还比较高,但是只要开展大规模量产,成本会降下来,随之应用领域范围会越扩越大,企业利润也会更加丰厚,这就为我国向世界顶级水平发起最后赶超的总攻提供了弹药。”常州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园负责人赵文君说道。(常州国家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