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全球疫情“重创”化工!出口将受较大影响
2020.03.30   点击576次
标签: 化肥出口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已扩散至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并出现迅速蔓延和爆表态势。据统计,截至北京时间3月29日9时,确诊病例累计达659971例,全球死亡病例达30644例。尽管,中国的疫情正在不断向好之中,但海外疫情呈现爆发态势,受此影响,部分外贸型化工企业,尤其是中小外贸出口化工企业出现危机,取消或者暂缓订单情况一波接一波,国外买方因疫情拒收货物、拒付货款的的现象正在上演。

已有100多个国家实施人员和物流限制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全球超80%的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病毒对国民生命健康、经济、社会带来的威胁,截至北京时间29日9时,疫情已扩散至200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美国感染人数已超12万,意大利超9万例、西班牙也已达7万例以上。美国疫情逐渐扩大,已取代欧洲成为疫情新“震中”,非洲部分贫困地区和中东一些国家面临的挑战则更为严峻。此外,进入秋冬季的南半球国家疫情也在扩散。

现在,全球范围内一片恐慌,已有100多个国家对人员、航班、列车、船舶实施了管制,数十个国家或地区关闭全部或部分口岸,或大力加强口岸检疫,部分国家更是全国“封国、封城”。

国际上开始流行一个段子:疫情,上半场中国打,下半场海外各国打。的确是现在危局的真实写照。

化工外贸出口企业或将日子更难过

从部分化工企业负责人了解到,今年2月份,国内疫情爆发,企业复工复产比较艰难,加之库存基本没有,给客户无货可发;到了3月份国外疫情突然爆发,客户单位都停产了,部分订单被取消,企业是有货发不出,产品大量积压,货款收不到,流动资金出现了危机。3月下旬,企业出口退单潮出现了。客户退单以及延迟出货的电子邮件纷至沓来,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订单都在陆续取消。

据广东省一位化工企业负责人反映,海外疫情蔓延发展是一个拐点,伴随着世界大部分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国际物流出现“肠梗阻”,出货量急剧减少、大部分国际物流网络陷入不畅困境。眼下,贸易伙伴国家处于半停工状态,导致货到目的港后,清关、转运的效率大大降低,甚至几个贸易伙伴已经关门歇业,有的居然失联了,而自己的公司已经产生滞港费等很多额外费用。

浙江一家中小型医药化工的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企业是在2月21日复工的,4月前的订单已经取消了不少。目前国外疫情没有迹象缓和。现在,订单取消了,所以只能裁员,留下少量员工。我们是目前只能做疫情不严重的国家,比如俄罗斯和东南亚。”

事实上,不仅中小化工企业出口受到疫情影响,山东省一家大型国际贸易公司主要做化肥,与世界各国的化肥贸易商具备长期合作关系。疫情的蔓延使该公司受到沉重打击,一方面是货物无法按订单日期交付,货款无法回笼;另一方面是不少国外经销商取消订单,可能货款会被拒付,风险加剧。疫情以前是没法按时供货,现在是能供货了但对方又不收。

这家企业负责人说,“我们的海外客户接货有一套流程。疫情蔓延导致本来很简单的出口流程打断,而每个环节都要我们承担额外付出更多精力和资金。已经出现的问题是,滞留在港口的货物要支付各项杂费,并且还面临被收汇的风险。还有几个在国外的订货会取消,与国际客户在谈的订单基本取消,已签订单的出货计划可能要打水漂。”

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化工出口企业将面临日子更难过的局面。这次海外国家的疫情短期内不会结束,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到两年,这些国家没有像中国一样的强制力机制。而疫苗及治疗药物需要至少一年时间研发出来,疫情控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化工行业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就出现堵点和卡点,反过来影响国内外贸企业的生存。

美国、欧盟、日本是全球经济体的核心,也是世界需求链的中枢。美国财政姆努钦近日警告,美国失业潮很快来临,失业率会从目前的3%上升到20%。可以预测,疫情导致的全球‘瘫痪’,全球企业倒闭潮将随之到来,中国的化工出口企业也将因此受到拖累。

6年前,牛津大学全球化与发展学教授伊恩·戈尔丁(Ian Goldin)预测,下一次经济崩溃将由全球大流行病引起。不想,一语成箴,他接受英国BBC采访分析了目前肺炎疫情引发全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他指出,新冠病毒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可能等同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

一家化工厂负责人表示,国外订单取消减少,而“广交会”也已经延期,我们要做好未来5~10个月没订单的心里准备,做好最坏的打算,一切为活下去做准备。

3月23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46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对于今年第127届春季广交会是否会如期举行,省商务厅副厅长马桦明确表示,考虑到目前全球疫情发展态势,特别是境外输入风险较高,第127届春季广交会确定不会在4月15日如期举办。接下来,广东会综合评估疫情的形势,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一位律师建议,一是,外贸企业应与供应商和物流企业等确定发货时间及货运运营情况,排查供应链及物流风险。二是,尽快梳理订单,对于可能会迟延履行的订单,应当与海外客户积极沟通,说明相关情况,争取通过书面形式(邮件、补充协议、重签合同等)延长交货期;三是,对于受疫情影响确定无法履约的订单,建议及时与客户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必要时取得相关机构出具的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降低后期被买家索赔的风险。

此外,专家还建议,订单取消,分为即期取消及延期取消两种风险。即期取消主要涉季节性订单及存货模式订单,因无法实现存仓销售而临时性砍单。延期取消主要指受产能复工饱和度影响,四月底前仍无法完成季节性的大货订单,面临滞后的订单取消风险,特别是原春季发货旺季企业。交期延误风险,要警惕买方因交期延后,回溯后期本由下游销售不畅所导致的风险,转嫁致使推诿不愉快发生。

企业还可以寻求金融支持,因国外疫情时长未知,新增授信审批需一定时日,为有效补充可能现金流缺口,建议及早对接银行临时性政策资源,储藏部分非必需的授信资源,以备后患。

近期,国家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发出警示,企业需应对海外订单积压及延期、物流不畅成本陡升、供应链不通畅等系列问题,最终可能导致收汇风险。

据悉,在3月中旬,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表示,针对外贸企业面临的取消订单、拒收拒付风险,急需加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

行业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