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能源环保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4大考点,你了解多少?
2019.07.18   点击544次
标签: 环保督察

截至7月15日,第二轮首批8个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全部进驻完毕,一场轰轰烈烈的环保风暴已然掀起并铺天盖地而来。

作为6月份首部环保领域党内法规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规定》发布后的首轮督察,其中意义耐人寻味。本文带你扒一扒新一轮环保督察背后那些“可能会考”的知识点。

考点一:大阵容

按照规定,每个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小组都需要设置组长、副组长,组长由现职或者近期退出领导岗位的省部级领导同志担任,副组长有生态环境部现职部领导担任。

在本轮的环保督察中,8位组长分别是朱之鑫、黄龙云、蒋巨峰、张宝顺、焦焕成、杨松、李家祥、马中平。许多人不知道的是,8位组长全部都是正部级官员,而且全部参与过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

甚至多名组织不但拥有丰富的生态环保督察经验,还有地方任职的丰富经验。比如蒋巨峰曾任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杨松曾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张宝顺曾任山西和安徽两省省委书记等。

副部长则由生态环境部的4为副部长黄润秋、翟青、赵英民、刘华担任。面对如此豪华的明星阵容,一位地方官员表示,压力很大,不过积极性都很高。

考点二:查央企

2018年生态环境部就已经明确,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部督察会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央企纳入督察范畴。本轮首批督察中,第七、第八督察组入驻中国五矿、中国化工两家央企开展督察工作。用古人的话来说:“诚不我欺也!”

央企咋了,环保督察为啥要针对性地纳入央企?据媒体报道,电力、化工、煤炭等资源型央企,污染排放量巨大,对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不止一次被点名。所以把央企纳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呼声很早之前已经很强烈了。

一位地方环保局长透露,督察央企,主要想形成示范效应,让其他企业参照央企,落实环境主体责任。此次把央企算进来,可谓打破了行政区域概念,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不留死角”决心与信心的绝佳体现。

所以央企纳入的用意和目的很明显:现如今,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企业,企业规模多大,也不管对经济的贡献多少,在环保督察眼中,所有的企业一视同仁,站在同一条“起跑线”,真正做到公共、公开、公正。

考点三:人性化

细致人性,代表了两个词:细致化,人性化。细致化体现在规定了环保督察的详细内容,强调了责任和纪律,划定了高压红线。人性化体现在细化了督察组接待陪同等规范,要求一切从简,不影响地方基层工作。

还有就是首次在环保督察中提出实施“容错机制”。本轮督察开始前,生态环境部致函被督察对象,明确提出:

对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担当尽责且成效明显,但因客观原因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对自我加压、严格工作目标要求且正确履行职责,但因历史原因或难以预见因素,导致未完成工作任务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应当实行容错机制,鼓励有关干部担当作为。

对于容错机制,地方环保官员表示热烈欢迎。“这样,我们在环保工作中可以轻装上阵,也不用担心一问责就是一大片。对于提高积极性,鼓励创新和担当意义重大。”

考点四:一刀切

说到中央环保督察,就必然会说到“一刀切”,因为这个话题吧,它是在太火爆。早在第一轮督察中,生态环境部就不断释放信号:“一刀切”是对环保督察的高级黑,是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

尽管“有言在先”,一些地方仍旧屡教不改,铤而走险。不出所料,在本轮督察中,禁止“一刀切”再次被重申。早在7月9日,生态环境部已专门致函被督察单位,要求坚决禁止搞“一刀切”和“滥问责”。

函件明确要求:被督察省(市)、集团公司不得为应付督察而不分青红皂白的采取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以及“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

如果说过去的禁止“一刀切”更像是命令,那现在则被赋予了“刚性”,采取“一刀切”应付环保督察,后果很严重。另据知情人消息,“在环保重点管控的31个行业中,将有15个行业进行绩效分级,进行差异化管理。”

环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