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上升至空前高度,环境保护也成为基本国策。受益于此,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速,这也是自20世纪70年代起步以来,我国环境监测行业迎来的最大利好,有望迈入高速发展车道,乘势起飞。
起步晚,但发展快。截至目前,囊括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加上“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为环境监测行业的转型升级与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主基调。
2017年,我国出台了不低于100项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在政策上不留余地地进行扶持,推动环境监测新技术、新产品与新解决方案的推广与应用,推动环境监测领域日益科学合理。在资金投入方面同样可圈可点,继续继“十二五”期间投资20亿元,“十三五”时期,国家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面的投入将高达55亿元。
多重利好意思的叠加,使得分析机构对于环境监测市场的爆发持有乐观态度。业内预计,环境监测市场领域的投资窗口将毫无保留地敞开,到2020年实现900~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不过也正是因为起步晚、发展快,导致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崛起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譬如区域差异偏大,发展水平良莠不齐,诚信度不高,部分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等问题严峻,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和行业的良性发展。
在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和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中,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被高频曝光,部分地方甚至因为干预环境监测数据问题而被生态环境部直接约谈问责,凸显了国家对环境监测的重视,势必大大震慑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对于规范行业起到重大作用。
按照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长根所说:严厉惩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对地方干预环境监测行为的,运营单位维护不到位的,以及篡改、伪造、干扰监测数据的行为,要依法从严处罚,追究责任。
作为我国环境管理的顶梁柱,环境监测近些年的实力正不断壮大,虽然存在一定的短板,但无碍发展大局。在未来发展中,现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将逐步构建完毕,环境监测行业将获得大力推动发展,环境监测市场也将不断规范。
我们认为,环境监测的利好因素,除了上述几种,环保税的开征大大强化了环境监测的监管,《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也势必推动实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这些都将大大刺激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预计未来5年内将维持不低于25%的增速。先河环保、盈峰环境、天虹环保、聚光科技等在环境监测及运维服务领域已经较为成熟的上市公司,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