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半年的国民经济成绩单出炉,尽管总体继续稳健,但隐忧已现。6月份经济增速小幅走弱,生产端和需求端表现均较弱,固定资产投资低位徘徊,工业小幅走弱且低于预期。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影响逐渐显露,经济界普遍预期宏观经济短期之内下行压力不减,为了稳增长,国家有必要在货币、财政、金融等环节“松一松”。
这一预期很快有了回应。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促进实体经济稳健发展。会议传递出下一步宏观调控的清晰信号:在保持宏观政策稳定的同时,货币要保持合理充裕,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这样形势已经很明了,在中美贸易战、中东地缘风险等外部环境不确定加大的形势下,政策组合拳整体“松一松”如期而至。
“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表现在实体经济减税和固定资产投资助力上。会议要求,减税降费要有更大力度,在确保全年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上,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初步测算全年可减税650亿元。对已确定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的1130亿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在投资助力上,则要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此外,金融政策也要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
按照惯例,下半年往往是基建投资的高峰。今年有了更积极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做背书,“铁公基”的金秋应不会爽约。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为3127.12亿元,同比增长仅0.1%。而按照年初计划,今年将安排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7320亿元,投产新线4000千米,其中高铁3500千米。业内人士指出,铁路投资有滞后效应,往往下半年远多于上半年。这意味着,今年下半年铁路投资或将持续大幅增长。
另外刚刚从广东省传来消息,该省印发的补短板重大项目2018年投资计划提出,广东计划在未来6年新建成19条(段)高铁/城际,总投资4807.42亿元。其中,备受关注的广汕汕铁路、梅州至潮汕铁路、赣深铁路广东段等均将于2024年前建成。从广东一隅观全国,基建投资是不是很给力?“铁公基”作为逆周期、扩内需的重要手段,无疑将在当前外部环境不明、外需不振的形势下再挑重任。
“铁公基”和环保安全等民生项目风再起,化工行业有机会吗?有!而且机会不小。比如化学建材,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涂料、保温材料、塑料管材和型材、橡胶减震材料等就将“好风凭借力”。化学药剂和膜材料等领域,则将直接受益于环保民生项目的建设。
春江水暖鸭先知,资本市场历来对政策最为敏感。连续几天来,国内A股市场出现了大逆转,大金融和铁路基建板块一马当先。这会演变成一个新的中长期投资主题吗?我们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这个新机遇,绝不仅仅属于大金融和“铁公基”,化工当自命不凡、居于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