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受挪威环境局委托发布的关于HFOs大气副产物——三氟乙酸对环境影响的报告建议,在三氟乙酸对环境的最终影响确定之前,一些“知识上的鸿沟”需要得到解决。
此外,这份报告还提及HFOs的环境风险将随着使用量的增长而提高,而逐步淘汰HFOs与其他措施的采用将降低这类风险。
这份题为《HFO制冷剂对环境与健康影响研究》的报告发布于2017年12月,是基于针对这一话题的学术文献与“灰色文献”的检阅以及同利益相关方的咨询形成的,这些利益相关方包括一家HFO生产商、一家HFO制冷剂回收企业、多位学术专家、一家非政府组织(NGO)与一家制冷行业协会。
这份由英国Risk and Policy Analysts公司准备的报告提到,目前学术专家的共识是“三氟乙酸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该报告指出,要支持这一结论,一些“知识上的鸿沟”需要得到填补,包括对三氟乙酸在大气和水圈存留周期的研究、全球三氟乙酸使用总量的研究、环境中三氟乙酸其他潜在来源的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报告指出,如果像R1234yf这样的HFOs排放量不断增加,那么三氟乙酸——一种高度持久的化学品——呈现的风险也会增加。“(三氟乙酸)非常持久,三氟乙酸的浓度预计只会增加。”报告称。
为此,该报告建议对HFOs采取预先措施。“淘汰HFOs(进而淘汰三氟乙酸),或者减排政策,以及能够确保在回收操作过程中有效回收HFO与三氟乙酸的最佳实践措施,将有助于降低对人类和环境健康的风险。”
该报告进一步指出,对人类健康的最大风险“很可能在于用于个人及家用设备中的HFOs接近生产设施区域和城市地区。”
这份报告还对现有HFO到2050年的消费情况进行了预测,并对从2051年到2100年的两个场景进行建模,其中一个为采取消费冻结措施的场景,另一个为进行淘汰的场景。到2050年,HFOs和其他低GWP制冷剂的排放峰值可能会超过每年50万公吨。
报告显示,HFO制冷剂R1234yf的大气寿命大约为6天,随后就会彻底降解为三氟乙酸。在大气中,三氟乙酸会形成云、雨和雾滴液,“随着降水一起,被认为是生物圈中三氟乙酸的主要来源。”
三氟乙酸被发现存在于包括河水、溪流、湖泊与湿地的广泛水体中,而在咸水湖、盐湖、海洋等末端水体中的浓度最高。在淡水中,三氟乙酸被认为完全是人为造成的。三氟乙酸也通过土壤进入水环境中。
该研究称,在测试的水生生物中,只有海藻表现出对三氟乙酸的敏感性。
该报告指出,三氟乙酸已经被证明会对植物和土壤有机体产生一些毒性。不过,目前还没有关于人类食用的作物中三氟乙酸的浓度报告,不管是生食还是加工食品。
在针对三氟乙酸毒性的研究中,该报告称,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批评了对于家鼠和家兔进行的产前发育毒性研究。该报告称,ECHA认为目前几个独立的信源中尚无足够的证据可以假定/断定这种物质没有特别危险的特性,比如生殖毒性。
一份评论要求被发送给HFO生产商霍尼韦尔和科慕公司。不过,霍尼韦尔并未回复,而科慕公司则拒绝置评。
根据欧洲碳氟技术委员会(EFCTC)——霍尼韦尔与科慕公司均是该委员会成员——网站发布的内容,“在沿海与深海海水中超过200公吨的三氟乙酸是天然存在的。HFCs与HFOs只会将三氟乙酸的量在现有基础上增加0.1%。”
绿色和平组织政策业务高级顾问Janos Maté指出,“这份文献表明咸水中三氟乙酸的增加来自于自然来源,但这些全部来自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人为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