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能源环保
工业发展谁“绿”谁上 清洁生产“不行”就out
2018.01.24   点击339次
【导读】2017年下半年,“舍弗勒”事件引起广泛关注,环保部亲自发微博就此事发表看法;2018年伊始,环保部就对车企开出了首张污染罚单。如此,汽车整个产业链的生产转型呼之欲出。那么,跳出汽车行业呢,推动我国工业清洁生产,绿色发展并不是一句空谈。

2017年下半年,可能还有人对环保部官微上那则关注汽车生产供应链环保问题的微博记忆犹新。

简单回顾一下,事情的发展是这样的:

德国企业舍弗勒称,原材料供应商因环保问题停产,这可能意味着3000多亿的产值损失,并且申请有关政府部门给予3个月的缓冲期。

事情的结果是:

这家在9个月的时间里,已经被下过两次通牒的原材料供应商按规定依旧停产。而舍弗勒在一个星期内处理好了供应商问题,声明损失可控。

那么,回过头来再想整件事,我们能够得到的结论很多:

1、作为高能耗以及高污染重点监管对象,汽车产业走向绿色转型已经是必然之路。

2、原材料供应商也好,汽车整车制造也好,在市场上只有多少之分,没有什么无法取代。你不进步,总有人进步,你不担环保责任,总有人担,优胜劣汰不可避免。

3、环保部门不仅在关注燃油汽车带来的汽车尾气污染风险,也下定决心整治整个工业链的环保问题。

而说到环保部门对车企的关注,就不得不说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环保部对车企开出首张污染罚单。

这件事情最近也成为了业界焦点,更多人认识到,汽车产业不仅要从能源利用方式上进行改变,更要从生产方式上寻求突破。两家公司均因违反大气污染防治制度获行政处罚,充分表现出了我国强势推进工业清洁生产的决心。

另外还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被处罚的企业存在生产柴油车型排放不达标,以及污染控制装置弄虚作假的情况。目前,燃油汽车排放标准进一步收紧,想要继续维持柴油汽车销售的企业不得不加快优化生产工艺和落实减排措施,这是其一。

汽车行业属于污染重点监管行业,要求安装环境监测设施,空气质量监测设备以及各类过滤器、净化装置已成常态。实际上,大部分跟工业相关的生产运作都在环境污染监测的范围之内,而环境监测造假事件的曝光也让环保相关部门的管控更为严密,这是其二。

所以很明显,燃油车制造商,汽车行业相关加工商都必须直面一个核心问题:环保转型。也就是说,想要继续加工生产,污染检测不达标面临的就是整改、停产、罚单,甚至是刑事责任认定。想要在环境监测设备,或者是环境监测数据上动手脚,那更是越来越难,并且一旦发现就是更严重的后果。

不论算上哪笔账,汽车行业都已经站在了转型的拐点上:是痛下决心发展清洁生产,还是走向终将被市场淘汰的死胡同。推此即彼,我国工业生产者其实何尝不是面临着相同的选择题,只是有些人率先踏上了转型路,有些人则依旧抱着侥幸心理,盯着眼前利益。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毕竟引进环保设备,添加环保管理团队,优化生产工艺,一项项都是在增加企业经济负担,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然而,俗话说得好,“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前者的“沉默”在于默默积蓄力量,后者的“沉默”却是默然抗拒改变。

一如丰田、大众、苹果、华为,已经积极寻求自身和供应商在各种环保问题上的整改。选择环保,和选择发展并不是相悖的论题,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也曾明确表示,“环境保护不是发展的包袱”。

工业大生产总是在变革中,浴火重生,曾经是能源利用方式的改变,如今也将是;曾经是一次次技术创新带来的脱胎换骨,如今也将是。唯有不同的是,曾经以透支生态资源为代价赢得的发展,将一去不复返。

换句话说,工业生产的所有资源来自生态环境,想要保证未来的工业用水,未来的工业用地,未来的工业耗材,未来的生产能源,现在不行动更待何时;工艺革新不分早晚,优胜劣汰却争朝夕,现在不行动更待何时。

中国环保在线
相关产品
过滤器
关注(3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