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政策全面放手,当优惠渐成回忆,中国化肥产业在市场化的大潮中正回归原点。
从2015年4月20日开始,国家发改委逐步取消化肥生产的电价优惠,到2016年4月20日,化肥电价优惠全部取消;2015年8月,财政部等部门公布《关于对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随后化肥征收13%的增值税拉开大幕;2016年11月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化肥用气价格改革的通知》,自11月10日起,全面放开化肥用气价格……
化肥企业的主要生产成本为煤炭、天然气和电力。随着气价放开,化肥优惠几乎荡然无存,化肥产业正在回归市场化原点。从本质看,化肥市场洗去“政策优惠”,素面朝天迎接风雨,这是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化肥市场的必然之路。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化肥总产能已达到13167万吨,化肥产量达到8011万吨,而化肥需求量仅为6610万吨,过剩量高达1401万吨,过剩产能近50%。进入2015年,我国化肥产量进一步扩大,增长约7.3%。面对此种严峻形势,相关部门加大力度出台政策以促进化肥产业升级。2015年7月20日,工信部出台了《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氮肥产能6060万吨,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磷肥产能2400万吨,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9%;钾肥产能880万吨,自给率提升至70%。
在行业困境之中,化肥产业去产能开始真刀真枪,各项调整政策紧锣密鼓应运而生。从落后到崛起,从崛起到过剩,中国化肥产业与钢铁、煤炭行业一样在产能过剩重压之下面临严峻考验。在行业变革发展的进程中,完全市场化必然成为行业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先决条件,也将成为行业重建新秩序、构建新格局的重要推动力。
化肥产业回归市场化原点,谁将在新一轮市场角力中成为领跑者?很显然,应该是“创新者”。
从股市风向标就能感受到行业大趋势,在氮肥、磷肥企业出现大幅度亏损的同时,新型肥料企业实现逆势增长。今年前三季度,A股当中的金正大上半年净利润为7.78亿元,同比增长20.5%;史丹利净利润达3.77亿元,同比增长15.4%;云图控股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增长22.1%;芭田股份净利润6412万元,同比增长3%。这几家企业均主要发展新型肥料及复合肥,从而能在行业严冬中实现逆风飞扬,这种现状也验证了在2015年7月出台的《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和产品质量为目标,大力发展新型肥料。到2020年,我国新型肥料的施用量占总体化肥使用量的比重从目前的不到10%提升到30%。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化肥产业大格局中,新型肥料必将占据主导地位。
回归原点,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中国,化肥产业正在面临全新考验,没有理由,没有条件,打开思想、迈开双脚才是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