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华北制药9亿罚单背后抉择 分析称认罚得不偿失
2013.12.18   点击262次

在美维C业务营收占比0.7%,分析称认罚“得不偿失”;退出美国“赖掉”罚款,分析称“不现实”

11月底,美国对华北制药下属子公司维尔康的维C反垄断案一审判决落幕。作为被告,维尔康被开出了9亿多元的“罚单”,这一金额相当于上市公司华北制药去年利润的52倍。

有券商报告指出,“维尔康在美国没有可执行资产”。这成为华北制药一些投资者的“定心丸”。“没有可执行资产,不赔这个钱,大不了直接走人,反正美国的维C业务又不赚钱。”有投资者认为,9亿多的判罚很可能成为“空头罚单”,“这样一来,对上市公司毫无影响”。

相关律师表示,退出美国市场的“舍卒保车”之法技术上看似可行,实则暗含着诸多法律和商业风险,天价罚单背后,华北制药即将面临的抉择恐怕远非放弃美国市场那么简单。

反垄断官司始于2005年

一场历时八年的反垄断案仍未画上句号,华北制药面临巨额罚单。

美国当地时间11月26日,纽约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做出一审裁决,维持了今年3月该案件陪审团的决定,判定被告中国华北制药集团下属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在美国维C反垄断案中败诉,并承担约1.53亿美元(约合9.34亿元人民币)的赔偿。

一位曾经买过华北制药股票的投资者在微博上表示:“当年手上的那些华北制药的股票曾经被牢牢套住,跟这事儿脱不了干系!”

之所以说“当年”,因为这起涉及华北制药的反垄断官司在2005年打响。当时,华北制药维尔康、江苏江山制药、东北制药、石家庄制药维生药业这四家中国最大的维C生产企业,先后在美国地方法院被起诉,理由是“操纵推高维C市场价格”。该案也成为我国企业遭遇的第一例国际反垄断诉讼。

华北制药等企业在美国的遭遇,得到了商务部的声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曾公开表示,相关中国企业的行为完全符合当时中国的法律、法规。美国针对中国企业的审理结果“不公正、不恰当”。

据了解,2000年之后,我国逐渐成为维生素C主要生产国之一。为避免企业间不正当竞争导致的海外倾销指控,2001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医保商会,商务部下属六大进出口商会之一)组织国内四家主要维C生产企业开会,强制达成了维C出口数量和价格的协议。这一协议,被美方作为中国企业“价格操纵”的证据。

医保商会12月10日发表声明称,美国一审法院不考虑中国经济改革转型期的具体情况,不尊重中国政府部门对有关法律和政策的解释,其数额巨大的惩罚违反了‘国际礼让’原则。

继续上诉分析称胜算不大

华北制药维尔康选择继续上诉,但分析称“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今年3月美国陪审团裁决之前,江苏江山制药、东北制药、石家庄制药维生药业等3家涉案企业分别与原告以不同代价进行了和解,而华北制药维尔康则选择继续上诉。12月4日,华北制药公告称,子公司维尔康已经决定提起上诉。

12月6日,华北制药集团法律审计部部长张廷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二审判决结果仍不理想,将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诉至终审。

有分析人士称,这一案件华药上诉的胜算不大。有媒体援引反垄断法律师魏士廪的分析称,华药打赢这场官司的可能性“可谓微乎其微”。

“在这方面(诉讼)中美双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美国是靠陪审团来认定事实的,陪审团一旦认定事实成立,法院应该就会采纳这种事实。”魏士廪说,(在美国)想要推翻一审的事实认定,在反垄断领域非常难。“如果二审还不能翻案,就只能按照最初判决行事。”

分析人士称,华药之所以决定上诉,并非因为对二审结果抱有信心,“华北制药作为老牌国企,我认为上诉的行为,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可能更多是代表国内企业表达了一种态度:我们不认可美国的判决。”

资料显示,美国在司法判决中施行“判例法”,对类似案件的判决标准,会参考之前的同类案件。这意味着,作为美国首例针对中国公司的反垄断案件,华北制药上诉的成败并非只影响自己的命运,如果二审及终审都以败诉告终,国内其他“小伙伴们”在美国的日子也将愈加难过。

河北省商务厅政策法规处处长解永法表示,作为针对中国企业的首例美国反垄断案件,“其重点不仅在于输赢”。

在美维C业务营收约7800万

据称,华北制药在美国市场的维生素C业务,仅占其总营收的0.7%。

“低廉的药,没什么收益,却被罚这么重。”一位投资者称,因为维C而被处以9亿多元的罚款,对近年来利润不断走低的华北制药来说,实在得不偿失。

数据显示,2011年,华北制药净利润为1.25亿元,2012年净利润大幅下跌87%,为1779.72万元。照此计算,如果该案一审判决结果生效,维尔康及华北制药集团需要支付的9亿多赔偿金额,相当于华北制药2012年净利润的52倍。

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华北制药维生素C业务的营收,只占总营收的5%-6%左右,而其在美国市场的维生素C业务,仅有0.7%。按照华北制药2012年111亿的营收数字估算,在美维生素C业务营收约为7800万元。

官司如果最终输了,华北制药维尔康有限公司需要为营收仅7800万的业务支付9亿多的罚款。另外,在最终判决结果明朗之前,光是公司需要为上诉这一决定所付出的成本,也将是一笔大数目。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邓志松告诉记者,这种国际反垄断案件涉及的情况一般都很复杂,从上诉到判决,拖上个三五年很常见。“在这段时间内,企业要聘请专业的律师团队并为此支付费用,这笔开支将会很大”。

“赖掉”罚款“是个损招”

分析认为,如果败诉华北制药维尔康可能退出美国,从而规避罚金。

广证恒生研报分析认为,华北制药维尔康如果败诉,将面临两种选择:第一,维尔康公司缴纳罚金,继续维持维生素C出口业务;第二,彻底退出美国市场。

一些分析师、上市公司投资者认为,基于成本考虑,若该案败诉,华北制药维尔康公司彻底退出美国市场的可能性更大。“从法律实务分析,美国法律的管辖权无法延伸到中国,维尔康公司在美国也没有任何可以被强制执行的资产,因此对维尔康子公司的罚金自然也就无从实现。”广证恒生研报称。

“这是个损招。”上海和华利盛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杨春宝对新京报记者说,从技术层面,以这一方式规避巨额罚款确实可行。但是该行为本身的代价也很大,企业应该最终不会选择这条路。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就是‘赖掉’这笔钱。这不是不可以,但是企业要评估这样做的代价,因为这对出口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国际形象将是一个非常大的伤害。除非你确定以后不跟美国做生意了,完全断掉这条后路。否则很难预计,子公司退出后,集团或上市公司今后在美国的业务会不会受到不良影响。”

邓志松则告诉记者,根据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司法协助”规则,如果维尔康以退出美国市场来回避执行判决,那么美国可能要求从该公司在其他国家的业务中,通过扣留资产、货物及款项等方式执行罚款。

邓志松分析认为,维尔康既为华北制药的子公司,存在实际隶属关系,上市公司华北制药也可以被当做义务方来对待。“除非华北制药说,我以后哪儿也不去了,不发展国际市场了,就待在中国。”邓志松说,“我觉得这个做法是非常不现实的。”

服从高额判罚,或者放弃美国市场。两个决定各有代价。倘若再次败诉,华北制药将如何抉择?对此,华北制药尚未明确回应。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