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能源环保
能源格局生变 石油供需走向悬疑
2011.04.28   点击218次

受中东和北非局势影响,以及日本地震海啸引发的核电危机等因素,近来原油延续涨势未有缓解。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石油部长就表示,高油价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并会造成经济脆弱国家发展崩溃。

中国欧盟商会能源工作组主席陈新华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国际能源市场从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就不断地发生变化,中东和北非的社会动荡,必然使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战争的较量

“中东和北非地区占有全世界2/3的油气储量,社会动荡就会使不肯定的因素不断增加。”陈新华告诉记者。

地缘政治问题引发原油价格快速上涨。从2月中旬开始,纽约原油快速升至百元/桶。

随着局势的恶化,利比亚石油中断。这是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西方国家发动的最大规模军事行动。作为OPEC成员国,利比亚平均日产量在150万-170万桶,占欧佩克产量的6%左右。更重要的是,包括BP在内的众多石油巨头在利比亚有油气业务。

国际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了一定时期的油价波动。能源争夺之战也给能源赋予了它的另一个属性——政治属性。一直以来,世界能源格局在不断变动和演进,油价的长期不确定性也变得无可厚非了。

资料显示,一战以前,石油主要被用于照明,主要产油国美国和俄罗斯同时也是主要的消费国。在一战中,石油的战略价值已初步显现出来,由于石油燃烧效能高、轻便,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0世纪20年代,由于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石油需求和贸易迅速扩大。

20世纪30年代末,美、苏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能源贸易中占据显要位置,推动了能源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并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二战期间,石油的地位举足轻重。美国在二战期间成为盟国的主要能源供应者。二战后,美国一度掌握世界原油产量的2/3。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是在1967年。1948年以后,美国开始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这标志着世界能源中心从美国转移到了中东。世界能源版图的波斯湾时代开始了。不过,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之前,国际石油市场基本上处于消费国主导时期。

二战以后,国际能源领域有两大历史性发展:第一,由于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致使能源需求飞速扩大,而绝大部分石油均产在中东。第二,欧佩克在1960年开始组建,这一现象向人们暗示,国际石油公司和石油产出国政府间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改变。但是,欧佩克会员的努力没有使市场价格停止下降,对国际石油市场也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

1970-1973年,国际石油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油国政府开始在日益紧缩的原油市场发挥作用,旧的以公司为中心的机制被破坏,公司间妥协安排也被清除,经营中的公司被产油国收归国有,丧失了对产油国的控制权。产油国政府于1971年在德黑兰达成协议,导致油价猛涨。第二,美国的石油产量达到了顶峰,而欧洲和日本对石油的需求仍在增长,使得世界对欧佩克的石油需求量飞速增长,这些需求绝大部分依靠中东的石油产出来满足。

实际上,重要的历史里程碑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建立,而是10年以后欧佩克对市场的有效干预。1973-1974年和1978-1981年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正式宣告国际石油市场已经处于产油国主导时期。IEA的建立表明石油消费国试图通过国际合作增加其在市场中的权力,但直到第二次石油危机的第二阶段(1980-1981年),IEA才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1974-1978年消费国和产油国的力量相对平衡,世界原油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一直运行在每桶12.21-3.55美元。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价格甚至呈现小幅下跌。1981年以来,国际市场的主导权重新回到石油消费国手中。其间,消费国和产油国还共同应对了波斯湾危机所引发的短期供给中断,维护了国际市场的稳定。

多元化格局

纵观当今世界格局,大国主导的世界统一市场形成,美国“世界警察”的角色令其一直是“权力”最大的一个。但随着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力量的增强以及中国日益崛起等因素,美国的地位在相对衰落。此外,个别国家在特定的领域拥有优势,如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中东国家的石油资源等。

有专家分析,在既定的世界格局下,由于国家间关系的变化和国家之间所拥有的不同领域的“权力”的差异大小,仍然会出现次格局状态。分析认为,世界能源格局表现为能源领域中国家实力结构的稳定状态,利益相关的各方通过竞争、合作、谈判等方式在能源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等问题上达成暂时妥协,任何试图改变现状的行为都是得不偿失的。大部分产油国从综合实力上来讲是小国,但在能源领域却是拥有“权力”的大国。并且由于石油的可耗竭特征,产油国的权力越来越大,与那些净进口石油的大国形成了“权力”的对峙和均衡状态。

中国石油(11.68,-0.04,-0.34%)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专家郭海涛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做出自己的诠释:“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进步,石油的主导力量会逐渐被削弱,将变成石油和天然气两个主导力量,品种更丰富,加上煤炭的补充力量,资源的来源会更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崔守军撰文指出,国际能源格局将发生三重重大变化。第一重变化是世界石油市场呈现出“区域化”格局的特点。崔守军分析,利比亚为世界第13大石油出口国,非洲储量第一,欧洲是其主要出口市场。目前欧美等国强行对利比亚武力干预,即便卡扎菲下台,利比亚也难以安宁。富有打“非对称性战争”经验的卡扎菲集团或会“重操旧业”,对西方“背叛者”实施恐怖袭击,届时,利比亚有可能成为第二个阿富汗。欧洲能源市场的焦虑心理,反映到布伦特交易价格上,就是价格高位盘旋。而美国石油进口来源地加拿大、南美等地则相对安全,因此西得克萨斯价格会持续低于布伦特价格。

第二重变化是俄罗斯在国际能源政治格局中的话语权大幅提升。俄罗斯能源部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比2009年增长2.2%至1015万桶/日,创下了自苏联解体以来的最高纪录。2010年的石油价格曾涨至每桶90美元以上,故俄增产动力充沛。此外,由于利比亚石油产量骤减,欧洲各国也会相对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的数量。因此,崔守军认为,俄罗斯石油地缘政治影响力提升,在天然气方面,俄罗斯则更具话语权。

第三重变化是全球核电发展步伐放缓,化石能源需求放大。日本核反应堆爆炸带来的直接损失巨大,但心理层面的间接影响会更大。日本能源匮乏,长期以来依赖进口,主要进口来源地就是海湾国家。美国能源情报署(EIA)数据显示,按照日本国家发展战略,日本计划提升核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例,由目前的27%提升到2030年的50%,以减少日本对外能源依赖度、增加能源可持续性,提升自己的国家能源安全。但福岛事件,无疑会让日本重新审视自己发展核电替代战略。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系教授石建勋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不赞同崔守军谈到的第一重变化。“石油市场是全球性的,不可能是区域性的,理由很简单,历史和现实及全球石油价格波动的一致性等都说明了这些。”石建勋说,第二重变化是俄罗斯在国际能源政治格局中的话语权大幅提升,有一定道理。

“至于第三重变化,是全球核电发展步伐放缓,化石能源需求放大。放缓是暂时的,化石能源越来越紧缺,迫使人们必须开发应用新能源。”石建勋认为。

郭海涛也表示,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进步,资源的来源会更多,逐渐形成多元化的格局。

因“核”而变

中国欧盟商会能源工作组主席陈新华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本来我们是寄希望于非化石能源能够很大程度上替代化石能源,日本福岛核事故不光对日本本身造成很大影响,对欧洲美国,包括中国在内的核电的发展也会产生很大的冲击。

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利柏曼称,“在日本核事故的影响明朗前,美国应暂停新的核电站建设。”据悉,美国目前有104个核反应堆在运行,分析人士预计有4到8个新反应堆即将建设。

3月30日,美国政府发布《能源安全未来蓝图》,全面勾画了国家能源政策,提出确保美国未来能源供应和安全的三大战略。同一天,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乔治城大学发表演讲,提出实现能源目标的具体措施,要求在2025年前将美国的进口石油量削减1/3。

他说:“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主要取决于两件事情:第一,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寻找和生产更多的石油;第二,通过更清洁的替代燃料和更高的能源效率,全面减少我们对石油的依赖。”

“整个社会还是要做出一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否继续依赖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第二选择就是非化石能源,如核能,那么就必须考虑如何控制风险。第三选择便是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非常小,成本高,还有技术突破、市场接纳,即使扩张大规模,也必须理顺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系统怎样有效吸纳阶段性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总之,还是需要漫长的过程才能使可再生能源发挥更大的作用。”陈新华表示,中东和北非的动荡以及日本核事故,整个社会应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在能源领域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安全性、可靠性方面,要做出选择。要明确不可能每一种能源都那么理想。在这么多充满不同的风险或成本,能够进行优化,不要过分地依赖某一种能源。

“相信人类智慧能够解决好核电发展的安全问题。”石建勋坚信。

中国角色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崔守军认为,面对国际能源市场的新变化,中国政府继续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的同时,也应积极关注北非局势的发展,从大局部署,维护我国能源利益。

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应加强能源危机应对策略,提防在国际上形成中国拉大全球石油需求的观点。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专家郭海涛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中国不否认石油需求占了很大的比重,我们不否认这一点,中国是需求增加了,能源价格也因我们而有所上升了,但是正因为这样,石油价格的上升会催生替代产品的诞生,太阳能风能的技术进步导致更多的技术进步,对一种能源的依赖肯定会增加石油的紧张,对清洁能源的开发会减少碳排放。

郭海涛表示,从中国角度来讲,短期措施要增加能源储备;尽可能实现石油进口来源地的多元化;开发新能源,对天然气应该加大开发力度,最后降低不合理的消费。

中国欧盟商会能源工作组主席陈新华也认为,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增长是必然的。欧美国家用了200年时间才完成工业化进程,而中国、印度、巴西以及一些中东地区,作为新兴国家的能源需求增长是发展中必然的趋势,在国际框架下需要满足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国际社会两个重要的任务——第一,满足这些新型国家节约能源方面有所为;第二,帮助这些新型国家提高能源能效和节约能源方面有所为。

其实,中国一直在发展非化石能源方面做出努力。来看一则外媒的报道。《法兰克福汇报》12日报道,2010年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高达540亿美元,超过德国的41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日本核危机日益严重,促使中国政府重新审视核能发展战略。但中国并未放弃核电扩建计划,依然是全球核能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新的核电项目最早明年初开始重新审批,计划到2015年将核能发电量增加到40万兆瓦。报道还称,中国发展核能产业起步较晚,其人口是日本的10倍,但核反应堆数量仅为日本的1/4。

中国产经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