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国青年报》、《东方今报》分别以《封丘县政府护驾"毒"化工厂》和《官员偷偷让家属举报污染化工厂》为题,揭露封丘黄河化工有限公司在生产甲醇的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噪音和粉尘污染,封丘县委、县政府刚刚成立一个领导小组,除县委书记外,18名县级党政干部开始为这样一个企业"保驾护航",引发舆论哗然。5月13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对这篇报道进行批示,要求尽快调查处理。16日,封丘县委县政府对黄河化工作出了停工核查的决定。
5月17日,黄河化工总经理李春元和董事张留安赶到东方今报社,指责该报道失实。5月31日上午,黄河化工工会主席朱建远带着8名以退休的老年人为主的"职工代表"前到东方今报社,将该报社社长左光翰堵在办公室内,声称根本没有报道所说的排污暗道,并欲强行将左光翰和记者杨桐带往封丘,去寻找报道中所提及的排污暗道。当晚9时,封丘县领导前往东方今报将人领回。
6月1日下午,东方今报按照"职工代表"要求,约上了几家中央驻豫媒体作为见证方,派员前往封丘。在众媒体找到并拍摄了黄河化工的排污暗道后,当晚,配合报社调查的记者杨桐受尽了化工厂"职工代表"的羞辱,在封丘县宣传部长马春萍等人的现场"调解"下东方今报记者与"职工代表"一直交涉到晚上9点多。6月2日下午1时,黄河化工的20余人再次闯到东方今报大吵大闹,仍提出要将杨桐带到封丘处理事情,一直持续到晚上下班时间仍不离去。
这是一起多么荒唐的事件,仿佛是儿童节来临之际送给孩子们的笑料赠礼!仅从媒体发出的这则新闻来看,让人气愤的也只是荒唐事件幕后的操纵者是何等的处心积虑和用心不良,而幕后的操纵者也只像是黄河化工的老板。但此事件的幕后操纵者到底是谁呢?作为6月1日受邀参加作为见证方的媒体记者之一,笔者首先不妨列出当天所发生事件的几个片段,相信读取这些片段后,大家对曲直是非就会有个明晰的评判--
片段一:6月1日下午2时许,包括东方今报、中国青年报在内的多家媒体记者赶到封丘县黄河化工有限公司厂区东墙外,当时从周边赶来的众多村民除了在痛陈了黑化工厂给他们带来的种种危害外,还告诉媒体"4月25日,中国青年报和东方今报的记者采访走后,就有人雇佣焊工苌贤修把排污暗道封上了"。苌贤修的妻子石女士说焊工钱是200元。随后又有村民拿来铁锹把被焊封后又埋住的暗道口挖开供媒体拍照。
片段二:众村民证实排污暗道被封堵后,黄河化工便把污水全部排到了厂区西墙外、紧邻一片麦田的深沟内--沟的面积约20亩,深近3米。"当时生产甲醇的污水把麦子都弄得枯死了。生产时产生的巨大的噪音搅得周边住户没法睡觉。"5月11日媒体报道发出后,连夜来了4台挖掘机将蓄满污水的深沟填上了。为此村民们还为媒体提供了音像资料。
片段三:6月1日下午5时许,东方今报三位记者应封丘县委之邀前往该县信访局会议室听取该县关于"报道失实"的情况"通报"(此前该县承诺确保几位记者的人身安全),并帮助"调节东方今报与黄河化工的矛盾"。"通报协调会"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春萍主持。"协调会"甫开,见有媒体记者拿出录音笔,马春萍大怒,当即起身,"走走走,不说了,我们这是帮助你们东方今报协调解决矛盾,不是在接受采访……我给你们报社领导怎么沟通的了……"走出会议室她还气愤地致电东方今报领导进行指责……会议临时中断……
片段四:半个小时后,会议室重新聚拢人员,"通报协调会"继续。会上,马春萍等人对参会媒体人员一一作了统计。随后,向东方今报"通报"报道中"失实"之处。见在场见证媒体以查证属实的证词肯定报道基本属实时,马春萍称她自己也不真正了解情况,"我也是道听途说的"。但她却肯定黄河化工自2008年12月份起就没有再生产。媒体问有什么证据证明它没有生产时,她说听工业局人说的,"要是生产了,噪音非常大的"……马春萍还说黄河化工是否污染目前很难下结论,只有等检测报告出来才能定论。东方今报记者杨桐说,黄河化工没有没有环评等相关手续,生产甲醇也没有国家许可,马春萍说只有等检测结果出来才能定论……
通过上述片段,不难看出黄河化工乃或其幕后的"第三只手"在企业因污染被曝光后,消灭证据,然后称新闻报道失实,继而派"职工代表"冲击媒体闹事。这种泼皮无赖的事,就犹如警方在扫黄打非过程中侦破了一起卖淫案,卖淫小姐在依法接受过处理后,重新修补了一下处女膜,便将警方告上法庭进行"维权"索赔一样荒唐而无耻。
众所周知,环保事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而媒体对排污企业行使国家赋予的新闻监督权力也是职责所在,正义所趋。更何况新闻监督权力的行使本身也是在协助政府部门化解矛盾,巩固政绩。我们说粉饰太平与讳疾忌医同是"伪君子"的行为,是与人民政府为人民、踏踏实实为人民以及讲求实事求是的政治思想作风背道而驰的。因此,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理应带着诚意和谢意对新闻监督给予支持,而不应挑拨离间,嗣后宛若事不关己似的背起手来充当"和事老",更不应暗伸援手去帮污染企业渡过难关。
通过中国青年报刊发的《封丘县政府护驾"毒"化工厂》报道的事实,我们完全有理由将"护驾"本身理解成是一种腐败行为,而冲击东方今报的"职工代表"们也完全可以被理解成为刁民,鉴于此,笔者不禁要问:没有腐败哪来的刁民?
从"职工代表"冲击东方今报这则新闻的网络转载率不难看出,来自"封丘式的新闻尴尬"令全国传媒界为之愤慨。"封丘式的新闻尴尬"不仅仅是东方今报的尴尬。同其他媒体人一样,面对东方今报的如此尴尬,作为众多新闻人中的一员,笔者感到前所未有的愤懑和寒心。
透过尴尬,笔者感到,此事就仿佛是在"死亡通知书"下发前,有人正处心积虑地在对着"一具尸体",并不专业地做着人工呼吸。因为不专业做人工呼吸的不像医院医生,因为没有哭声也不像死者家属,那么该是谁呢?该把其疑似为谁呢?笔者想来想去倒是将其比作是与"尸体"生前有红利关系者的使者比较恰当。
疾呼"掌刀的法医们"在"解剖尸体"查验"病灶"的同时,也对那些热衷于"做人工呼吸"者狠狠地来一次"刮骨疗毒"。(作者:白润岱来源:中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