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日于上海举办的慕尼黑分析生化展上获悉,2010年分析仪器市场规模将比2005年增长2.1至2.5倍,总量将达到35亿至42亿美元。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齐二药事件等安全事故虽已成为历史,却提升了我国市场对分析仪器的广阔需求。
从1998年开始,我国的分析仪器进口呈现出直线上升势头。
在该展览会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秘书长马锡冠预测,这样的市场前景将吸引各仪器厂家都加大投入力度,希望能在强劲发展的中国经济中获得更大利益。而上海分析生化展也成了各大分析仪器厂家本年度最重要的市场活动之一,吸引了18个国家的270家参展商,展会总面积比上一届增加了近60%。
上海市首批最新配备的食品药品监测车也在展会上亮相。来自上海崇明县技术质量监督局的工作人员在现场演示中,让市民零距离了解了大米里究竟有多少农药残留,鱼片中的防腐剂有没有超标,甚至为中秋节即将与家人分享的月饼也做了从里到外的“全身检查”。
不过,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分析仪器产业发展还显得非常薄弱。按照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93%(15.34亿美元)的分析仪器需要靠进口,国产仪器只占整个市场的7%(1.25亿美元)。
马锡冠认为,分析仪器市场的规模主要取决于我国科研研发经费的总规模。据他估测,国家每年用于科研的研发经费中,约有50%-70%会用于购买实验仪器与设备,从这个角度来说,分析仪器产业未来主要取决于我国科研投入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