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能源环保
成品油定价机制尚未完全市场化 新机制仍需细化
2007.01.31   点击257次

近年我国成品油调价一览

2005年3月23日起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

2005年5月10日起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

2005年5月23日起降低汽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

2005年6月25日起上调汽油、柴油出厂价格每吨200元和150元;

2005年7月23日起汽油价每吨提高300元;

2006年3月26日起汽油和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00元;

2006年5月24日,汽、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500元。

日前,国家发改委秘书长韩永文表示,“我国已正式采用‘原油加成本’的成品油定价体系。”记者昨日向有关方面求证,国家发改委新闻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新闻办还没有接到这方面的消息。”

新机制出台只是时机问题

韩永文口中“原油加成本”的成品油定价体系是指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加上炼油企业一定的利润而产生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机制。此前,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参照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的加权平均值。

不论媒体报道的真实与否,近日由国际原油价格引发的呼吁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出于内外压力,我国成品油价格已步入下降通道。1月14日零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汽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航油价格每吨降低90元,这是国内油价自2005年6月起连续4次上调后首次向下调整。

此后,国际油价更是接连探底至50美元/桶关口。1月16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51.21美元/桶,为2005年5月26日以来的最低收市价。而国际油价一度触及50.53美元/桶,也是20个月以来国际油价首次探至50美元附近。

中国能源网副总裁韩晓平告诉记者,“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何时出台,关键是时机的选择,油价处于50美元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这显然与企业利益相吻合。中石油最近披露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石油原油平均价格接近60美元,这与中国海关公布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每桶62.4美元左右的价格相差无几。换句话说,随着国际油价半年多以来的下跌,中国国内的原油价格实际上已经十分逼近去年平均60美元的国际油价。

按照1月14日下调后的价格计算,国内汽油除税后出厂价为3979元/吨。此次调整后国内与国际价格基本接轨。目前,我国石化业的炼油毛利为5美元/桶,已经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据科威特《消息报》1月29日报道,科著名石油专家、海湾管理咨询集团总裁穆兹塔法·巴哈哈尼预计,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相对稳定,可能在每桶50美元至60美元之间徘徊。

“在当前的原油和成品油价格水平下,国内炼油毛利已处于合理水平。合理的炼油毛利是否能维持,关键在于原油价格再次上涨时,发改委能否及时上调成品油出厂价。”中金国际的一位分析师指出。

新机制仍需细化

与以往成品油价格与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价格挂钩不同,此次成品油迈出了与国际油价接轨更大的一步。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告诉记者,“2006年3月国家发改委曾经制订过一套改革方案,但最终没有执行。”

据了解,该方案的定价原则是将进口国际原油的到岸平均价格折算成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即“原油定价法”,再加上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以及国内关税、成品油流通费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

加入炼油厂利润主要是与该行业特殊情况有关。众所周知,过去几年,炼油企业较为艰难。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私家车,商品货运也日益增加,油品的销售量一直在迅速增加。但由于燃油售价受国家管制,因此,油品需求增长并未能让炼油企业赚得更多的利润,反而一度出现炼化厂亏本炼产品的情况,中石化情况尤为明显。

韩永文日前表示,国家发改委在使用新机制时还会考虑国内实际情况。其潜台词是否意味着将给予炼化企业更多的保护和激励呢?

1月14日,国家发改委下调了汽油的出厂价格,而柴油价格维持不变,而柴油占中石化油品销售的40%。王震表示,“将炼油企业利润计算到成品油价格元素的方法与之前的原油定价法还稍有不同,新方案体现出更多对炼油企业的保护。”

王震指出,“抛开保护谁的问题,新方案中在炼油企业利润核算环节存在一定问题,毕竟炼油行业不同层面的利润率各不相同,那么应该如何计算利润就非常值得探讨了。”

业内人士吴先生则表示,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的关键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效用,市场定价是大势所趋,而目前这种加入炼化企业利润的做法依然处于向市场定价过渡的阶段。

中国能源王副总裁韩晓平则表示,“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从1998年开始,已先后走过不同历史阶段,要实现市场定价还需要一定时间。”

新机制还将牵动谁

不论新定价机制采取了何种方式,新机制毕竟在我国成品油价格改革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石油价格改革走过的风风雨雨: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中石油和中石化两个集团公司之间原油交易结算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价格由原油基准价和贴水两部分构成。

2000年6月份起,国内成品油价开始参考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相应调整,当时参考的只有新加坡市场的油价。

2001年11月份起,中国又一次进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

总被人们与成品油定价机制一道提及的话题是是否开征燃油附加税。

近年来,从能源等多方面出发,燃油附加税越来越受到重视。有观点认为,原油价格回落将是出台燃油税的最佳时机。当前,国际油价虽然出现小幅回升,但较之以往已经有很大程度下降,燃油税是否已经等到出台的最佳时机了呢?

业内人士吴先生表示,“是否出台燃油附加税的关键并不在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进程,关键在于各部门利益之间如何协调。燃油附加税一旦开征,诸如农业、林业等部门都将受到影响。因此,现在还不是出台的好时机。”

2006年12月11日,我国成品油正式对外资开放。此次定价新机制出台是否将对成品油批发企业产生影响?

从事成品油分销的沈经理告诉记者,“新定价机制出台无疑是重大利好,但不会贸然行动,还要观望一下近期政策走向才会采取相应措施。”

【高油价下众生相】

发改委:

调整成品油出口政策

在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冲破70美元/桶的关口,为保证国内成品油供应,国家将在年底前控制成品油出口,这将有利于缓解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并将遏制部分油商的投机行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成品油市场被动跟随国际价格波动,国家已经将中国原油成品油流通体制改革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目前正在根据已有的各项方案,先选择一个小品种的成品油进行试点,再根据试点情况全面推广。

能源巨头:

叫亏声中利润激增

尽管中石油和中石化上半年一直叫苦:国际原油价格高涨,而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却跟不上国际油价的涨幅,因此,炼油企业亏损严重。但是,中石油昨天公布的上半年业绩却清楚地显示,对于中石油和中石化这样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公司来说,炼油环节的数十亿亏损相对于整个公司的数百亿利润来说,的确是微不足道的。

的哥:

无奈之下考虑换车

“的哥”王先生5年来一直租用别人的出租车做生意。他告诉记者,其实他很想让车主改装成烧天然气的,那样他每天最起码可以多挣20元钱。一些车主对记者说,现在油太贵了,跑一天挣不了多少钱,看来得换燃气车了。

国际金融报

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