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稀土价格上涨带来的思考:深入研究 促健康发展
2007.01.22   点击199次

一、稀土市场回暖,价格暴涨

稀土涨价了!从2005年下半年,一直低迷的稀土市场突然开始活跃起来,似乎一夜之间,原本只卖黄土价钱的稀土,变成了黄金。无论从稀土精矿、碳酸稀土到氧化钕、氧化镨、氧化铽、氧化镝还是金属均出现大幅度“反弹”,价格涨幅来势之猛,振幅之大为历史上所罕见。在这种形势下,稀土企业对稀土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了反应,纷纷调高了产品的出厂价格。进入今年以来,国内稀土价格仍然一涨再涨,截止到2006年7月中旬,氧化钕从2004年底的4.8万元/吨,提高到13万元/吨,每吨上涨了8万多元,涨幅近3倍。已经接近历史最好水平,这是人们在以前难以想象的高位,部分稀土金属也是水涨船高,稀土产品价格一路狂飙,无异于给低迷多时的稀土行业以及稀土生产企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二、预料之外,情理之中

  从目前的市场走向来看,部分稀土产品的价格仍在上涨。此次稀土涨价虽然出乎大家预料,但却在情理之中。从我国稀土发展史来看,稀土价格的波动总是有一定的周期性。从稀土市场所经历的几个大起大落的规律来看,稀土市场每一个波动周期一般为4~7年。第一个波峰出现在1985年~1989年6月,当时为我国稀土工业快速发展和产品价格上升期,时间为4.5年;从1989年6月~1993年底由于受国际大气候的影响,我国稀土产业步入第一个低谷,此时稀土产品积压,价格下滑,时间也是4.5年;第二个波峰是从1994年~1998年的上半年,这期间我国稀土工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时间还是4.5年;从1998年上半年开始的稀土市场进入了第二个低谷,这次时间比较长,到2005年,已经走过7个年头。虽然稀土市场在2000年曾出现过好转,但那不过是暂时的,2001年又转入了低谷,因此说2000年只不过是低迷线上的一个拐点。

  专家一般把氧化钕价格变化作为稀土市场的晴雨表。稀土市场一般把氧化钕价格走势划分为三个阶段:8万元/吨以上为高峰期,5~8万元/吨为稳定期,5万元/吨以下为低迷期。2004年以氧化钕已经跌破5万元/吨整数关口,已降至历史的最低点,生产厂家几乎亏本,无法正常维持生产。然而这种状况实际上是对稀土产品价格上涨的巨大潜在支持,因此,从2005年开始氧化钕贴水后开始回升,并开始持续走强,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三、涨价成因分析

  稀土价格变化有规律可循。首先是供求关系。稀土价格的波动主要是市场供应和需求等基本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即任何减少供应或增加消费的经济因素,将导致价格上涨;反之,任何增加供应或减少商品消费的因素,将导致库存增加、价格下跌。

  其次是经济周期。稀土价格变动还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在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稀土价格都随着波动出现价格上涨和下降现象。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一些非供求因素也对稀土产品价格的变化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使稀土市场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难以预料。

  此次稀土价格上扬,笔者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日趋平稳的作用,也有其自身内在调整、价格合理回归的因素,同时还有国内外其他因素的影响。

  1.政策层面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改变市场走势,抑制稀土价格低迷起到了重要作用。

  (1)2005年4月2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从5月1日起,取消稀土金属、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产品的出口退税。

(2)2005年4月2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决定自5月19日起,将稀土原料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

(3)2005年12月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稀土金属深加工及其应用,限制稀土矿开采、冶炼项目和离子型稀土矿原矿池浸工艺项目;淘汰未经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无采矿许可证钨、锡、锑、离子型稀土等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矿山采选项目和未经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建设的钨、锡、锑、离子型稀土冶炼项目及钨加工(含硬质合金)项目。

(4)2005年12月15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门等七部委公布《严格稀土等高耗能、资源性产品出口》通知。

(5)2005年12月30日商务部规定2006年稀土出口配额总量为4.5万吨。

(6)2006年4月,国土资源部4月下发通知。通知指出,自通知下发之日起,全国停发稀土矿采矿许可证。明确了2006年稀土矿总量控制指标,其中全国稀土氧化物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中重稀土为8320吨,轻稀土为78200吨。

  在此期间,国家发改委多次明确:今后稀土矿山开采和冶炼分离项目无论大小,均由国家主管部门核准;不再批准新建、扩建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项目;国家将加强对稀土产品出口的总量控制和产品结构调整,防止一些国家大量进口我国稀土产品作为战略资源储备;禁止稀土矿产品、稀土初级产品及低附加值产品出口;限制镨、钕、镝、铽等战略性稀土元素出口;鼓励稀土深加工及高附加值应用产品出口;将建立国家稀土储备制度,根据国家安全和市场的需要,对具有战略意义的稀土产品进行收储;明确今后将进一步通过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增长方式转变,逐步淘汰生产技术水平低、装备差、资源和能源消耗高的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三废排放量;强调加强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开发高效清洁生产工艺,降低“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对新上稀土生产项目,要严格进行环保验收,环保不合格的项目不予验收;提出对现有企业,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达标的企业要予以关闭;鼓励开展清洁生产的绿色冶炼工艺研究和推广工作等。

  2.国民经济影响

  近年来,拉动新一轮经济较快增长的主导产业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稀土产业也不例外。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启动。主要表现在一批高增长行业的形成,一方面IT产业、电子通信产业以及汽车产业、住房等的快速发展,表明居民消费结构开始从“吃穿”向“住行”升级;另一方面手机、数码家电等中高档家用电子产品,代表了居民日常消费结构升级的方向。这股增长力量不断加强,并迅速传递到中游制造业环节,以及上游的能源、原材料、运输等基础设施环节。

从200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达到10.9%,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0.9%。国内经济增长内在动力的进一步增强。人民币的升值趋势,贸易盈余和外汇存款的超乎预料的增长和境外资金的大量涌入也明显地给低迷多时的稀土产业带来了机遇。

  3.国际市场影响

  国际市场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稀土价格的走势。从目前国际环境看,各国对资源越来越重视,全球都意识到资源越来越紧缺、越来越重要。目前,日本、美国以及欧洲在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上正面临突破,诸如超导材料、微电子材料、光子材料、信息材料、能源转换和储能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及材料的分子、原子设计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中,发展功能材料技术正成为这些国家强化其经济及军事优势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作为高科技和新技术原料的稀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为战略资源,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加紧对这些元素的大量储备。日本政府日前表示将提出“国家能源资源战略规划”。该规划计划,除了储备原来国家法律规定必须储备的稀有金属等战略物质,还将储备铂、铟以及稀土等稀有金属作为必须储备的战略物质,以防止因这些稀有金属的短缺影响日本经济的正常发展。为此,2006年3~4月间,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组织了由稀有金属供应商、稀有金属用户等产业界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等参加的研讨会,共同研究确保钒、铬、锰、钴、镍、钼、铂、银、铜、钨、铟以及稀土等31种稀有矿物资源稳定供应的对策。

  2002年以前,购买我国稀土产品的国家还只是集中在日本、美国、法国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到了2003年购买我国稀土产品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56个,而到2004年,购买我国稀土产品的国家已经达到74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日本对稀土金属需求旺势不减。

  2005年美国未进行稀土开采,稀土进口依赖程度100%。美国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光纤、激光、氧化传感器、荧光灯、彩电、电子温度计、X射线增感屏用荧光材料、颜料、超导材料及其他应用对稀土氧化物及其他稀土化合物需求的持续增长,将促使其国内对稀土需求量的不断增加。2005年美国稀土消费结构见图1。

  日本稀土进口总量80%以上来自中国。2004年日本向中国进口了26762吨的精炼稀土产品,较2003年增长1057吨,同时还利用进口的稀土原料冶炼了6015吨的精炼稀土产品,其中永磁材料产量达到8470吨,较2003年增长2394吨。预计未来在日本政府提出“国家能源资源战略规划”的背景下,日本对我国稀土资源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

  4.国内稀土应用快速增长因素

  内需增加对稀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渐增强。从2004年以来,我国稀土应用量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38%,2004年国内应用量为3.34万吨,比2003年增加了1.85万吨,年增长55.39%,2005年国内稀土应用增长更快,稀土应用量达到5.19万吨(见表1),应用量已经接近当年稀土产量的一半,与“九五”末相比,增长了170%。全球10万吨稀土约有二分之一在中国消费。

  不断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高科技的投入是中国稀土需求增长的基本原因。作为新技术和功能材料的主要原料,稀土与电子信息产业关系密切。稀土元素具有特殊的4f层电子结构及独特的光、电、磁性质,成为光、电、磁等新型功能材料的核心。

  稀土最大的终端用户是电子信息产业。稀土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稀土高附加值的新材料,如稀土永磁材料、稀土荧光材料、稀土陶瓷材料、稀土光学材料、稀土磁致伸缩材料、稀土光电转换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等。2001~2005年我国稀土产品生产、应用及出口情况见表1。  表 1 2001年-2005年我国稀土产品生产、国内应用和出口情况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冶炼产品(吨) 71000 75000 78000 86700 103900 应用产品(吨) 20000 22000 29500 33400 51900 出口(吨) 46200 43100 54900 53300 55300

5.钕铁硼市场拉动

  我国磁材工业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现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我国,包括日本的TDK、FDK、EPSON、日立金属、住友特殊等,韩国的梨树、三禾,欧洲的PHILIPS,德国的VAC、EPCOS,美国的ARNORD、MAGN稀土磁体产量3.5万吨,占全球产量70%,我国已成为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世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由于世界各类磁体配套市场向中国转移,中国同时成为磁性材料的最大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

  人均磁性材料消耗值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重要指标之一。从1990年~2000年的10年内,中国人均磁材消费值的年增长率在10%以上。

  钕铁硼永磁材料正成为钕的超级用户。市场变化总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此次稀土价格提升,稀土价格大幅上扬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对稀土需求的增长,特别是钕铁硼磁体产量过快增长,导致氧化钕、镨等短缺所造成。2005年,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达35000吨,所消费的稀土氧化物已经达到15404吨(主要是钕、镨、铽、镝等),钕铁硼磁体的快速发展,以及对与之相关钕、镨、铽、镝等原料的强劲的需求,使得稀土市场氧化钕镨有较大缺口,由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拉动了这些稀土产品的价格市场,并极大刺激了稀土行业的发展。2001~2005年我国钕铁硼磁体产量见表2。包头白云鄂博矿稀土元素成份比例见图2,钕铁硼原材料比例见图3。  表 2  2001-2005年我国钕铁硼磁体产量(吨)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稀土永磁体 8585 10200 15200 26890 35000

据统计,目前我国钕镨铽镝生产能力为18600吨左右,每年还要出口4000吨,钕铁硼磁体应用一项,氧化钕、镨原料缺口1200吨左右。

  6.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限产及减产因素

  包头稀土资源占全国80%以上,是稀土的资源、生产基地。但近4年来包头稀土一直在限产,生产规模锐减。加上连续多年稀土市场疲软,价格持续低迷,以及原辅材料、能源、交通运输等费用的涨价,电力不足,内蒙古稀土企业一直开工不足。从2004年开始,三废处理标准太高,环保治理存在技术、资金等问题,企业一时难以达标;包钢尾矿坝已经达到临界水位,增高坝体的工程受阻,稀土企业无法排水等无法正常生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包头稀土企业停产、减产或转产面已经达到80%,2005年稀土企业平均停工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目前,稀土生产企业由2003年的百余家锐减到不足30家,行业形势异常严峻。加之从2001年以来,出口配额数量继续减少、产品无法外销。市场持续走低,效益下滑;2005年上半年,内蒙古稀土精矿产量同比减少近30%,碳酸稀土同比减少近40%,氯化稀土同比减少近35%,稀土氧化物和各种盐类产品同比减少近80%,稀土产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同比减少近12%,销售收入同比减少近14%。仅占全国总量40%左右,其他产品占全国产量分别为:单一稀土氧化物及稀土盐类产品不到20%,贮氢合金粉产量不到30%,稀土抛光粉不到25%,单一稀土金属不到17%,稀土铁合金系列产品不到6%,稀土永磁材料仅1%左右,混合稀土金属2%左右。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稀土市场开始好转,价格开始回升,稀土原料开始出现供货紧张的现象。但内蒙古稀土生产企业从原料到产品此时已经没有积压和库存。由于今年稀土市场好转,4、5月份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销量大增,6月份停止销售,从7月份开始对部分企业实行限量供应稀土精矿。尚有大约13000吨稀土精矿货款已经预付,提不出精矿。由于原料短缺大部分不得不减产或者提前安排停工检修。2001~2005年我国稀土矿产品生产及占有率变化情况见表3。  表 3  2001年-2005年我国稀土矿产品生产及占有率变化情况(REO,吨)  年  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包头矿 46600 55400 54000 46660 49000 四川矿 9400 13000 15000 21700 25709 离子型矿 19200 20000 23000 30000 44000 合  计 75200 88400 92000 98300 118709 包头矿占有率( %) 62 62.7 58.7 47.4 41.3 四川矿占有率( %) 12.5 14.7 16.3 22.1 21.6 离子型稀土矿占有率( %) 25.5 22.6 25 30.5 37.1

7.成本增加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

  随着南方的环保力度不断加大,环保治理成本增加,许多企业将碳酸氢铵沉淀重新改用草酸沉淀,加上化工原材料、运输和动力费用不断上涨,大大增加了氧化钕等的生产成本。连续的台风灾害以及暴雨给南方许多省份稀土矿山和生产车间造成损失,带来减产的等因素。四川矿由于大雨采矿无法进行,道路被洪水冲毁,已经采出的矿石无法运下山。

  近年来包头混合型稀土生产由于原辅材料、能源、交通运输等费用的涨价,使得成本不断增加。

  四、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任何事情都有“利”和“弊”两个方面。此次稀土行情好转,价格提高,市场人气较旺,无论生产企业还是流通商,大家对稀土市场的信心有所增加。肯定是好事,但稀土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原因是目前稀土涨价,得利的只是少数掌握稀土资源的企业。大部分企业由于没有稀土精矿而不得不停产,生产任务不能完成,国内外销售合同不能执行,国家税收受到影响,职工生存条件受到威胁。这些可能还只是表面现象,稀土涨价给稀土经济运行带来的隐忧还有许多许多。

  稀土价格的快速提升和原料的极度短缺,虽然这次价格疯长只是一种短期现象,但它对稀土行业的影响可能是非常深远的。这次稀土精矿危机有可能对整个行业都造成无法愈合创伤。可能对我国整个稀土行业政策都产生影响。

  1.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稀土产业是典型的资源产业。资源问题事关稀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经济进入了加快发展周期的上升阶段,稀土工业对稀土资源产生了持续旺盛的需求,由于我国坚持控制资源的政策,目前,稀土精矿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稀土发展的瓶颈,对稀土资源的控制和利用之间的矛盾已经演化为稀土企业之间利益再分配的争夺战。控制稀土精矿的生产、提高稀土产品价格一定掌握尺度,如果操之过急,将会激发产能的释放或市场投机行为,成为市场稳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包头稀土精矿的极度困乏,大大刺激了四川矿和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的开采。(见表3)。这种资源的竞争,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加速了我国宝贵稀土资源特别是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的枯竭,同时,稀土生产企业以保证自己正常的生产,为了今后的生存和发展绝不会坐以待毙,会把眼光放在寻求稀土资源方面,结果,必将加剧稀土矿资源的竞争。一些社会资金也会受利益驱动盲目跟风,对近年已经发现稀土矿产资源的省份如湖北、云南、浙江等地的稀土资源可能就要投资进行开发,这样的后果,势必造成新一轮的乱采滥挖,使我国多年一直坚持的控制资源的政策毁于一旦。同时对稀土产能形成新的总量扩张,再次出现供大于求这一局面的形成。

  2.南方离子矿无证开采和乱采滥挖现象死灰复燃

  2005年南方离子矿无证开采和乱采滥挖现象死灰复燃。特别是广东省矿山开采量迅速扩大,其中钇富铕矿(即信丰型)的产量到2005年已是江西省的3.75倍。广东超过江西成为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生产大省。广东省的矿产量已占南方矿的半壁江山,2004年度福建省仅1000吨左右,而2005年却翻了一番,增长速度很快,广西、湖南也同样如此。2005年离子型稀土矿产量为44000吨,比2004年增加了14000吨,占全国增产率的68%。

  3.引发稀土产能迅猛扩张

  在市场需求和稀土价格高位运行的诱惑下,国内正掀起新一轮稀土产能扩张,大有前几年稀土行业盲目投资热的趋势,目前稀土行业投资规模过度扩张,新开工项目增长迅速,给经济运行带来一系列隐患。2001年以前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分离企业主要以江苏为主体,其次则为广东,两者占据了整个南方矿分离能力的80%左右。

  近年来,南方离子稀土矿的分离企业在江西、广东得到迅速扩张,2005年,南方一些地区和单位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甚至新建稀土分离厂,追求产量和规模的扩张,重复建设问题十分严重。今年上半年前后江西、广东将新增分离能力10000吨左右,使南方矿分离能力达到54700吨,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些分离能力在300吨左右的小企业未统计在内。

  4.影响了稀土推广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开发稀土资源,发展稀土产业,大力拓展稀土应用,促进各相关产业的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全国范围内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稀土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稀土对人类社会贡献率高。稀土可以显著提高农(林、牧)业、冶金、机械、轻纺、石化等产业的经济效益。稀土真正的价值体现在应用以后,如果只盯着这点稀土精矿,就是每吨卖上1万元,全国11万吨稀土精矿,产值也就11个亿,但,它的应用能产生超过其自身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效益。据统计,我国稀土应用产生的直接效益在250~500亿元。因此,搞好稀土的推广应用,培育稀土的国内外市场,是发展稀土产业的关键。

  目前稀土价格居高不下,稀土精矿极度短缺,已经造成下游稀土应用企业的高度恐慌,明确表示无法接受。目前已有1/3的钕铁硼磁体生产企业已经减产或停产,有些钕铁硼生产企业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生产铁氧体磁体的前期准备工作。有些稀土应用企业也表示如果稀土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只能减产或干脆寻找新的代用品。稀土农用产品最高售价只有1.5万元,农民已很难接受,如果,原料继续如此之高,生产成本继续提升,生产企业将无法维持,我国用30年培育起来的稀土在农牧养殖应用行业将毁于一旦。稀土在石油化工、玻璃陶瓷、轻工纺织等应用领域也同样如此,目前由于稀土价格对推广的影响,可能给国家造成每年250亿元的经济损失。

  5.直接威胁着国家安全

  稀土属于战略资源,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如军事、通信、航空、航天、导弹、热核聚变、激光武器、激光雷达、新型战斗机、主战坦克以及军用高能量密度组件等,都离不开稀土这种特种功能材料的支撑。稀土不能及时向国防和军工领域提供,不仅直接威胁着国家的安全,而且使我国国防领域、军工领域的科研和创新水平停滞,落后甚至拉大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6.刺激了国外稀土资源的复产和开采

  就全球范围来讲,人类并不缺少稀土资源,也就是说,稀土不稀,矿产资源遍布世界。世界稀土资源储量巨大,除我国稀土资源较多外,澳大利亚、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美国、巴西、加拿大和印度等国稀土资源也很丰富,近年来在越南也发现了大型稀土矿床。另外,南非、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南卡、蒙古、朝鲜、阿富汗、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挪威、格陵兰、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布隆迪、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埃及等国家和地区也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稀土矿床。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稀土资源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80年代下降到69%,至90年代末下降到45%左右,这主要是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越南等国近20年来在稀土资源的勘察与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先后发现了一批大型超大型稀土矿床,如澳大利亚的韦尔德山、俄罗斯的托姆托尔、加拿大的圣霍诺雷、越南的茂塞等稀土矿床。

  就拥有高品位轻稀土资源量的国家排序,澳大利亚居首位,俄罗斯次之,再次为美国、巴西,中国居第五。澳大利亚韦尔德山稀土不仅储量大、综合利用元素多,而且头等矿的平均最高品位为14.8%,我国只有四川牦牛坪矿区个别矿脉局部块段品位可达10%,白云鄂博东矿平均品位为5.6%~6.2%,西矿平均品位为1.14%。按由稀土资源状况及其他经济技术因素组成的综合竞争力分析,最具有竞争能力的是澳大利亚的稀土矿,澳大利亚奥里皮壳坝的稀土可作为提取铜、金、铀的副产品回收,滨海砂矿的独居石是回收钛铁矿、锆石、金红石后的副产品。

  综上所述,稀土在世界上的储量丰富,它在地球上的丰度比常见的铜、锌、锡等还要多。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稀土资源国,但不是世界上唯一拥有稀土的国家。

  稀土生产企业遍布全世界。我国是世界第一稀土生产大国,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70%以上,但不是唯一能生产稀土的国家。掌握一般稀土生产技术,尤其是冶炼分离技术的国家很多,可以说遍布全球。亚洲国家和地区有:日本、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朝鲜、韩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越南、我国台湾以及跨欧亚的土耳其;北美有美国和加拿大;南美有巴西、圭亚那;欧洲有法国、奥地利、爱沙尼亚、芬兰、德国、挪威、波兰、俄罗斯;大西洋有澳大利亚;非洲有布隆迪、埃及、马拉维、莫桑比克、南非、扎伊尔、肯尼亚、津巴布韦等。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稀土产业以四大优势确立了在世界上的核心竞争力。这四大优势即:“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廉,人廉我全”。我国稀土产业这四大优势主要靠资源优势、低成本(规模经济和劳力资源)和政府支持实现的,从而占领了市场,巩固了市场,争取了主动,赢得了优势。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还成为世界稀土生产基地和稀土主要供应国,为世界稀土市场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稀土产品,促进了稀土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世界文明和人类的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国外一些有稀土资源的国家,由于无法与我国稀土行业抗衡,近年来已经将逐步缩小开采规模,以致全部停止开采。20世纪美国曾是世界第一的稀土生产大国,芒廷帕斯矿山是世界最大的单一氟碳铈矿床,稀土品位为5%~10%REO,储量达500万吨之多,是美国最重要的稀土资源地。但由于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大量廉价的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涌入国际市场,迫使美国稀土企业不断减产,当进口购进的稀土价格开始低于本土开采的价格时,美国于2001年停止了对芒廷帕斯稀土矿的开采。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稀土资源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大。

  目前,在国内外稀土资源并不短缺的情况下,我国的稀土资源优势仅能是“有限”的优势,并非绝对优势。我们无限制的抬高稀土价格,或者惜售,不能正常履行国外销售合同,不能大量、及时的提供稀土产品,使我国在国际上失去信任,可能导致全球稀土市场经历较大的波动。国内外的用户就有可能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寻求新的、更加稳定的生产基地和供应商,我国稀土资源优势就要尚失,我们多年打下的国际稀土市场就要拱手让出。

  从本国的角度考虑加强源头管理,控制精矿产量,是需要的,但是一定要适度,一定加强与全国各稀土资源产地的协调,绝对不能一味的追求限产提价,迫使国内外客户转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购买原料,特别是不要刺激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蒙古等国家大量上马稀土矿,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对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五、价格走势分析

1.市场前景

  2006年是我国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关键的一年。2006年稀土行情应该是乐观的,市场行情要明显好于前两年。

  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稀土的战略作用进一步显现,国际市场稀土需求总体继续呈增长态势,稀土消费将创新高。

  今年是世界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期。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发展和壮大期,将高于国民经济3倍的增长速度发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就将超过20000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中对稀土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各种电子信息产品将不断涌现,更新换代将层出不穷,该领域对稀土的需求势头强劲。

  世界稀土加工业进一步向中国转移,稀土市场将呈现出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局面。2005年,全球70%的液晶显示器、55%的笔记本电脑和65%的电视在中国大陆生产;到2007年,全球85%的液晶显示器、90%的笔记本电脑和40%的液晶电视将在中国大陆生产。

2.价格走势

  (1)作为高科技和功能材料不可或缺却重要元素的稀土,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国内外稀土需求较快,从未来看,但供求关系仍然趋于平衡,我国稀土市场价格大体稳定在当前水平,上下波动幅度不大。稀土各元素价格走势可能有所不同,总体趋稳。除去钕、镨、镝、铽等部分与钕铁硼材料有关的元素外,其他稀土元素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几率极小,都不会出现上涨趋势。一些元素如镧、铈等还在向供大于求方向发展,这就使得整个稀土行业价格不会有更大的涨幅。

  (2)今年我国和世界稀土产量均有增长,总量上依然产不足需,库存继续下降,国内和国际稀土市场偏紧的态势仍未改变,2006稀土市场价格走强的动力客观存在,能源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也使稀土生产成本增加,拉动价格上升。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稀土价格已经处于高位,继续上涨的空间不大,由于稀土原料短缺,加上配额管理影响,对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国外用户和采购商不得不寻求新的供应商,势必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3)一段时间内部分稀土产品价格可能保持高位徘徊,同时可能刺激国外稀土复产和稀土资源开发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对国内稀土市场形成明显压力,价格上涨幅度将会减弱。

  (4)由于钕铁硼材料仍处于高速发展期,国内钕、镨、镝、铽产品产需仍存在较大的缺口,钕、镨、镝、铽价格在高位可能要有所徘徊。虽然稀土市场存在行情上扬的国内外支撑因素,但由于目前钕、镝、镨、铽等价格上涨幅度已经较大,基本接近历史最好水平,已经开始承受着较大压力,上涨的空间已经有限,缺乏持久动力,后劲明显不足。目前稀土价格的高位,只是一个中短期走势,这种强势局面很能持久。综合分析表明,国内稀土价格自高位回落甚至逐步走低乃大势所趋。

  (5)钕、镨、镝、铽等产品的缺口对市场的影响不会持续太久。氧化钕的价格很难恢复到1996年价位18万元/吨水平。也不可能达1993年价位22万元/吨水平,最实际的抵制阻力是来自下游钕铁硼生产企业,因为目前的成本已经使他们不堪重负。今后随着永磁材料生产企业不堪成本压力,造成停产、减产或转产后,或因购不到原料而停产,或因价格太高而无法接受,最终结果将以稀土应用量减少而告终。在终端市场需求减弱后,稀土企业惜售心理就要减弱,国内稀土整体市场仍将以平稳态势为主。

  (6)今年9月前镝、镨、铽等价格可能小幅回降,但下降幅度有限。要等到明年可能有所回落。未来两个月稀土产品价格会相对稳定,大幅下跌和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都不大。

  (7)预计后期稀土价格长势会有所收敛,价格将在小幅波动中趋于稳定,从长远来看,稀土产品由于供过于求的市场形势,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稀土工业将在较高成本和较低售价下运行,恢复微利行业的特征。

  (8)下半年稀土价格总体水平会低于上半年,10月底价格水平将成为今年全年价格的高点。不管怎样,9月份后稀土价格高位运行将不再持续,牛市行情将走向尾声。但不排除由于国外稀土矿山的大规模复产或国内稀土生产企业由于原料短缺而大规模停产而出现的稀土的继续走高或下滑的可能。

  2006年下半年最多到2007年初,全球稀土中长期走势即将发生转折,牛熊转换将不可避免。

(9)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尽管如此,今年稀土市场仍有许多变数,业内对此必须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切勿盲目扩产。

六、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1)在目前这种形势下,首先要把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防止出现稀土行业大起大落的发生。

(2)白云鄂博矿稀土资源不但储量丰富,资源比较集中,开采比较容易。同时便于开发和管理,易于生态保护。目前白云鄂博矿以开采铁矿为主,稀土作为副产品回收,稀土是综合利用的产物。大规模采、选同品级稀土精矿成本比国外低60%。国家的政策是,鼓励支持白云鄂博稀土矿的开发,适当开采四川稀土矿,限制开采宝贵的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作为稀土生产基地的包头,应抓住当前稀土精矿紧俏,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应因势利导,适当增加稀土精矿的生产,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以平抑市场。以抑制价格过快上涨。

(3)要贯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努力提高稀土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要不断优化现有选矿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稀土选矿过程的稀土收率,以促进稀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延长稀土资源服务期限。

(4)针对稀土价格过高、稀土精矿严重不足等问题,国家主管部门应及时调整全国稀土精矿生产计划,适当增加包头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将5年前确定的开采量10万吨(实物量计),适当进行调整,增到15万吨。以平抑市场供求,以保护稀土市场的平稳运行。

(5)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向不变,国家有关部门和稀土行业要利用好这一时机,推动稀土企业实行优胜劣汰,鼓励大型稀土企业通过联合、并购等多种手段,提高稀土行业集中度;并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6)要进一步加强对稀土价格的监测和信息发布,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同时要坚决打击投机炒作,防止稀土出现大幅波动。

(7)行业和企业都应建立高度的风险意识,居安思危。在行业,应该加强对宏观发展、市场走向的预测,定期公布相关信息和风险预警,用以指导企业的建设和经营。稀土企业的发展和建设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决策。

(8)对存量资产中,市场已供过于求的产品如氧化镧、氧化铈等品种,要进行技术研发,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市场有需求而一般企业难以做到的产品。

(9)大型企业应充分发挥设备大型化和技术,装备水平高的特点,发展高档产品,逐步让出稀土上游产品市场给中小企业。

(10)企业要眼睛向内,加强管理。特别是成本管理,把前些年在高利润情况下管理趋于粗放的趋势拉回来,抓住成本这条生命线,建立健全以成本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体系。

(11)加强技术管理。全面、严格地贯彻产量、质量、消耗并重的技术路线和操作方针。改正单纯追求产量不及其余的偏颇作法,求得企业全面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

(12)企业应与稀土资源供货商和重要用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订长期合同。

  结论

  稀土市场是有周期性的,历史会重演。因此,对稀土产业发展的过去和未来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研究,深刻认识稀土市场的运行规律,使今后稀土工业的发展更理性、更健康。

  稀土市场已经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考验,接受过时代的洗礼,笔者相信,这次考验会使稀土市场更加成熟。

硅业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