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液苯泄漏事件虽已告一段落,但事故处置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却让人深思:为什么从活性炭吸附改为焚烧处理?槽罐车吊装是否会引起爆炸?省环保局专家为此呼吁,我省应加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能力。9月1日事故发生后,应急人员用吊车将槽罐车从路边水沟中整体吊起,为了防止苯的蒸发和起火,消防战士还用水枪往槽罐车车厢上喷洒泡沫和水。
但据一位现场处理人员介绍,吊装槽罐车存在相当大的隐患。“当时车厢内还有10余吨液苯。液苯是易燃、易爆物品,不说明火,就是火星甚至静电都有可能引起爆炸。爆炸一旦发生,现场救援人员将受极大威胁。”
为什么不把车厢内液苯抽取后再进行吊装呢?这位人士介绍,因为没有专门吸取苯的抽取泵。“不能用普通的泵,因为橡胶会融于液苯中。但是整个安庆也找不到专门的抽取泵。”
此外,在处理泄漏液苯问题上,有关部门从活性炭吸附改为焚烧处理也引起环保专家注意。“先用活性炭吸附,再把活性炭和周围土壤运到专门场所焚烧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但是应急人员发现,所需的20多吨活性炭在周边城市没法找到,需要从蚌埠运过来,这可能会耽误处理时间。权衡再三,应急人员只能采取焚烧的办法。
专家称,液苯泄漏事件的处理至少反映出我省在应对此类事故时的“三大缺失”。首先,应急物资的储备缺失。整个安庆找不到吸取液苯的专用泵;20多吨活性炭只能到蚌埠去取。如果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次,我省没有开展过大型的化工事故应急演练,应急人员在处理时没有一套规范的处理程序和经验。第三,缺乏应急预案。省环保局一位负责人表示,省环保局今年年初曾提出制订专业化工事故应急预案,但是目前还没有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