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我国尼龙生产和需求均将快速发展
2006.06.20   点击174次

根据2004年在德国多塞尔多夫召开的第5届世界聚酰胺(Polyamide)大会消息,世界尼龙市场前景看好,尤其是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尼龙生产和需求都将快速发展。

消息说,近年来由于发展中国家尼龙产量的大幅增长,西方国家的聚酰胺纤维生产遇到了空前的危机,不少重要的西方生产商进行了重新调整,如法国的Rhodia集团,被迫进行了重组;美国的Solutia集团,寻求破产保护;Du Pont集团将尼龙生产卖给了美国的合成纤维生产商Koch Industries集团;瑞士的Ems-Griltech集团将尼龙生产卖给了英国的Shakespeare集团。除此之外,2003年,世界上许多乙酸内酰胺caprolactame(以尼龙为主要成分的纺织原料)生产工厂被迫关闭,如意大利的Enichem(年生产能力12万吨)、日本的Ube(年生产能力2万吨)和斯洛伐克的Zilina(年生产能力3万吨)。2004年6月,日本的Toray集团也关闭了一家年生产能力为8万吨的工厂。原因是多方面的:某些原材料,尤其是苯的价格上涨过高;由于使用了更便宜的纤维如聚酯和聚丙烯而丢失了部分市场;尼龙生产逐渐向亚洲转移等等。

但是,许多西方生产商都在期待2004年至2010年的需求增长。根据瑞士的Maack集团和意大利的Radici集团预计,全球对聚酰胺的需求每年将增长2.5%,不久即将超过年4百万吨的需求量。需求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四国。尤其是中国,尼龙生产快速增长,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从2000年到2003年,中国对尼龙的需求量每年增长15.5%。预计,从2003年至2010年,中国对尼龙的需求还会继续增长,从79.4万吨增长到125万吨。目前,这四个国家人均年消费聚酰胺不足400克,而美国人年均消费聚酰胺已经达到1公斤,因此发展中国家对聚酰胺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世界最大的乙酸内酰胺生产商之一,荷兰的Dsm集团,每年在荷兰、美国和中国生产50多万吨乙酸内酰胺,正准备将在中国的生产能力提高一倍,从7万吨提高到14万吨。据该集团估计,全球对乙酸内酰胺的需求将从2003年的370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390万吨。

在尼龙生产方面,西方国家虽然失去了产量的优势,但是由于在产品的创新和营销战略上的不断努力,仍然在某些产品上处于领先地位。成功的产品有尼龙6号(Nylon 6),生产商将赢得泳衣、运动衣和内衣面料市场。德国的化学生产商Cognis,在尼龙面料生产上前景看好,该集团生产的尼龙面料含有多种特殊功能,抗菌、抗蚊、抗紫外线(UV),2003年营业额达到29.5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