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广东星创众谱仪器有限公司
九旬院士的近红外创业路——访陈星旦院士
2017.04.12   点击1271次

    2014年,时近90岁高龄的陈星旦院士却在广州创办了一家仪器公司(广东星创众谱仪器有限公司),可能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年龄最大的“创业者”了吧。凭借陈星旦院士的地位及其所做的贡献,名利已不可能成为他投身创业的原因。那么,陈院士为何会在如此高龄想到了创办公司?又为何将近红外光谱仪器作为公司首个转化成果?带着疑问,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陈星旦院士,听他讲述了与近红外产业化的故事。 

陈星旦院士


    “科研成果不能产业化,对国家、对个人都是一种损失”

    在50-60年计划经济时期,陈院士承担的科研项目都是国家发展所需要的技术。“过去我只要潜心工作就好,成果能用上、能帮助国家解决问题,心里就满足了。”但是,如今的市场经济情况下,院士就经常担心成果研发出来后却用不上。“近红外就存在这个问题,这事让我很是着急。”

    “做出来的东西社会用不上,我‘干哈’啊!”陈院士偶尔会冒出来一些典型的东北话。老人家着急的是国家的钱就这么浪费掉了,太可惜!而且,院士还很可惜、很无奈地说道,“这几十年来,和我干近红外的人转方向的很多。来一个项目就可能要换一批人,如此一茬一茬的浪费了很多人才。”说到这,陈院士用了一个时髦的名词“负能量”来形容,“科研成果不能产业化,对国家、对个人都是一种损失,是‘负能量’”。

    “科研成果就是要进入市场的,研究所的成果到真正转化为产品还需要继续走一段路。所以,由企业‘搞’研发的做法,我认为是对的。当然,并不是说科研院所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基础研究、大工程等研究工作还必须由科研院所来主持。而一些需要市场化的项目完全可以让企业去‘搞’,因为企业搞研究就是为了市场嘛。”

    “我一定要把近红外技术产业化”

    回顾当初被评为院士的两项主要贡献,陈星旦院士自豪地、直接地说,“光冲量测量技术是我独创的,现在看来仍然是很先进的技术。”当年我国第一次核试验中,为了测定爆炸的光辐射威力,在没有任何资料可循的情况下,陈院士独创性地构思了测量方案,研制了两种光冲量计。任务的圆满完成令国家第一次原子弹爆炸的光辐射数据得到准确记录,用陈星旦院士的话说,“这是我一生中的亮点。”而对于另外一个主要贡献——短波光学技术,陈院士很坦荡的说到,“这个不是独创的技术,是跟踪国外的,我的作用在于开拓了该技术,为某些应用打下了基础。”

    陈星旦院士可能是国内最早开展近红外光谱仪器研发的人了。八十年代至今,他一直致力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应用研究。在过去主持了“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以及主持完成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粮食品质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的研究与开发”,先后研制了“三代”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可用于饲料、粮食、土壤养分、人参、血液、茶叶、煤、纺织品、面料等领域。但是,陈星旦院士却这么说到,“我评院士的材料中,一点儿也没提近红外。”从话语中不难听出,这也正是院士难以言说的一块“心病”。  

    就像陈院士的弟子们说的,近红外技术产业化是老人家一直以来的心愿。近红外研究国家花了那么多的钱,那么多的人才投身其中,最终却没有产业化,陈院士的心中很不是滋味。“我一定要把近红外技术产业化”这句话就像是一句誓言,时刻在陈院士及其弟子心中回响。在不断尝试下,这个誓言也终于于近年得以实现。

    2013年3月,陈星旦院士团队与广州市光机电技术研究院合作设立光学工程院士工作站,首期即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核心示范项目。为了更好的市场化运作,星创众谱公司随即成立。而且,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星创众谱对院士团队的成果进行反复验证,终于2015年12月,公司的首台产品正式交付客户。

    “10-20年以后,近红外在我国一定有更大的市场”

    “近红外的前景当然是光明的,”不过陈院士的话锋却一转,“但是,现在在国内还看不太出来,可能还早些。”在2012年召开的“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关键技术问题、应用与发展战略”香山科学会议上,陈院士曾经直言,现在在我们国家谈近红外大范围应用是否有点早?是否还没到时候?

    在大家普遍认为近红外在我国的应用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的环境下,陈星旦院士却为何会如此说呢?陈院士给我们举了个例子,例如在粮食收购领域,制作面包、点心、面条等不同用途的小麦,对其蛋白质等指标要求不同,这些正好是近红外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地方。但是,目前我国的小麦收购控制还比较粗放,没有精细控制到如此程度,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国家目前主要还处于“讲”产量而不是“讲”品质的阶段。

    “如今,我国的近红外应用还没全部拓展开。10-20年以后,近红外在我国一定有更大的市场。”虽然如此认为,但是陈星旦院士却没有“什么也不干”、“只是净等”,而是成立了星创众谱公司,就是为了促进近红外这个市场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赶快搞起来呗!”谈及星创众谱公司的发展方向,陈院士说,“高端的仪器方面,我们很难与国外竞争,而且我们也不想去竞争这块儿。站在我们的角度,为了在大范围内普及近红外,我们的目标是做国内市场普遍能接受的产品。”

    “在我国,近红外是一个市场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

     别看陈星旦院士那么大的年纪,而且一辈子都是在做科学研究工作,但是他对企业的一些运营理念非常了解。

    “市场拓展很重要,”陈院士经常与公司负责市场的人说,“你们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而不是我们做出了什么,就让你们去卖什么。”因为,做市场的人了解哪些产品卖得好,而卖得好代表了用户需要。

    市场推动技术发展,市场主导研发。“开拓市场要比仪器研发更难,在我国,近红外是一个市场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因为,陈星旦院士确信,国外能做出来的技术,我们也都能做得出来!只是老人家也希望能够突破“探测器等一些关键零部件还需要进口的窘境。”

    “企业购买近红外产品,够用就好。有的企业只关心一两个测量指标,专用仪器就很适合,没必要买个通用设备,价格很贵,维护也困难,很浪费。不同原理类型的近红外产品都有适合自己的领域,各有优劣,没有高低之分。”陈星旦院士搞了几十年的近红外研发,话题必然离不开对近红外仪器研发的看法。“近红外关键问题在于保证样本信息采集的准确性、稳定性、完整性,否则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而对于目前大家普遍担心的近红外仪器台间差问题,陈院士认为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来解决。

    后记

    采访的最后请陈星旦院士对年轻科研工作者说几句话时,老人家却说,“我不说‘空话’,因为如今年轻人的生活压力确实要比我们那时候大得多,分心之处太多,不能一味的多做要求。如果能够让年轻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工作就太好了!”

本文来自:仪器信息网
相关技术文章
相关产品
近红外营养成分分析仪
关注(13149)
光谱辐射计
关注(7551)
光栅尺
关注(6624)
肉类水分检测仪
关注(3879)
星灵G2010近红外谷物分析仪
关注(5660)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星安F1020
关注(3756)